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早餐,大臣的午餐,乞丐的晚餐。”
意思是早餐吃好,午餐吃好,晚餐少吃。妳想晚上吃的像乞丐壹樣粗糙嗎?不對!那麽在這篇文章中,讓我們來了解壹下如何吃晚餐。
早餐吃好,午餐吃好,晚餐少吃,是合理的飲食規律。
早餐
首先,早餐。需要註意的是,早餐壹定要吃。不吃早餐容易患膽結石、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結腸炎等消化系統疾病。
午餐
二是中午要吃飽,但不宜太飽。七八成飽是最合適的。如果是脾胃虛弱的人,建議五六成飽。
主餐
最後,晚餐要少吃,也就是晚餐吃到20%到30%飽,能提供壹些必要的能量。因為大多數人都是深夜休息,不像古代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黑後才休息。現在的社會,人們晚上要加班、學習,或者參加壹些社交活動,所以就睡得比較晚。所以現代人可以通過吃適量的正餐來補充身體所需的能量。
吃飯的原則要求是什麽?
有壹句話想和大家分享壹下:寧可少,不吃素,也要早。這意味著晚餐最好少吃,以素食或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忌大魚大肉,肥甘。而且吃飯時間要盡量早,不能晚。有些人因為各種原因經常七八點吃飯,甚至深夜。這樣會對身體造成非常不好的影響。
然後有人說:“我吃素,所以晚上要吃飯!”"
這樣對嗎?
其實這是不對的。
那麽我們就在這裏說說晚飯吃多了的危害吧。
從臟腑功能和經絡運行的角度
根據我們內臟的功能分類,腎經在晚上五點到七點為時令,心包經在七點到九點為時令,三焦經在九點到十壹點為時令。無論從任何經絡的功能來說,都不能促進過量飲食的消化,只會造成腎經、心包經、三焦經的負擔。
因為食物進入胃大約需要三到四個小時,在這段時間內,食物被胃分解,然後通過小腸和大腸排出到小腸吸收食物的精華。但此時恰恰是這個功能的作用壹直處於相對休眠的狀態。如果再吃多了,會嚴重堵塞三焦經絡的上下。胃中的食物分解所需的熱量來自腎臟,而晚上這段時間是秋收冬藏階段,腎氣被收集,會過多地阻礙腎氣的收集,從而導致腎陽得不到收集或儲存,違背了臟腑基本生理功能所遵循的原則。
以上是從中醫臟腑功能和經絡運行的角度分析的。現在我們從另壹個角度來看。
晚餐吃多了,胃會在短時間內迅速膨脹,整個胃會比空腹時大五到六倍。消化食物需要更多的能量,胃需要的血液會大大增加。
心臟病患者
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出現胃管血的現象,使心臟的供血急劇下降。如果有的患者已經有壹定的心臟問題,很可能導致冠心病,甚至導致心臟驟停,也就是猝死。
我以前在臨床上遇到過這樣的病例。患者心肌梗塞,剛出院不久。他晚上在家吃餃子。結果他壹次吃多了,感覺有點撐,就想出去走走消化壹下。結果剛走出家門,突然心梗復發。結果我死的及時。這是壹個非常慘痛的教訓。
糖尿病患者
還需要特別關註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的脾胃功能較弱,胰島功能下降。這時候如果晚上吃得很多,胃裏的食物堆積會大大增加脾胃的負擔。脾主運化。食物在體內停留過久,脾臟就會產生或感受到濕熱。在中醫裏,胰島功能屬於脾。所以我們看到很多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標壹直不健康,只是因為吃的太多了。
肝膽病人
還有肝膽疾病患者。肝臟是我們身體中唯壹的解毒器官。如果晚上吃得太多,會加重肝臟的負擔。輕者會引起脂肪肝,重者會導致肝硬化。甚至因為肝經不暢,油脂受阻,會引起肝囊腫、肝腫瘤和膽結石等疾病。
特別註意
大家沒有註意到的是,平時身體和陽氣都比較弱的人,也就是火力小、血壓低、有氣無力、身患絕癥的人,晚飯吃多了是非常危險的。
比如,我們很多人可能都見過冬天家裏有爐子取暖。爐子裏的火是肯定的。如果每次加壹點碳,爐子裏的火就會燒得很旺,不會熄滅,房間裏的溫度就會保持得很好。但如果我們壹次性往爐子裏加入大量的碳,大多數情況下,火會壹下子被壓死,火會被完全撲滅。為什麽?因為爐內原始火產生的能量不足以提供數倍於碳燃燒所需的能量。
食物在體內接受、消化、吸收過程中所需的能量主要來源於腎火。但是腎臟每天或者每次提供的火是有限的。如果這些腎火只能幫助脾胃腸道消化壹斤食物,而不是壹次吃兩斤、三斤甚至更多,那麽腎火根本不夠用。
所以,可想而知,這將直接影響到我們生活來源的計息問題。舉個極端的例子,就是起死回生的病人。我們可能聽說過或者看到過,有些病人在病入膏肓的時候突然精神煥發,想吃東西。這時,他們的家人會誤以為是病人好轉的現象,會給病人準備很多食物或補品。然而,病人吃了之後不但沒有好轉,反而很快就死了。這是因為患者依賴最後壹點元陽之氣,出現了回光返照的現象。就像蠟燭快要熄滅的時候,會突然砰的壹聲,然後熄滅。所以這個時候不要給病人吃太多的食物。如果病人吃得太多,他很快就會死去。因為在這個階段,患者的腎陽,也就是元陽,所剩無幾,岌岌可危。如果把僅有的腎陽提供給胃消化吸收食物,人體的其他功能就不可能重新啟動。
從這個極端的例子也可以看出,壹定要保護好腎,保護好腎陽,讓它在夜間悄悄有效地回歸腎陰,這才是真正的養生之道。
很多情況下,治療的延長、治療難度的增加、疾病的復發甚至危急情況的出現,往往都與晚餐的無節制有關,所以這壹點必須引起大家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