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黃芪養生粥做法大全

黃芪養生粥做法大全

中醫認為,黃芪味甘,微溫,入脾肺經,具有益氣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托毒生肌的作用。本品是各種滋補品中的極品,是眾所周知的滋補品。《本草綱目》中說“倦者長,黃耆色黃為滋補品之長,故名”。黃芪是壹種重要的臨床補藥,在《本經》中被列為“上品”藥材,說它“補虛而致小兒百病”。《別錄》說“補夫不足,益氣養陰。”《日華子本草》說“助氣生筋骨,長肉補血”。《本草綱目》記載,可用於壹切因勞累引起的內傷,脾虛泄瀉,臟器脫垂,氣虛失血,婦女崩漏下血。

練習編輯

做黃芪粥的時候要註意,黃芪本身是不能吃的。黃芪要用中醫“三煎三煮”的方法熬成藥汁。用這個藥汁加米煮粥。

第壹步:取黃芪約30克,用10倍清水浸泡半小時,加水煮沸,中火煮30分鐘,倒出藥汁備用。

第二步,加入等量的水煮沸,再煮15分鐘,再把藥汁倒出。

第三步,重復第二步。

第四步,把煮好的黃芪藥渣拿出來扔掉。將三次煎液放在壹起,加入約100克大米,煮成粥。

黃芪粥有很強的提氣作用,最適合早上喝。喝了之後,壹整天都會精神飽滿。

在這份粥的食譜中,黃芪的量並不多,和米飯壹起很平和,屬於平補。大多數人在夏季和雨季可以吃壹點。氣虛體質弱的朋友,三伏天會堅持每天喝黃芪粥,可以改善氣血,增強免疫力,秋冬就不容易生病了。

三伏天暑濕傷氣,用黃芪補正當時。三伏天太熱,常常讓人覺得懶洋洋的,不想多說話,不想多動。有的人超重,頭暈,多汗,手腳發熱。還有的腿腫,便秘等。這些癥狀需要黃芪這種藥。

註意:黃芪粥是補藥,實證不適合。體質虛弱、中年氣虛、中老年人、大病初愈、手術和放化療後的患者可以多吃。陰虛陽亢者和外邪者不宜服用。比如妳今天感冒了,覺得冷,說明妳有表邪,所以這兩天不要喝黃芪粥。

說了這麽多,我想給大家澄清壹個誤區。很多人往往不知道該不該吃補藥,該不該吃補藥,盲目吃補藥。有些人比較瘦,所以覺得應該多吃補品。有的人肥胖,覺得要多吃排毒藥,但是又不能補,怕越補越胖。

以黃芪為例。它是典型的補藥,因為它大大補充了中氣,和人參壹起起作用。但是有減肥的功能。妳相信嗎?

胖子比較虛。大多數肥胖者氣虛。對於這些體虛肥胖的朋友來說,喝黃芪粥補氣比較好。身體的脂肪是由無法代謝的廢物堆積而成的。喝了黃芪粥後,人體的運輸功能增強,脂肪自然就沒有位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