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有:
(1)無桿樁:類似於拳擊架中的預備式,要求雙腳等分與肩同寬,雙膝微屈,雙臂彎曲,雙手輕擡至胸前,掌心微斜向下,形如抱球,眼睛直視前方,頭直立,頂空,肩部放松時,挺胸拔背,尾部挺直。
1,要“放輕松”,李壹社先生在《五字訣》中首先提出“心態平和”,並說:“沒有心態平和,就不是內行,所以舉手前後都沒有方向,要心平氣和。”初學淡定最不合適,先站在無桿樁上練這個功夫。初學者大多比較緊張,所以要求“松”。放松精神,關節和全身肌肉,為以後練拳打好基礎。
2.腳應該是肩寬,因為兩個湧泉穴在人的腳底下,兩個肩井穴在人的肩膀上,兩個湧泉穴是站樁時的肩寬。2)太極拳樁:分為兩種,姿勢類似於“懶人衣”,承重越大,通過這個練習和兩個肩井穴會達到上下平衡。
通過無桿樁的鍛煉,自然更容易獲得冷靜和鎮定,進而練拳。
(二)太極拳樁:分兩種,姿勢類似“懶於紮衣”,雙手壹前壹後,前虛後實,身體要求與無桿樁相同。練習這個樁功。因為膝蓋是彎曲的,腿越低,承受能力越大。通過這種練習,可以增加腿部的力量,但壹開始不宜蹲得太低,以免造成臀部突然彎曲、上身前傾等弊端。
太極拳樁先練姿勢,再練動態姿勢,然後按照姿勢太極拳樁站好。如果是左的姿勢,左手左腳在前,右手右腳在後,形成左虛右實步,兩手從胸前落下恢復,再通過右腰臀部向前向上,回到胸前的原始狀態。
它的往復路線就像畫了壹個垂直的圓。同時下肢腿坐松轉腰,腿由前虛變後實,到前弓後蹬。如此反復畫豎圈,圈可大可小,可快可慢,需要從左往右練習。這個樁功很像過去北方人用滑輪(壹種車)從井裏打水的動作。用來練習放松肩肘、坐腿轉腰、向前沖刺等容易收到且效果明顯的動作,對以後穩定腳凳、放松肩腰、上下協調大有裨益。大部分練拳的人都不願意練基本功。為了迎合這種心理,有的拳手直接教練拳架。其實這樣不好。沒有紮實的基本功,很難練好拳架。要掌握拳架中的各種要求,快速提高拳法,難度要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