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拔罐的利與弊

拔罐的利與弊

拔罐的優點1拔罐通過對皮膚、經絡、穴位的適當刺激,將侵入體內的“邪毒”、“瘀”帶出,從而使氣血通暢,調動機體的自衛系統,有效改變經絡陰陽失調的病理狀態。

2拔罐的作用中醫觀點調節陰陽,平衡體質:當人體出現陰陽失衡時,身體就會因虛實失衡而發生疾病。拔罐可以通過刺激穴位和經絡對身體進行重新調節,使陰和楊燦調和,從而達到強身健體和防病治病的目的。

祛邪扶正:中醫認為,邪氣是導致疾病的因素,而正氣是機體抵抗疾病的活動和能力。拔罐可以通過擦拭經絡來疏通氣血,從而防止體內瘀血產生邪毒,增強體內臟腑正氣的功能,抑制或排出邪毒的入侵。

活血化瘀:人體的疼痛是由於氣血不通,經絡堵塞所致。在局部或相應的穴位拔罐,可以疏通氣血,散瘀通絡。氣血恢復,自然能達到“通而不痛”的目的。

現代醫學觀點增強免疫力:拔罐療法能對局部皮膚施加強大的負壓。在負壓作用下,局部皮膚毛細血管破裂,釋放出組胺、5-羥色胺等神經介質,可刺激機體各部位的功能,有效調動免疫系統的運行功能,增加局部耐受力,增強機體免疫力。

調節神經系統:拔罐對身體的刺激是微弱的,良性的。當神經末梢的感受器接收到這壹信號後,會從臟腑傳遞到大腦皮層,通過刺激調節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功能,有助於促進患病機體的自愈。

調節肌肉血管功能:拔罐對運動系統有明顯作用。通過刺激某壹部位的神經,可以調節相應部位的血管和肌肉功能活動,避免局部興奮過度引起的平滑肌痙攣。此外,拔罐還能拔出體內的水腫、粘液和淤血,防止這些物質感染肌肉,緩解疼痛。

3拔罐療法的適用範圍拔罐療法的適用範圍很廣,臨床各個科室都可以應用,如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皮膚科、五官科等。

內科:感冒、支氣管炎、哮喘、頭痛、高血壓、三叉神經痛、面癱、腸胃炎、腹瀉、便秘、消化不良、腦血管意外、膽囊炎等。

外科:胃腸痙攣、腰椎間盤突出、腰椎肥大、肩周炎、尿路結石、落枕、神經損傷等。

兒科:哮喘、百日咳、消化不良、遺尿、營養不良。

婦科:月經不調、盆腔炎、帶下、痛經、功能性子宮出血、更年期綜合征等。

耳鼻喉科:結膜炎、鼻炎、牙痛、咽炎、下頜關節炎、口腔潰瘍、紅眼病、腫痛等。

皮膚科:帶狀皰疹、皮膚瘙癢、蕁麻疹、痤瘡。

4拔火罐的弊端雖然拔火罐有很好的防病治病、維護健康的作用,但也不可避免的有副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很容易損傷皮膚,因為傳統的拔罐需要用火,不小心處理很容易燙傷皮膚。即使是為了避免皮膚與明火直接接觸,也會對皮膚造成傷害。

2.拔罐後皮膚毛孔擴張。如果不註意預防感冒,會導致寒氣侵入體內,從而引發感冒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