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易經》中的精神養生思想(上)

《易經》中的精神養生思想(上)

易經是易經,包羅萬象,無外乎其大,無外乎其小。

易經包含了豐富的知識,如天文、地理、軍事、科學、文學、農業等。它以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六爻揭示了自然和社會的普遍規律,幾千年來對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指導了中國傳統醫學特別是中醫養生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易經對心理健康有著深刻的認識,壹些卦像反映了古代對心理健康的深刻認識,即通過調節人的情緒、心理和意識,達到精神上的平衡和穩定,最終達到身心健康完善的狀態。

我個人在過去的二十年裏,幾乎讀完了所有現代心理學巨匠的書。客觀地說,現代心理學和現代養生學都能在《易經》中找到活水之源。據說弗洛伊德是心理科學的創始人。如果妳懂易經,妳會驚嘆不已。原本的《易經》已經包含了精神分析的內容,並且融合了現代心理學各派提出的原理,所以心理學的發源地應該改為中國。象、數、理等易經的核心方法是綜合分析各種因素,然後做出最接近事實的判斷,提出最有用的指導思想。

《易經》意象中心理保健的壹般原則包括順應自然、保健預防、調神和身心和諧。其中,身心和諧是心理健康的終極目標,保健預防和心理調節是心理健康的手段,順應自然是心理健康的前提。只有順應自然,身心才能朝著符合自然規律的正確方向發展,才不會因為“逆天”而受到自然的懲罰和報復。保健預防可以達到身體安全,調節精神可以達到心理安慰。同時要遵循這兩條養生法則,最終達到身心和諧的理想狀態。

第壹,順應自然

人是自然的產物,“以自然之道養自然之命”是養生的最高智慧。“蘇文?《寶明全形論》說:“人與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也就是說,人生活在天地之間,天地四時陰陽的自然變化必然會影響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動。任何事物都不能違背自然規律,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健康活動也必須適應四季。順其自然,即服從節氣的變化,使人的精神面貌與自然相協調,在相應的季節有相應的精神狀態。

“周易?富貴占蔔?”《荀·夏川》雲:“日頭正盛,月兒盈食;天地皆空,新聞隨時代。“這意味著太陽中午開始西沈,月亮滿月就開始虧了。天地之間的事物發展到壹定程度,就會向相反的方向變化,人必須服從日月盈虧等自然規律的變化。

“周易?幹占蔔?《文言傳》進壹步指出:“為人夫者,與天地、與日月、與四時、與鬼神相合。先天非自然,後天也。“這就意味著君子之德要符合天地規律,要符合日月光華,要符合春夏秋冬的時間順序,要符合鬼神的吉兇。在天意之前行動,天意不會違背他;如果妳按照上帝的意願行事,妳就會順應天道。古代養生學中的“三因”,即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就是由此衍生而來的。因為疾病的發生、發展、演變直接受季節節氣、地理環境、患者個體情況的影響,所以要靈活處理這些因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能制定出合適的治療方法。

第二,保健和預防

《黃帝內經》明確指出:“聖人未病先治,病已治而不亂...丈夫的病成了藥,病癥治好了。過了井,爭取壹個錐,還不晚!”解釋保健和預防的重要性。心理保健可以對已經出現的身心問題進行調理,但最好在問題出現之前未雨綢繆,隨時保持精神和心理健康。在精神心理狀態惡化之前,及時調整自己的習慣和行為,防患於未然,從而更好地進行心理健康養生。

保健預防也可以說是“未病先防”,包括未病先防、病後防、病後防、防止惡化復發。“治未病”可以減少疾病的發生和發展,提高生活質量,延長壽命。

“周易?”《蔔筮》上說:“挖妳的腳趾頭,沒有責備,妳將永遠受益。“意思是:註意保護腳趾,不會有災難,有利於長期好運。腳趾只是四肢的末端,但也要嚴加防範,因為傷到腳趾會行動不便,可能發展成嚴重感染。這種防微杜漸的思想對養生的後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再比如《周易》?坤卦六日,有言:“霜,冰。”意思是:當妳踩上壹層薄霜,形成堅固冰層的季節就要到了。為了抵禦寒冷的冬天,妳應該早做準備。這句話說明壞事源於小地方,為了防止惡化,要及時做出改變和調整。養生就是要居安思危,防患於未然,最大程度的預防病人,減輕痛苦,延緩衰老,延年益壽。

第三,調整精神

精神保養是養生的壹個重要方面。良好的精神狀態可以促進人體健康,而不良的精神狀態則容易加速疾病的形成和發展。比如1992年的循卦說:“坦白地循道而行”,原意是在平坦寬闊的大道上小心翼翼地行走,後來引申為以寬廣的胸襟來保持身心健康。中醫的“七情”包括喜、怒、憂、思、悲、懼、驚等。情緒過度會導致心理失衡,傷及心、肝、脾、肺、腎等相應器官,從而影響健康。所以,調神是養生的首要要求。

第四,身心和諧

《周易》體現了身心和諧的思想,即平衡的心態和良好的情緒可以促進身體健康,健康強壯的身體反過來又有助於良好的精神狀態。如蔔,上蔔為雷,下蔔為土,雷震,樂為樂,人樂。意思是保持好心情對身體有好處。它的六五個字說:“有病不死。”甄,鄭也;病,病也。它的意思是:聞戰病將會痊愈並永生。在壹般的占蔔中,指的是人如果堅持正義,快樂,就可以預防疾病,身體健康,不會猝死、早逝。“周易?魚雨?就像傳說中說的,“不死,不亡。“它的意思是,我們要進行持續的鍛煉,在體內培養浩然正氣,才能達到‘長生不老’的效果。比如周易?幹占蔔?傳說中有“天道強大,君子自強不息。“體內充滿了氣,自然可以抵禦邪氣的侵擾,健康長壽。這種身心和諧的思想對後世養生很有啟發。

《周易》關於心理養生的指導思想極其豐富。雖然它起源於古代,但其中包含的許多法律和原則仍然適用於現代社會。認真學習《易經》,對於現代人的心理健康養生具有實用價值和深遠意義。現代人雖然物質生活豐富寬裕,但也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在快速的社會節奏和激烈的生存競爭中,他們往往不堪重負,疲憊不堪,處於亞健康狀態。這是介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臨界狀態,往往是身體在重大疾病發生前發出的警告。為了改善這種亞健康狀態,現代人往往註重飲食、保健品、運動健身習慣等等,卻忽視了精神和心理的調理,很多身體疾病其實大多是精神因素引起的。因此,不良的精神心理狀態惡化了身體感受,身體不適又加重了精神心理負擔,從而形成惡性循環,使人的健康狀況越來越差。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回歸古代聖賢的指導,重視心理養生,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現代人的養生困境。

綜上所述,《周易》中的心理養生思想:

精神內防——保持安靜平和的精神狀態;

壓抑邪念——去除心中的貪念和邪念;

不要輕舉妄動——保持思想和行為的正氣;

文化熏陶——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

心態平和——實現良好的人際關系;

情緒咨詢——學會發泄,傾訴煩惱;

積極樂觀-熱愛生活,積極主動。

易經是深刻而有意義的,我對心理健康知識的學習只是管中窺豹。還是希望同事們給點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