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體育產業被廣泛譽為“最具活力和前景的支柱產業”之壹。基於其在增強綜合國力、增強國民體質、擴大文化影響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和顯著的經濟效益,世界各國都把體育產業作為新世紀經濟戰爭中的重要戰略。與農業、工業等傳統產業相比,全球體育產業產業化時間較短,但整體體育產業發展迅速,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通過十幾年商業化的快速發展,美國體育產業已經成為美國十大經濟支柱產業之壹,每年的增加值占GDP的3%。
然而,我國健身行業現階段處於“朝陽產業”。健身行業在中國正式起步於2000年,歷時10多年。2065,438+05年,全國規模以上健身俱樂部4425家,健身人數近664萬人。但是,和發達國家相比,這個數字真的很小。但隨著我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人民物質生活水平提高,閑暇時間增多,健康意識增強,人們對體育健身等新型健康服務的需求急劇增加,健身娛樂市場也呈現出多元化特征,主要包括全民健身運動場所、專項休閑運動俱樂部、健美操健身中心等。,使得體育健身服務業在中國蓬勃發展。特別是2014年6月國務院發布的《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意見》明確提出,各級政府要結合城鎮化發展,統籌規劃體育設施建設,合理布局,重點建設壹批中小型體育場館、公共健身活動中心、戶外多功能體育場館、健身步道等便民利民的場館設施,進壹步優化體育服務業、體育用品業及相關產業結構。《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指出,“到2020年,體育消費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達到2.5%以上”。2016,16年4月5日,國家發改委等24部委聯合發布《促進消費驅動轉型升級行動計劃》,健身也被列入“十大擴大消費行動”。根據“健康中國2030”的建設目標,2020年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將達到4.35億。在國家政策的引導和支持下,受益於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健身氛圍的不斷培育,國內健身器材消費市場有望進壹步擴大。由此可見,國家已經將體育健身產業的發展上升到戰略高度,健身服務業即將進入我國加速發展階段。
二、行業發展趨勢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優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健身行業全景調查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中國健身服務業正處於發展階段,還有巨大的增長空間。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健身運動的普及,我國城鎮居民的健身意識逐步提高。然而,在發達國家和地區,健身服務業已經成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相比較而言,中國仍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因此未來中國健身服務業的發展可能呈現以下特點:
1,盈利模式趨於多元化。
在健身行業發展初期,由於城市家庭可支配收入有限,只有少部分參加體育比賽的人有健身的需求。當時的主要目的是塑身,運動項目以高強度、大規模、短期運動為主。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身意識的增強,面向普通人的健身俱樂部開始出現,壹些中高收入人群開始進入健身俱樂部,通過運動來獲得健康的身體,比如參加有氧無氧器械練習、團體運動課程、個人運動等等。近年來,隨著城市生活壓力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中低收入人群開始進入健身房參加健身活動。同時,城市中高收入人群不僅有健身活動的需求,也有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需求。除了保持科學的運動,這種健康的生活方式還包括日常護膚、健康飲食、積極的態度和充實的社交生活。受城市高收入人群追求健康生活方式需求的影響,壹二線城市的大型商業健身俱樂部逐漸增加了延伸服務,如俱樂部內的健康講座、美容、大型會員活動和餐飲服務,為客戶提供有助於身心放松的服務。美國等發達國家的經驗證明,提供綜合服務的健身休閑俱樂部,由於服務範圍更廣,收費項目更多,所以比提供單壹健身服務的俱樂部更賺錢。因此,中國將逐步呈現出跨業態的綜合性健身俱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