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養生寶典》卷十六:黃連阿膠丸2.1處方阿膠(粉碎炒)30g黃連90g茯苓60g
2.2制備方法中,每味藥為細粉,阿膠末加水調成丸,如梧桐樹大小。
2.3功能主治:清熱和血、燥濕止痢。治療熱痢疾和痔瘡。
2.4黃連阿膠丸用法用量:每次30粒,空腹溫開水送服。
2.5摘自《健康寶藏》第16卷
3《寶貝提示》卷三:黃連阿膠丸3.1處方黃連3錢,阿膠(炒)2錢,茯苓1錢,當歸1錢,木香1錢。
3.2制備方法為細粉,水為丸劑。
3.3小兒痢疾的功能主治。
3.4黃連阿膠丸用法用量:米湯送服。
3.5摘自《嬰兒護理秘密》第三卷
4《廣四提要》卷十二:黃連阿膠丸4.1方黃連1兩,阿膠1兩(炒),砂仁1兩,當歸1兩,白術1兩,幹姜(炒)1元。
4.2制法為末,加鹽、梅肉3兩,少加醋,杵成丸。
4.3功能:主治妊娠紅白感、腸鳴音重、谷道痛。
4.4用法用量黃連阿膠丸隨陳密湯送服。
4.5摘自《弘誌》第12卷摘要
5《幼兒新書》卷29引《健康必備》5.1方明黃連阿膠丸
5.2黃連(去須)1,茯苓,白芍,阿膠(杵碎,文火炒白如珠,不杵為細粉)。
5.3適應癥為熱毒痢疾、膿血痛、腹痛難忍。
5.4黃連阿膠丸用法用量20丸起,50丸止。飯前沖服,壹天23次。以知為度,未知加藥。更多的藥丸有黃米那麽大,而且是給孩子吃的。
5.5制作方法為細粉,考慮米醋的量,使膠煮好混合均勻,手為丸狀,如綠豆。
6“飼鶴亭季芳”6.1處方黃連阿膠丸
6.2黃連1和阿膠1。
6.3主治:陰虛內熱濕熱蘊結,赤白泄瀉,急瀉重瀉,腸內紅膿血,熱毒,酒熱肝損傷,心煩痔瘡,漏泄。口幹口渴。
6.4黃連阿膠丸用法用量:每服2元,與炒米湯同食。
6.5制備方法為丸劑。
古書《雜病》黃連阿膠丸:【臟腑】停滯,有事需入胃,胃氣歸,食量少。傻子說熱火贏了四川公司用四塊錢,人參用兩塊錢,熱火贏了人參用四塊錢。...
太平惠民和記局方:【附錄:總論卷二】關於瀉痢之證,每次以瀉之色治之。紅白瀉可與樸元丸、黃連阿膠丸、稠腸丸、胃風湯等配伍。對於腹瀉白多紅少者,配合厚腸丸,...
《小兒科的妥協》:【卷壹】當痢疾和甘草被說成是治腹痛的時候,老姜和細茶在三錢被煎。七方紅綾四枝搗碎,老姜三錢用酒燉壹分鐘,配紅糖食用。管理...
婦科辨證論治標準:人參、甘草、陳米、生姜、大棗煎服,可選三黃帥湯、黃連阿膠丸、五苓散、樸元丸。如果腹瀉是紅色的,或者...
兒科學遊戲:[第4卷]肺綜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