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王芳的研究領域

王芳的研究領域

研究對象:人文資源豐富的地區(如歷史地區、民族文化地區)

自然資源豐富的地區(如自然風景區和風景園林)

聯系人: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城市與區域規劃系。

郵政編碼:100871

碩士1990-1998,湖南大學建築系建築設計與理論研究專業。

博士1998-2001年,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建築設計與理論研究專業。

博士後2001-2003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系地理學(城市與區域規劃方向)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科學研究所城市與區域規劃系

註冊城市規劃師。中國地理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建築學會建築與文化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城市規劃學會會員。

《旅遊規劃與設計》副主編;《地理研究》、《國際城市規劃》和《中國旅遊研究》雜誌評論員。

科研方向

理性規劃,理性建築——地理規劃與設計,用地理學的思想、方法和技術,應用於城市規劃和建築設計的研究。

研究對象

向資源豐富的地區集中,如人文元素集中的歷史地區、民族文化地區;自然要素集中的自然風景區和風景園林。

研究思路

從地理因素和規劃設計響應的角度,分為“數據收集-模擬分析-方案制定-反饋評估”

科研任務

2010項目負責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編號:51078003)。城市記憶研究及其在城市歷史遺跡保護與更新中的應用。研究時間2011-2013.12。

2009年項目負責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項目批準號:09yjazh004)。地方意識及其在城市歷史街區保護與更新中的應用研究。研究時間:2010.1-2011.12。

2009年項目負責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項目計劃-軟科學研究項目(建築文化與建築歷史)(編號:2009-R4-12)。合作單位:無錫市園林管理局。城市歷史地段中老舊未登記建築的保護與更新研究。研究時間:2009+0-205438+00。

2008年項目負責人。北京自然科學基金(編號:8092016)。北京城市記憶規劃的理論模式與空間建構。研究時間:2009.1-2011.12。

2008年項目負責人。江蘇省建設廳科技計劃項目(編號JS2008JH06)。合作單位:無錫市園林管理局。研究城市舊建築(文物和歷史建築除外)的改造和利用。研究時間:2008.6438+00-2009.12。

2006年項目負責人。2006年江蘇省軟科學研究指導計劃項目(編號BR2006513),無錫市第七批科技發展計劃項目(編號CRE00601-12)。合作單位:無錫市園林管理局。基於提升城市形象和競爭力的無錫園林發展策略研究。研究時間:2006年。

2002年項目領導人。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資助。住區生態措施在小城鎮可持續發展中的應用。

政府研究課題

2009年項目負責人。Xi發改委“十二五”規劃。做大做強Xi旅遊業的對策研究。研究時間為2009.9-2009.38+05438+0。

2009年項目負責人。北京市旅遊局科研項目(編號:2009-08)。北京胡同歷史地段旅遊產品和商業形態建設研究。研究時間為2009年7月-2009+01。

2008年項目負責人。北京市旅遊局科研項目(編號:2008-10)。北京歷史遺產街區的活化與解讀研究。研究時間2008.7-2008.438+01。

實際項目(2005年-)

2009年項目負責人。Xi長安浐灞生態區“十二五”發展戰略規劃研究。受Xi市浐灞生態區管理委員會委托。

2008年項目主持人。唐河縣旅遊發展總體規劃2009-2019。受唐河縣旅遊局委托。

2008年項目負責人。無錫惠山古街歷史文化街區深度規劃方案。受無錫惠山古鎮保護與建設工作小組辦公室委托。

2008年項目負責人。無錫惠山古街歷史文化街區商業業態規劃。受無錫惠山古鎮保護與建設工作小組辦公室委托。

2007年項目負責人。宣武區城市歷史文化記憶規劃(投標第壹名)。委托單位:北京宣武區政府。

2007年項目負責人。海口市龍華區新坡鎮控制性詳細規劃。受海口市龍華區規劃建設局委托。

2007年項目主持人。鄂爾多斯市哈塔屯腦生態農牧保健區詳細規劃。受鄂爾多斯市巴音門克集團公司委托。

2006年項目負責人。鄂爾多斯昆都侖川建設規劃。委托單位:鄂爾多斯市東勝區旅遊局。

2006年項目負責人。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大溝灣建設規劃。委托單位: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旅遊局。

2006年項目負責人。海口市龍華區新坡鎮總體規劃。海口市龍華區規劃建設局委托。

2006項目主持人。無錫古運河歷史文化街區規劃。受江蘇古運河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委托

2005年項目主持人。無錫惠山古鎮歷史文化街區旅遊規劃方案。受無錫市園林管理局委托。

2005年項目負責人。北京市通州區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委托單位:北京市通州區文化委員會。

主要論文

、朱、。基於交叉學科的地理城市規劃教學思考——以《社會實踐調查與規劃設計》課程為例[J]。城市規劃,2010,(7): 53-61。

王芳、王瑩瑩、朱振軍。無錫專類園的城市功能研究[J].中國園林,2010,26 (6): 80-83。

樊圻、劉璐、王芳*(通訊員)。歷史地段保護與更新的真實性研究[J].國際城市規劃,2010,25 (3): 76-80。

王芳,劉迪,韓光輝。城市歷史地段保護與更新的“活博物館”理念探討——以臨清中州運河古城為例[J]。華中建築,2010,25 (5): 159-162。

梁曉東,吳,王,謝,白。奧運對北京海外遊客流動模式的影響。2010旅遊與旅遊研究會()年會。6月20日至22日,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

王芳,林炎,吳必虎。城市記憶規劃研究——以北京市宣武區為例[J]。國際城市規劃,2010,25 (1): 71-76,87。

王芳,余秀峰,林炎。自然與人文景觀相結合的旅遊區建築設計探討——以鄂爾多斯昆都倫川旅遊區詳細規劃為例[J]。中國園林,2009,25 (11): 73-76。

、於、。旅遊者對旅遊目的地場所感的認知研究[J].地理學報,2009,64(10):1267-1277。

王芳,王潔靜,黃曉婷。基於遺產保護的城市線性遊憩空間(LRG)評價因子研究。景觀設計,2009 (4): 60-63。

王芳江明。深圳東部華僑城項目投資收益評價[J].建築經濟,2009 (8): 37-40。

王芳、林炎、朱振軍。歷史街區功能更新中的“園、院、坊”空間形態研究——以無錫惠山古街規劃為例[J]。華中建築,2009,27 (6): 133-138。

王芳,劉璐。工業遺產體驗旅遊的開發與設計探討[J].華中建築,2009,27 (3): 207-211。

、余。城市園林遊憩活動評價與“期望差-體驗水平”管理模式——以無錫為例[J]。地理研究,2008,27 (5): 1059-1070。

郝曉飛王芳。基於層次分析法的鄉村旅遊社區參與評價——以北京市平谷區黃松峪鄉刁窩村為例[J].旅遊學報,2008,23 (8): 52-57。

、金、。基於遺產保護的城市線性遊憩空間(LRG)研究[J].華中建築,2008 (7): 170-172。

余,人。城市園林遊憩活動譜研究——以無錫為例[J].2007國際風景園林交流大會。中國園林,2008 (4): 84-88。

王芳,黃曉婷,楊洋。旅遊目的地建成環境中的場所感研究[M]//高傑華主編。建築與文化論文集--山水城市理論與中國城市發展。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320-326。

郝曉飛王芳。旅遊建築景觀進展研究[M]//吳必虎,宋子謙主編。旅遊發展與公共管理。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2008: 129-137。

王芳。用“活的博物館”解讀歷史街區——以無錫古運河歷史文化街區為例[J]。建築學報,2007 (12): 82-85。

、侯安洋。旅遊區詳細規劃探討[G]。2007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及研討會讀後感。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華蓮王芳。線性旅遊空間研究——以京杭大運河為例[J].華中建築,2007(8):108-112。

黃曉慧,王芳,陳丹丹。線性旅遊空間的形象認知要素與形象設計探討——以無錫古運河為例[J]。華中建築,2007(8):113-1515,121。

華蓮王芳。線性空間的研究進展及發展趨勢[J].華中建築,2007 (7): 88-91。

、吳、。未實施城市規劃研究——以北京大柵欄地區為例[J].華中建築,2007 (7): 85-87。

王芳淩雪。當代城市演化模型與模擬系統進展[M].中國住宅設計研究系列16。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5 (2): 67-71。

王芳。小城鎮建設的生態技術適宜性探討[J].城市規劃,2004 (2): 60-62。

王芳。農村理想與住宅增長[J].華中建築,2003 (2): 56-58。[由EI檢索]

王芳。小城鎮人居環境的生態措施探討[J].小城鎮建設,2003 (5): 92-95。

王芳。小城鎮人居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對策[J].中外建築,2003 (2): 6-10。

王芳。鄉鎮住宅建設可持續發展之我見[J]。中外建築,2003 (1): 8-11。

王芳。查爾斯·科雷亞與低收入住宅設計[M]。中國住宅設計研究系列3。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1 (3): 94-99。

王芳。認識和創造城市綠地[J].華中建築,2001,19 (1): 89-91。

王芳。城市形態、人文價值與社會理想——凱文·林奇的現實與理想[J]。建築師,2000,(2)(92): 80-88。

王芳。淺析清水磚建築的表現手法[J].南方建築,2000 (3): 72-76。

王芳。讓人民買自己的房子。中外建築,1999 (5): 40-42。

王,人。建築生態學的發展[J].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8,27(4):108-110。

王芳。論20世紀20-40年代中國建築的分類[J]。南方建築,1997 (3): 75-78。

王芳。尋找城市建設的人文環境[J]。中外建築,1997(1):24-25;建築與文化收藏,第四卷。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王芳。論居住環境之美[J]。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6,25 (1): 83-86。

主要專著

王芳。北京胡同歷史區域旅遊產品和業態的構建[M]//北京市旅遊局編著。北京旅遊業發展研究(2009)。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2010: 333-434。

王芳。北京歷史遺產街區的活化與解讀研究[M]//北京市旅遊局編著。北京旅遊業發展研究(2008)。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2010: 261-299。

、吳、、朱振軍、。城市景觀規劃理念與管理實踐[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由王芳編輯。查爾斯·科雷亞[M],壹系列國外著名建築師。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3。

主要翻譯作品

弗雷德·斯蒂特。由和吳翻譯。生態設計-建築、景觀、室內和區域可持續設計與規劃[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8。

王芳和張毅。的作品。漢姆紮和楊景文建築師事務所:生態摩天大樓[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5。

羅伯特. g .赫什伯格譯,王芳,李天驕譯。建築規劃與早期管理[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5。

瑪麗·古佐夫斯基。王芳、李天驕、謝良榮譯。可持續建築的自然光應用[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