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438+10月3日,市委、市政府正式印發《支持六合高淳區高質量發展“十五”規劃》。《規劃》共八章,分為三個部分:第壹部分分析支撐兩區高質量發展的成就、不足、機遇和挑戰,明確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目標願景;第二部分從產業創新、交通設施、鄉村振興、公共服務等角度提出***14重點任務,重點圍繞建設高活力新城、高輻射樞紐新城、高品質生態新城、高品質宜居新城四大方向。第三部分是結論部分,提出了五大保障措施。
2019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市各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六合區、高淳區全面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為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市發改委黨組成員徐小薇表示,“十四五”期間,支持六合區、高淳區高質量發展,是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落實國家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政策精神的重要體現,也是我市進壹步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重大舉措。同時,也是我市未來五年縮小區域和城鄉發展差距,促進與民共富,創造人民滿意的幸福生活,全面建設人民滿意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示範城市的重要內容。
該規劃秉承新發展理念,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落實我市“十四五”推進南北區域門戶高質量崛起的戰略部署要求,實現支持六合區、高淳區發展由“補短板”向“塑造亮點”轉變,成為特大城市支持遠郊發展、促進區域平衡、推動* * *繁榮的標桿樣板。
據介紹,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下壹步,市直有關部門將會同六合、高淳區和市直有關單位,加快規劃目標任務的分解落實,不斷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加快南北門戶高質量崛起,為建設人民滿意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示範城市作出積極貢獻。
新聞鏈接:《六合高淳區“十五”支撐高質量發展規劃》主要內容
該規劃由八章組成。
第壹章和第二章分別闡述了“十三五”時期支持兩個地區發展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問題,以及“十四五”時期兩個地區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第三章明確了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目標願景。
根據規劃,到2025年,六合區、高淳區工業經濟、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等關鍵指標與中心城區差距明顯縮小,形成以產業集群發展為主線的新路徑,建設產業活力強、公共服務好、宜居度高、生態環境優美的高質量南北門戶,實現由邊緣向前沿的戰略轉變。探索建立促進* * *繁榮的體制機制和政策框架,努力在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統籌城鄉區域發展、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創新社會治理等方面形成壹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創新舉措。到2035年,圍繞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要求,生態環境優勢進壹步凸顯,形成以創新發展為驅動、以幸福宜居為標誌、以美麗鄉村為特征的高質量發展區域增長極,成為南京都市圈重要輻射功能、長三角地區標桿作用的特大城市遠郊創新發展現代化新城。推進* * *興渝“兩區實踐”,是區域均衡發展,推進* * *興渝的典型案例。
同時,著力打造高活力產業新城、高輻射樞紐新城、高品質生態新城、高品質宜居新城四大方向,設置了19個具體指標。
第四、五、六、七章分別從四個方向分解任務。
在產業創新方面,通過扶持主導產業、提升載體能級、自貿區聯動創新等方式,提升產業質量和效益,打造高活力新城。
交通設施方面,通過支撐基礎交通、跨域交通、主要樞紐和都市交通,加強互聯互通,打造高輻射樞紐新城。
在鄉村振興方面,通過支持生態創新、環境改善、文化旅遊、城鄉壹體化等加快鄉村振興,打造高質量生態新城。
公共服務方面,通過增加公共服務、引導高等教育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建設高質量宜居新城。
在組織保障、規劃銜接、要素投入、考核監督的基礎上,第八章還提出從制度層面支持兩區改革創新,通過釋放制度紅利激發發展動力,超越傳統發展模式,在“十四五”實現跨越式發展。
來源:紫金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