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什麽時候是剪頭發的好時機?

什麽時候是剪頭發的好時機?

剛過完第壹個月。

農歷二月初二,我國有句諺語“二月二,龍擡頭”,意思是春天來了,萬物復蘇,龍開始蜇人,預示著壹年的農事活動即將開始。在北方,二月二也被稱為龍擡頭日,也被稱為春節。在南方叫郊遊節,古代叫摘菜節。中國人自唐代以來就有“二月二”的習俗。據記載,這句話的由來與古代天文學和農業節氣中對恒星運動的認識有關。俗話說“龍不擡頭不下雨”,龍是吉祥的,是風化雨的主人。農歷二月初二,人們祈求龍擡頭造雨,滋潤萬物,史稱“二月二剃龍頭”。中國人普遍認為在這壹天剃光頭會讓人吉祥如意。所以民間諺語說“二月二刮水龍頭,壹整年神清氣爽”。2月2日,每家理發店都顧客盈門,生意興隆。此外,我國民間還有壹種說法叫“正月死舅舅”,所以很多人在臘月剪完頭發後,壹個月都不去理發店,直到2月2日才解禁。然而,這種民間禁忌近年來逐漸淡化。二月二擡龍擡頭的習俗有哪些?1,吃龍食二月二也是對飲食有壹定的講究,這壹天的飲食多以龍的名義。吃春餅叫“吃龍麟”,吃面條叫“撐龍須子”,吃米飯叫“吃龍籽”,吃餛飩叫“吃桂圓”,吃餃子叫“吃龍耳”。這壹切都是為了喚醒龍王,祈禱他有個好年景,有個好收成。當然,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食物,但吃春餅是壹種普遍的習俗。明代《議事錄》中記載:“二月初二,各家用小米面棗糕,以油煎之,或白面、疏攤為煎餅,謂之‘熏蟲’”。2.2月2日理發,理發店很忙。每個人都需要在這壹天理發。民間流傳著“正月不理發”的說法。很多人會在臘月後壹個月不理發,而是等到“二月二”。為什麽人們在二月二日理發?傳說在這壹天剃光頭會讓人吉祥如意。所以民間諺語說“二月二刮水龍頭,壹整年神清氣爽”。似乎這壹天,剪了頭發,就有了好的開始,也有了好的壹年。3.二月二還有壹個接“姑娘”的重要習俗,就是父母接回出嫁的女兒,於是就有了“二月二接姑娘”的說法。蘇北人有許多禮數,其中“女孩”不能在正月呆在父母家,必須在農歷二月初二後的當天回到婆家。但是到了2月初二,她家就來接女兒回去住幾天。第壹,她第壹個月忙了很久,累了,就把她接回去,好好休息。第二,新年剛開始,又要忙了,好好對待她。被接回來的日子裏,除了吃吃喝喝,“姑娘”就是順道聊聊天,輕松愉快。城裏人“帶姑娘”就是姑娘和女婿壹起帶回來吃壹頓豐盛的午餐。這個習俗在北京和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也很流行,很多地區延續至今。4.帶龍在山西,最重要的習俗是“帶龍”,在晉西北被稱為“司乾龍”。在2月2日早上太陽升起之前,每家每戶都要提著水桶去河邊或井邊取水。打水的時候,桶裏有銅錢,拎著以後撒。回到家,妳把剩下的水倒進水箱,這樣就把“乾隆”帶回來了。吸引錢龍的時候不要說話,以免把錢龍嚇跑。在豫東,農歷二月初二的早晨,家家戶戶都要用爐中的骨灰在院子裏和大門外窖藏,就是把草木灰放在長柄的鏟子上撒成壹個圓圈,然後在圓圈的中心放上不同的五谷雜糧。這其實是莊稼人對五谷豐登的祝願。5.南方的祭祀社,二月二仍沿用祭祀社的習俗,如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地。此外,還形成了類似於龍擡頭節,以向社會祭祀為主的新的“二月二”習俗。土地神在古代被稱為“社稷”、“社稷神”,相傳是管理壹方土地的神。因為“大地承載萬物”,“在大地上聚斂財富”,人類對土地產生了崇拜。進入農業社會後,對土地的信仰與農作物的豐饒聯系在壹起。在中國南方,人們普遍崇拜土地神,也被稱為“土地神”和“福德沈正”,客家人稱他們為“土地叔叔”。“二月二”社交日的習俗內容豐富,其主要活動是祭祀土地和聚會社交飲酒,通過崇拜和娛樂上帝來娛樂人們。不會做針線活的女人在這壹天不能做針線活,因為黑龍會在這壹天擡頭看世界,用針會傷到龍的眼睛。女人起床前說“二月二,龍擡頭,龍不擡頭,我就擡頭”。起床後,我要用燈籠點亮房梁,念“二月二,點亮房梁,蠍子蜈蚣無處藏身”。有的地方,女人因為怕傷到龍皮就不洗衣服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