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身體的起源”並不是漫畫中藝術的終結。它實際上相當於壹本道經的指南和註釋,是張至順考慮的眾多道經中最重要的部分,讓後人少走彎路。
“八金剛乘功夫”不是武術,而是養生長壽的技能。至於功效,道士張至順本人已經作了說明。65歲,438+000,身體健康,爬山,練武,做飯,鋤地,不輸任何壹個年輕人。
他們把壹只貓放在流言蜚語的頂端。有時候老頭口口聲聲說貓要過來豎起耳朵聽,彈幕都覺得貓要脫俗...後來,老人的弟子西蘭花問道士李惠,為什麽他養貓而不養狗。道士李惠說,沒有食物,但狗吃得多,貓吃得少...
現在人們都在叫囂打坐,但是打坐的目的是什麽?修仙?雜物還沒全丟,心裏很亂,精力耗盡。冥想和修復應該怎麽做?真正冥想的不是“身”,而是“心”。
《經·經·經》說“人能常清凈,天地相歸”。只要人能安靜地坐在那裏,天地的能量就能回來。當身心能夠融為壹體,身體自然會發生變化。這時候自然會指導我們怎麽開那壹招。不管妳在哪裏,有時間就靜坐,不要想太多,專心調息,調息。身體的能量儲備足夠了,它自然就來了,申遠回到了自己的位置。姿勢不重要。如果我能把腿交叉成仙女,我會把自己綁起來。
爺爺說,簡單的路不復雜,路是簡單的,復雜的不是路。少吃肉,多吃素食,經常在月光下散步。放下緣分,和彭祖壹樣長壽。那些神秘的招數很討厭。
不是老神仙,而是真正的老道士,百歲老人,有識之士。妳可以看到他的真誠,氣質,態度,他會難過,但更多的是他80多年堅定的求道之心。
張至順道士臨終時,在張家界有很多幻覺。他的遺言是:
1,有天堂有地獄,因果不空;
2、祈禱的力量不可思議,齋戒不空;
3、不忘苦練,練不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