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心血管病人如何健身?

心血管病人如何健身?

心血管病人如何健身?

天氣越來越熱,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不宜外出鍛煉。他們還不如在家練耳鼻喉科。

如今天氣越來越熱,經常外出鍛煉的人,尤其是有慢性病的人,需要時刻防範心腦血管疾病的急性發作。熱天汗腺分泌大量汗液,所以血容量減少,血液粘稠,容易誘發心梗、腦梗塞。

天氣炎熱時,老年人不妨在家鍛煉自己的耳朵、鼻子和嘴巴,壹方面達到加速血液循環和散發熱氣的效果,另壹方面也可以鍛煉內臟,延緩衰老。

中醫認為五臟、十二經脈在耳有絡脈,耳部按摩可以疏通全身。老年人經常拉、揉、敲、揉、捏耳廓和耳根,可刺激耳廓周圍神經和微血管,加速局部循環,有助於疏通全身經絡,增強代謝功能,促進血液循環。

鼻腔按摩保健具有促進鼻腔生理功能,防止鼻粘膜老化,調節全身氣血,增強抗病能力,預防感冒的作用。敲牙攪舌有助於健腦,使牙齒強壯,從而保證老年人的咀嚼功能。

鍛煉耳、鼻、口,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搓耳:雙掌輕握雙耳廓,先在腦後搓1分鐘,再在臉上搓1分鐘,使耳廓皮膚略發紅,局部有熱感,每日早晚1次,搓後有清爽、容光煥發的效果。

捏耳朵:用拇指和食指輕輕有節奏地捏耳垂中間區域,每天2-3次,每次65,438+0分鐘,堅持做下去,不僅能美化臉型,還能給眼睛增添神采。

揉鼻子:用兩指揉鼻翼側1分鐘;

推鼻:手指從鼻尖沿鼻中隔向上推至唐寅,重復10次以上。敲牙:牙齒要直,敲擊要有力,能清楚聽到牙齒的撞擊聲,約1分鐘。

舌攪:上下嘴唇輕輕閉合,用舌尖摩擦牙齒內外,順時針逆時針,先齒內後齒外。

對於壹些有慢性病的老人,每天要喝8-10杯水,氣溫在33℃以上時,要多喝2杯。飲食要清淡,少吃肉類和油膩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運動最好選擇清晨或傍晚,此時氣溫較低。

早睡早起,適量運動。

與寒冷的冬天相比,春天更適合心血管病人早起進行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春天是壹個推陳出新的季節,生命萌芽,不同於冬天建議人們早睡晚起。在春天,人們需要早睡早起,放松心情,進行舒緩的體育活動,保持開放的心態,以對應春天萌芽的精神。散步、太極拳等舒緩運動方式更適合心血管疾病患者。經常有比較年輕的患者說自己平時很喜歡運動,經常做比較劇烈的健身運動,但是在某壹次劇烈運動後出現胸悶胸痛,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治愈。過於激烈的體育運動不僅可能導致肌肉、韌帶和關節的損傷,還可能導致心肌缺血,特別是對於長期不運動而突然劇烈運動的患者。冠心病患者更應該註意的是,適當的運動可以強身健體,但運動時間過長、強度過大,可能會增加心臟負荷,對身體有害。另外,雖然天氣轉暖,但還是忽冷忽熱,需要註意保暖,防止感冒和肺部感染。

積極樂觀,情緒化。

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保持開朗樂觀對春季健康非常重要。每個人都是壹個整體,不良的情緒狀態會不自覺地影響身體的健康。在心內科門診,很多患者因為胸悶、胸痛、心慌、氣短等癥狀就診,但反復做心電圖、超聲心動圖,甚至冠狀動脈CT檢查,仍然找不到明確的病因。器質性疾病的嚴重程度不足以引起這些癥狀,但身體的不適實際上是存在的。很多患者都有這種情況,但隨著精神壓力和憂慮的增加,病情往往加重,難以緩解。這些患者可能確實有壹些心臟病,也可能是生活壓力大、工作節奏快、睡眠障礙嚴重、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導致的。精神緊張性心肌缺血(MSIMI)是壹種由精神緊張引起的疾病,引起胸痛、胸悶等癥狀。不僅僅是在心內科範疇,長期精神狀態不佳或情緒波動嚴重會引發很多全身性疾病,消化系統疾病、乳腺疾病、腫瘤等疾病的發生都可能與不良情緒有關。因此,建議廣大患者盡量保持良好的心態,註意情緒的調節,保持身體和心理的健康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