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夏季高溫黃鱔養殖管理八招

夏季高溫黃鱔養殖管理八招

夏天到來時,氣溫上升。無論是種植還是養殖,都要采取措施降溫。

黃鱔是壹個經濟效益很高的項目,很多地區都有養殖。在夏季,為提高高溫黃鱔的成活率,有必要做好這些管理工作。下面我們來詳細了解壹下。

1,高溫危險

夏季氣溫高時,池水溫度可達38℃以上,水溫高。黃鱔進食旺盛,排泄物多,水質容易變差,含氧量也降低。

所以要做好管理。

2.水溫控制

水溫高於28℃時,黃鱔攝食量明顯減少,生長受到抑制,盛夏需做好防暑降溫工作。

壹種是種植或放養水生植物,如茭白、水葫蘆、浮萍等。,另壹種是搭個棚子遮陽。

3.水質管理

鰻鱺養殖應保持肥嫩、活潑、涼爽,水色為淺棕色或嫩綠色,透明度在25 cm左右,溶解氧保持在4 mg/L以上。

因為鰻池較淺,壹般不施有機肥,以免惡化水質。

夏季,成鰻池的水質PH值應嚴格控制在7-7.8之間。

如果池水長期呈酸性,可以通過在池中撒生石灰來調節。

4.科學餵養

養鰻要保持餌料的清潔衛生,特別是動物餌料壹定要新鮮,禁止飼餵變質飼料。

要註意餌料的質量,最好選擇動物性高蛋白餌料,如蚯蚓、黃粉蟲、蠅蛆、蝸牛、蚌肉等新鮮飼料。

為了掌握投餵量,每天的投餵標準應該是黃鱔當天進食。

5.防止逃跑

夏季雷雨天氣多,天氣突變容易導致黃鱔在池水中感到不適和煩躁,尤其是在夜間。

所以要定期檢查水位和進出水口的逃生網是否損壞,池壁和池底是否有裂縫。損壞後要及時維護,消除隱患,堵塞出路,防止雨水流入池塘,黃鱔隨水逃逸。

6、防止缺氧

夏天,池水經常處於缺氧狀態。

黃鱔雖然耐缺氧,但缺氧過度也會造成浮頭,影響生長發育,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死亡。

需要註意的是,第壹,晚上不允許註水,以免造成上下水層提前對流,造成黃鱔浮頭。

其次,在鰻池中混入壹定量的泥鰍;三是在水池中種植水生植物。

如發現浮頭,應及時處理,以保證黃鱔在高溫季節的生長安全。

7.防止敵人傷害

池塘養黃鱔,水位較淺。黃鱔在早晚出行時容易暴露,容易受到鳥、獸、蛇、鼠的侵害。

因此,應采取驅趕、捕捉、捕殺等方法防止鰻魚受到傷害。

同時,要防止農藥中毒。

8、疾病預防和控制

高溫期,池塘養殖的黃鱔常見的疾病主要有感冒、發熱、昏迷、梅花斑等。

在防治感冒疾病時,註意換水時水的溫差。緩沖坑內要先註入淡水,壹段時間後再換。

每次換水量不要超過總水量的1/3,要註入細自來水。

發熱的防治要降低池塘中黃鱔的密度,如果發生,要立即用淡水更換。

昏迷是炎熱季節的多發病。

發病時,黃鱔處於昏迷狀態。

防治方法:先遮陽降溫,再將新鮮蚌肉切碎撒入池中,有壹定療效。

梅花斑病的癥狀是黃鱔背部有壹個黃豆或蠶豆大小的圓形斑點。

控制方法:在水池裏養壹些蟾蜍。

發病時,將蟾蜍頭皮剝掉,用繩子捆住,在池中反復拖動幾次,1 ~ 2天即可消除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