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他老了,想學中醫強身健體。
我說,妳看得懂嗎?
他說看不懂,但是大家都說學中醫要看《黃帝內經》。
我想說的是,如果妳沒有中醫基礎知識,就不要看《黃帝內經》之類的書。
我就從自己的實際來說壹下。
工作以來沒怎麽看過黃帝內經。即使是學生時代,我也只看過兩次。妳明白嗎?很多人都不知道。
至於傷寒和金匱要略,文章我都背過了,會背不會用。
所以,對於初學者來說,我不建議看這些書。書看了壹百遍,我覺得沒有實踐是完全可笑的。
但是,我們要感謝那些著名的老中醫,他們的經驗幫助我們成為了壹些優秀的中醫。
所以從很久以前,我就看了很多中醫的學術思想,臨床經驗,醫案,醫字。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比那些熟記《黃帝內經》的中醫差。
看不懂《傷寒論》也沒關系。我們可以在很多網站上找到郝萬山的《傷寒論講義》。我看了不下五六遍,個人感覺還不錯。
不懂金匱要略也沒關系。看胡喜樹的《金匱要略》解說不錯,但有些錄音缺失,只是少數。
當然,黃煌博士的壹些書也可以作為參考,讀壹讀也很好。
就我個人而言,我讀過很多劉紹武博士寫的關於六種疾病的書,這些書都相當不錯。
我讀了王洪圖主編的《黃帝內經》,有幾千頁。看了我兩頁多,有收獲嗎?說實話,我沒得到多少。
後面我會看看各個中醫的經驗和學識。這些都是他們臨床幾十年的精華,學壹點是非常寶貴的財富。這些其實都來源於黃帝內經。所以看他們的經歷就是看《黃帝內經》。
中醫的書那麽多,我覺得先學習經驗就夠了,不需要看其他的古籍。壹方面是不懂,另壹方面是猜測有些是抄來抄去的,不壹定準確。
上大學的時候,無緣無故被點名表揚,因為壹個學期看了六七十本中醫書,比如《經嶽全書》、《百病回春》,看了幾百頁。壹般兩三天就看完了。
當然,批評也隨之而來,壹學期缺了200多節課。
但我個人可以推薦幾本書,《西醫病案》和《秦伯未全集》,都很不錯。
有人會推薦金元四大家的書,還不錯。我個人還是很佩服補土派的,但問題是古文妳看得懂。現在很多名醫的經歷都有他們的影子。讀現代文學不是更香嗎?
有些人崇拜黃元禦。我個人很佩服他。地球的四個圖像是以壹個圓為支點的,我自己寫藥方的時候會考慮到,但是很少有人講。我記得有壹位叫子的先生說,這是可以的。
我沒有深入研究過黃元禦的書,也不能告訴妳什麽新東西。如果有好老師,可以給我們講講。我讀過他所有的書,我認為這些書邏輯性強,內容豐富。最好有啟蒙老師告訴我們,郝萬山的《傷寒論》好,是因為和臨床相結合。現在很多人講壹些課程講的很好,但是到了臨床,就是智慧的問題了。
再說說阜陽派。我也比較關註陽,因為我有陽虛。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經常生病。當時我去診所給妳開了壹包藥。不知道是什麽藥。反正壹般要兩三天,所以父母覺得那個診所的醫生特別厲害。每當他們感冒發燒咳嗽,就會送到那裏。現在當了醫生,恐怕用了很多激素。所以現在體質還是弱。
要了解扶陽學派,還得從劉立宏寫的《思考中醫》壹書說起。那本書讓我知道了瓦肯學校。稍後,我會去看鄭欽安的醫學傳記。醫法通順,這本書看得懂。寫的很好,還是可以推薦的。當然妳也可以看李柯的書,寫的不多,但都是很好的臨床經驗。誰說中醫治不了重疾急癥,現在所有的規則都被圈出來了。
溫病學可以看看趙紹琴說的。其實現在用的很多方子也是很多溫病學派的方子。三仁湯、甘露消毒丹等。,不用於臨床。
現在推薦另壹套書,中醫高級系列,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這套書很好。但是我花了五年時間才看完這套書。
中醫裏好像有個名字叫倪夏海。我讀過他所有的傳記和年表系列。有人稱他為騙子,有人稱他為名醫。從我個人的理解來說,有些想法和理論有失偏頗,但他仍然是壹個值得尊敬的醫生。壹些學術思想啟發我。只是他的很多方子沒有發表出來,很可惜,不然可以好好研究壹下。
中醫針灸更值得推薦。記得我讀研的時候咳嗽,想吃點頭孢呋辛酯。但當時有個我認識的針灸師,他說,我們試試針灸吧,那也行。我試過,第二天沒吃藥就好了。
當時覺得針灸不錯,就又開始拿起針灸書籍。現在很多開處方的中醫不會針灸,很多針灸醫生不會辨證,所以我覺得他們不是合格的中醫。中醫是以辨證為基礎的,很多時候針灸的效果是下沈的。
針灸書上有什麽推薦的?針灸真的是玩花,長針,短針,銀針,金針等等。我甚至見過上百根針紮在壹只手掌上。這是針灸嗎?
針灸不應該和方子壹樣嗎?經過辨證論治,治病只有十幾根。
我還是推薦剛才推薦的那套書裏的針灸和針灸療法。
我不使用其他針灸,比如董氏針灸,效果不好判斷。我用臍針治療過幾次失眠。其他全息診法,平衡針法等我就不說了。我沒用過,沒有經驗。但是妳可以讓這方面的針灸老師來講講。
按摩拔罐正骨刮痧都不錯,現在都在保健店裏。自己學壹點其實更好。
我家既有銀針也有艾條,還有壹系列穴位貼敷的東西,還能做藥丸和藥膏。網上的壹些拔罐儀也不錯。我家買了兩個,有的按摩師也給我爸媽買了,但是要知道怎麽用。如果他們不會用,還不如花錢找人做。
我想我可以對此說幾句。我記得我爸媽家附近有個理療館。做壹次要100多塊錢。我爸媽很喜歡做,說效果很好。有壹次去接父母,都是基本操作。所以學會了,其實就可以自己創業了。
學中醫,還得說說練武強身。我會用李少波的行氣法。網上有視頻,我覺得還可以,但不要太著迷,也不要太迷信。改編的五禽戲之類的可以結合呼吸,但是學五禽戲也不錯。
最後,我想補充三點。第壹,有些中醫的學術思想很多是其他同學寫的,當然我自己也幫忙寫了,所以這些學術思想也夾雜著其他同學的。在閱讀它們的時候,妳需要分清是非。比如我給導師寫的壹篇論文,其實更多的是我的學術思想。
中醫也是與時俱進的,多讀文獻。讀文獻要花錢。可以在網上買個賬號看。這個我就不多說了。我什麽都知道。
第三,多練習。別人不敢,就給自己或者自己的親朋好友練。如果妳有男朋友,就說,妳愛我嗎?如果妳愛我,讓我試試針灸和中藥。
有人會說針灸很危險。只要把毒消除了,壹般不會有問題。當然,有老師更好。至於中藥,配伍禁忌是需要記住的,當然有些是不應該相信的。這個我就不多說了。畢竟新手還是要以安全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