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黃芪的功效與作用
黃芪可以預防高血壓等疾病。黃芪具有保護肝臟和提高免疫力的保健功能,所以我們可以每天喝煮熟的黃芪水,可以給我們帶來壹個健康的身體。
黃芪有增強免疫力的作用。但若有陰虛陽亢、熱毒亢盛、食積停滯者,則不宜使用,以免加重陽熱亢盛。水煮黃芪泡水,可治療氣虛引起的自汗和外感疾病。常用於表虛多汗,如外感風寒出汗。黃芪含有豐富的多種微量元素,所以泡水喝可以補脾益氣,補肺固表,還可以增強免疫力,降血壓,保肝消炎。
此外,黃芪適合虛胖的人,他們的腹部肌肉柔軟。對於偏瘦偏壯的人,不宜多吃。黃芪在中醫臨床上應用廣泛。黃芪泡水可治困倦乏力氣短。將黃芪與防風、白術、甘草、生姜和大棗壹起煎服,用於防治免疫力低下和反復感冒。
平時體質較弱,容易疲勞,經常感覺乏力,往往是“氣虛”的壹種表現。貧血往往是“氣血不足”。對於有上述癥狀的人來說,冬天吃點黃芪是有益的。當然,最好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熟黃芪怎麽吃
黃芪是非常有名的中藥,藥性非常全面。黃芪也是中醫治療的常用藥物。我們經常用它來泡水。
黃芪可用於治療氣虛虛弱、中氣郁結、慢性腹瀉脫肛、崩漏下痢、表虛自汗、癰腫潰爛、血虛萎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等。壹般氣虛的人也可以服用。
黃芪的作用和功效在於黃芪可以提高我們身體的免疫力。黃芪可以利尿,有效的保護我們的肝臟。黃芪還具有抗衰老和抗高血壓的作用,因此黃芪具有綜合作用。
黃芪是人們經常食用的天然產物。黃芪泡水具有增強免疫功能、保肝、抗衰老、殺菌消炎的作用。黃芪泡水具有多種功能和作用,其營養價值不容小覷。
有些人在天氣變化時容易感冒,中醫稱之為“表裏不壹”。黃芪可用於固表。經常服用黃芪可以避免經常感冒。中醫有個很有名的方子叫玉屏風散,裏面有三種藥,主藥是黃芪,可以用來治療經常感冒。因為人比較虛弱,或者年紀比較大,下肢經常會有些水腫。如果屬於“氣虛”,也可以定期服用黃芪。患有慢性腎病的人也可能有水腫。
熟黃芪怎麽吃
熟黃芪是最常用的保健、抗衰老、抗衰老的中藥之壹。歷史悠久,歷代草藥中都有明確記載。藥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延長細胞壽命,促進血清和肝臟中的蛋白質代謝,從而增強人體抵抗力,其對免疫功能的增強作用可與丙種球蛋白相媲美。
1,黃芪30g,當歸9g,大棗10枚水煎,每日1劑。治療氣血不足或失血後貧血。
2.炙黃芪180克,炙甘草30克,切塊,每日服用6克,加水1杯,大棗1枚,水煎服,可用於虛勞,四肢困倦,胸悶,口渴,口幹,面色萎黃,食欲不振,疔瘡。
3.黃芪粥。生黃芪30g,粳米60g,紅糖適量。將生黃芪煎煮取汁,與粳米、紅糖加水同煮。粥煮好後,加入少量陳皮,煮沸。早餐和晚餐都要吃。老年人經常服用,可以強心護肝,健脾補肺,起到養生長壽的作用。
4.黃芪膏。黃芪1000g,水煎3次,合並濾液,穩火煎,濃縮成膏(以紙不透為準)。每克膏汁加煉蜜1g調成糊狀,15g每日兩次服用。常食益氣中焦,強身壯骨,填精填髓,對壹切氣虛體弱的老年人都有很好的療效。
5.黃芪30g,冰糖30g,雞1。將雞掏空,將藥袋放入雞腹中,用水燉,穩火。長期服用,益氣補中,潤肺健脾,起到延緩衰老、強身健體的作用。
6.黃芪、黨參各9 ~ 15g,水煎。益氣健脾,利尿消腫。用於伴有嚴重蛋白尿的腎炎和腎病綜合征。定期服用益氣補中,提高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