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健康養生》春寒料峭,警惕老寒腿!三點小建議,趕緊收藏

《健康養生》春寒料峭,警惕老寒腿!三點小建議,趕緊收藏

最近東北、華北氣溫驟降。很多平時膝蓋、腿、腳踝疼痛不適的患者,此時要註意保暖保養,避免老寒腿的“困擾”。

中醫認為脾主四肢,腎為焦。很多冬季腿腳冷痛的疾病都要從脾腎功能考慮。脾陽虛或腎陽虛,若不能溫煦,則下焦無力寒冷,氣血不能推及四肢,則為“失節痛”,表現為足底、小腿、膝蓋等部位持續的冷痛,溫煦後即緩解。

還有壹種情況是脾腎不虛,但下肢受到了嚴寒邪氣的侵襲。這些寒濕邪氣凝滯在經絡中,堵塞經絡導致寒凝血瘀,經絡不通,產生“堵則痛”,也導致腳踝、膝蓋、腿部受涼不適。

中醫有句話叫人與自然對應。人要懂得順應自然,使物質環境與自然環境相和諧,把自然的能量用於身體的小環境,而不被自然界的風、寒、熱、濕、燥、火等邪氣侵襲。冬季,是人體陽氣受抑,腎精貯藏的冬季。所以腿腳冷的朋友,冬天要特別註意健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病情加重。

那麽,老寒腿患者應該如何調整生活習慣呢?寒冷天氣需要註意什麽?給妳三個小建議:壹練二養三治。

練習

建議在天氣晴朗、陽光充足、氣溫相對較高的中午鍛煉,也是自然界陽光最充足的時候。午飯後可以適當做壹些簡單的運動,如散步、仰臥坐位、蹬自行車、提腳跟等下肢訓練。這些練習很簡單,增加關節肌肉力量,改善下肢血流。

上升

養就是要註意保養和保暖。註意保養是指盡可能避免下蹲和爬樓梯增加膝蓋和腳踝的重量,加重磨損。同時,日出日落時要特別註意下肢保暖,因為晝夜交替時自然界氣溫變化較大,更易受寒邪侵襲。此時也要盡量避免劇烈運動,防止正氣過度消耗。

款待

這裏介紹三種妳可以在家完成的小理療方法,分別是足浴、艾灸和穴位按摩。

根據個人情況,在醫生的指導下,可以選擇壹些具有溫經通絡、祛風散寒、溫補腎陽作用的中藥進行足浴,如丹參、肉桂、伸筋草、桂枝等。,能起到活血化瘀、溫經活絡的作用。特別提醒有下肢靜脈曲張的人,水溫不是越熱越好,否則容易加重腫脹。

艾灸和穴位按摩可以選擇三陰交、行間、成山、足三裏、衛中、督脈。按摩手法以進補為主,即用手指按壓穴位後,順時針輕輕按壓,以感到酸痛舒適為度。也可以用艾條輕輕灸這些穴位,可以溫經通絡,祛風散寒。

只要掌握這些簡單的方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老寒腿”就能輕松度過寒冷的季節。春暖花開的時候,要選擇壹些放松肌肉,強健骨骼的運動,以適應四季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