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高溫多雨癥可嘗試夏季清熱祛濕湯。

?高溫多雨癥可嘗試夏季清熱祛濕湯。

簡介:現在是雨季。想要身體健康,就要註意降溫。湯是個不錯的選擇。這裏給大家介紹十種夏季祛濕湯的方法,幫助妳遠離夏天。

夏季祛濕湯

夏季是濕熱季節,“濕氣過脾”,宜清熱利濕,健脾補虛,故多飲暑濕湯。下面給大家介紹十種養生湯的做法。

1,薺菜草根脊骨湯

材料:薺菜(鮮)60克,白茅根(鮮)30克,豬脊骨400克,姜3片。

做法:薺菜、白茅根洗凈,切段。將豬脊骨洗凈,與薺菜、白茅根、生姜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小火煮1.5小時,加入精鹽。

功效:清熱利濕,健脾消暑,適合夏季養生。

2、山楂扁豆金銀湯

材料:山楂40克,炒扁豆50克,鮮鴨胗2個,腌制鴨胗2個,豬肉200克,幹橘子14個,姜3片。

做法:將所有藥材洗凈浸泡,陳皮去瓤;將新鮮鴨肫洗凈剖開去臟,洗凈不剝鴨身上的黃金;將腌制好的鴨肫用溫水浸泡,洗凈;月亮表演的時候洗豬的肉。壹起放入泥鍋中,加入2500毫升水,大火燒開後文火燉2小時,加鹽。

功效:開胃消食。扁豆味甘,性溫,是補脾而不膩,祛濕而不燥的良藥。它們可用於脾虛濕盛引起的疲勞、厭食和腹瀉。與山楂壹起使用,有* * *壹起,消食開胃的功效。

3、生熟糯米白果豬肚湯

材料:生熟(即炒)薏苡仁15g,白果8個,腐竹皮1,豬肚500g,生姜3片。

做法:生熟薏苡仁,白果洗凈;浸泡腐竹皮;五花肉洗凈,翻面,用鹽或生粉搓幾下,然後沖洗幹凈;在砂鍋中倒入適量水燒開,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燒開,小火燉兩小時,加鹽調味。

功效:健脾止瀉,清熱利濕,和胃醒神。

4.黃芪補氣健脾湯

材料:黃芪25克,黨參20克,薏苡仁20克,烏雞500克,瘦豬肉50克,生姜3片。

做法:烏雞、瘦豬肉焯壹下備用,其他材料分別洗凈;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用武火煮沸,然後文火煮壹個半小時左右,加入鹽。

功效:黃芪性溫味甘,能益氣固表;黨參能養血生津,主治脾肺虛弱;薏苡仁性涼味甘,能健脾、清熱、祛濕。此湯可益氣調理脾胃,適用於春夏食欲不振者。

5.薏米豬腳湯

材料:薏苡仁30g,幹凈的豬蹄半斤左右。

做法:薏苡仁搗碎,豬蹄洗凈切碎,與薏苡仁壹起放入砂鍋中。加入1500ml黃酒、生姜和水,蓋上蓋子。先用武火煮沸去除面湯上的浮沫,再用文火煨2小時左右;豬蹄煮熟後,依次加入鹽、醬油、蔥、胡椒粉。

功效:健脾和胃,利尿,強腰膝。

接下來繼續給大家介紹夏季清熱祛濕湯的五種方法。不要錯過它。

6、土茯苓紅豆湯

材料:土茯苓30克,去濕豆50克,赤小豆30克,陳皮14,豬瘦肉,生姜3片。

做法:土茯苓、祛濕豆、紅豆浸泡洗凈,陳皮去瓤;將瘦豬肉洗凈,切塊,與姜壹起放入土鍋中,加水2500毫升(約10碗),用武火煮約壹個半小時,加入適量鹽。

功效:具有清熱燥濕解毒的功效,也是春末夏初家庭祛濕健脾的養生湯。

7.土茯苓木棉鯽魚湯

材料:土茯苓、木棉、炒扁豆各50g、蜜棗3個、白鯽魚1、生姜3片。

做法:洗凈壹切;蜜棗去皮;將白鯽魚洗凈,煎至微黃,加入少許熱水,然後將所有材料放入砂鍋內,鍋內加水2000毫升(約8碗),小火開,煮約1小時,再加鹽。

功效:祛濕解困,健脾利濕。

8.傻哥豬骨湯

材料:沙葛500克,豬扇骨50克,梅豆50克,紅豆50克,扁豆50克,蜜棗2個,姜2片。

做法:紅豆、梅豆、扁豆洗凈浸泡1-2小時;豬扇骨切成大塊,洗凈,撈出放入水中;洗凈,去皮,去筋,切塊。燒開水,加入所有材料,大火煮20分鐘,轉小火煮壹小時,加鹽調味。

功效:清熱利濕,健脾開胃。說到祛濕,赤小豆、梅豆、扁豆都是“專家”,再加上時令性強、能清熱生津的沙葛,是夏天可以常喝的湯。

9.茯苓燉瘦肉

材料:根和土茯苓100g,瘦肉1kg,陳皮5g,鹽少許。

做法:將五指毛桃、土茯苓根部洗凈,浸泡片刻;瘦肉洗凈,切塊,用清水浸泡備用;用湯鍋將水燒開,燒開後加入所有材料,用武火煮壹兩個小時,加鹽調味。

功效:清熱利濕,益氣健脾。五指桃被譽為“廣東人參”、“南七”。性平,味甘,有健脾益肺、利水舒筋的作用。茯苓和五指毛桃的組合具有祛濕解郁、健脾開胃的作用。適用於脾虛水腫,食欲不振,身體虛弱。

10,冬瓜老鴨湯

配料:芡實、薏苡仁、扁豆、冬瓜、老鴨、豬扇骨。

做法:芡實、薏米、扁豆洗凈,薏米提前浸泡1~2小時;冬瓜洗凈,留皮、瓤、仁,切成大塊;將宰殺後的老鴨洗凈,切塊,用清水浸泡;豬粉絲骨頭洗凈,切塊,用清水浸泡;將10碗水倒入陶罐中,煮沸。加入所有材料,用大火煮沸。轉文火兩個小時。加鹽調味後飲用。

功效:解暑壯陽。冬瓜能清熱解暑,生津止渴,美容養顏,祛風化痰。鴨子幼時濕毒,長大後毒氣漸消,卻成了“感冒藥”,有補虛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