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條“跑步途中”
壹、班級的設計:這個班級的教學對象是高壹的學生。從學生的整體水平來看,無論是身體素質還是技能技術都比較差。因此,本課程本著體育教學大綱的精神,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為核心,以學生的速度耐力為重點,輔以壹些其他的身體鍛煉,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綜合效果。
首先,通過遊戲,激發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的反應性和敏感性。其次,通過壹些輔助的跑步練習和途中跑,可以提高學生的速度素質。
這門課可以使用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比較簡單直觀,讓學生初步學會壹些自我鍛煉的方法和手段。
二、班級計劃:
教學材料:
途中跑的質量實踐
教學任務:
復習和提高走路的動作技術,提高跑步能力,通過素質練習提高身體的整體體能。
(壹)開頭:3
1,體委集結全隊,報缺席。
2.宣布這節課的內容和任務。
3.安排實習生
(2)準備工作:6
遊戲:貼膏藥
(3)基礎部分:26
1,跑步6次的輔助鍛煉。
a、原地快速跑要求:交替腿的頻率要快15”×2。
b、原地俯臥撐:盡可能充分彎曲手臂5-10×3。
c、原地擡腿要求:腿要擡到腰水平15”×2。
組織教學:采用全班集體練習,三個練習穿插練習,如下圖所示:
× × × × × × × × × ×
× × × × × × × × × ×
△
哦哦哦哦哦哦哦
哦哦哦哦哦哦哦
2、途中跑,仰臥起坐20個
A.途中跑:(次:200米× 3)
學習要點:跑步時用前腳掌刮地,後踏板有力,角度好,臀部擺臂協調好。
b、仰臥起坐(次數10-20次×3)
動作要求:雙手托住後腦勺,用肩觸墊,屈肘觸膝。
組織教學:全班集體練習,壹組跑200米,另壹組交替做仰臥起坐。
㈣結束第五部分
1,放松練習
2、總結和上課。
第二章“經久不衰”
第十壹班
教學內容:1,耐久跑:定時跑3-5分鐘;2.遊戲:打“排球”。
班級任務:通過經常性的跑步練習,讓學生掌握跑步節奏和正確的呼吸方法,通過遊戲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
進壹步研究耐力跑的方法,發展學生的耐力;
培養學生頑強的意誌和不怕苦不怕累、克服困難到底的品質。
要點:跑步時步伐要均勻,動作要輕快。
困難:自然而有節奏地呼吸。
組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準備部分
壹、班禮1?
二、遊戲:打“排球”
三、隊列練習:(1)反口令(2)分頭組隊,並行行走。
要求:步調壹致,精神飽滿。
四、熱身活動:“健康歌”
組織:四排橫隊相對而立;在第三段音樂中,隊伍的第壹步由老師帶領。
授課方式:1,音樂伴奏,師生共舞。
2、動作、隊形變化,老師語言提示。
要求:1,動作準確到位,體態優美2,認真,活潑,嚴肅。
動詞 (verb的縮寫)基礎部分
每隔1和3-5分鐘跑壹次。
要點:跑步時步伐要均勻,動作要輕快。
困難:自然而有節奏地呼吸。
(1)慢跑:體驗腳落地。
授課方式:1。老師示範耐力跑,講解動作要領。
(2)繞場慢跑,註意理解動作要領。
要求:全腳在地上打滾,步幅均勻,動作輕盈。
2.解釋呼吸方法。
教學方法:1,老師講解呼吸動作要領;2.原地練習呼吸節奏;3.踏步、急行軍、跑步時練習呼吸節奏。要求:兩步壹呼,兩步壹吸,與擺臂協調性好。組織:教師或指定的學生帶領壹個縱隊以蛇形、對角線、十字形等圖形跑。
3、3分鐘編隊圖形運行。
要求:1,註意動作要領;2.跟著之前的同學。
組織:站在壹個圓圈上。教學方法:1,分組討論完成動作;2.個人示範;3.老師總結;
4、4分鐘定期跑步(分組輪換)
第壹組:兩隊定期繞場練習跑步,聽到老師的信號後轉身跑。
第二組:擲毽子
要求:跑步時註意動作要領,發揚頑強拼搏的精神,堅持到底。
教學方法:學生分組輪流練習,伴有進行曲。
5.遊戲:打“排球”方法:分成男女兩組,用氣球打“排球”。如果球落地或從網下穿過,就丟壹分,在規定時間內誰丟的分少誰就贏。
組織:分男隊和女隊各占壹半。
不及物動詞結尾部分:5 '
壹、放松歌舞:“請和我跳舞”二、總結三、歸還裝備
組織:兩個半圓,男的在外面,女的在裏面。教學方式:音樂伴奏,師生共舞。要求:活潑天真,盡量放松。
第三篇“中國養生:修其德,傳其智”
壹、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學習,學生知道高尚的道德和豐富的知識是增進健康、延長壽命的必要條件。
2.能力目標:通過學習,學生能在理解的基礎上,熟練地說出並恰當地解釋文中的兩句話——“大德必至其壽”和“知之者不惑”;同時每天做好事(每天做好事),每天收獲智慧(每天增加知識)。
3.情感目標:通過學習,使學生樹立道德修養、智力提升、身體素質三位壹體的理念,並付諸行動和實踐。、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要點:通過對“修德”和“運智”兩個策略的研究,說明德和智對身體神奇的保健作用。
難點:明確養生必須以高尚的道德為基礎,以豐富的知識為指導。
三、教學方法:
先學後教。
四、教學過程:
(壹)引入新課程。
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自己能活得更健康,活得更長久,這就是養生。但是,很多人都處於壹種矛盾之中。他們壹方面希望有壹個健康的身體,另壹方面又在不斷的損傷自己的身體。那麽,怎樣做才能活得更健康,活得更長久呢?在這壹點上,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無價之寶——“中華養生”。讓我們壹起來學習壹下中國養生中“修德”和“運智”這兩句古語,希望同學們在學習之後能夠自覺地將這些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
(2)展示思考問題,引導學生自學。
請根據思考題自學,找出答案。
思考問題:
1.《大德終其壹生》這本書是什麽?誰先提出的?這是什麽意思?
2.《修身養性無二術》出自什麽書?誰先提出的?這是什麽意思?
3.說明“智者不糊塗”。
4.如何理解“修德可以健身”?
5.如何理解“雲誌可以養生”?
6.如何發揮強身益壽的主觀能動性?
(3)學生自學。
(4)檢查自學效果,與師生討論。
思考問題回答:
1.子思的《中庸》,最早是孔子提出來的。全文是“大德須得其位,得其福,得其名,得其壽。”德行:崇高的道德,指的是壹個道德高尚的人。其壽命:指自然壽命,古稱“天年”,分為上、中、下“三生”——下生80,中生100,上生120。
2.出自《醫例》,由王文祿(明代醫學家、保健學家)提出。培養道德;培養道德。健康:保養身心。無二技能:沒有區別,是壹樣的。
3.出自《論語》。智者:原是“知者”,智者,智者。不迷茫;沒有疑問,沒有困惑。
4.修德指的是努力培養(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
美德是做人的基礎,也是長壽的基礎。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就指出“大德則壽”。明代醫學家、保健學家王文祿指出“養德養生別無他法”,說明健全的品德與身心健康是壹致的,即“修德能養生”或“修德能延年益壽”。
5.智慧是指知識的應用,即在學習和實踐中獲得的知識的應用。
“智能養生”就是把在學習和實踐中獲得的知識運用到養生中。用生理衛生知識養生,過正常規律的物質生活;用心理健康知識保持健康,過平靜樂觀的精神生活;用哲學知識養生,過唯物辯證理性的生活。
6.在養生過程中,要積極發揮強身益壽的主觀能動性,即病可防,老可延,死可延。比如:積極預防預防疾病;過正常規律的物質生活,減少對身體的傷害;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保持良好的心態,過樂觀的生活...
(5)課後布置作業。
1.記住“大德則壽”,“修身養性無二術”。
發揮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主觀能動性有什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