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實際上並沒有解決我的問題。這本書講的都是企業產品如何利用現有的社交平臺獲取用戶、流量甚至利益。但經過閱讀和深入思考,我也能窺探到上述問題的答案。
本書開頭給出了壹個模型:社交紅利=信息x關系鏈x互動。
首先需要討論什麽是社會紅利,企業為什麽要重視社會紅利。實際上,社交紅利是指企業利用現有的社交平臺獲取用戶、流量甚至利益,這也包括產品銷售、品牌推廣、用戶調查,或者其他的流量變現方式。企業產品為什麽要註重社會紅利?首先要考慮社會背景。目前少數社交產品流量巨大,如騰訊的微信、qq、新浪微博等。據不完全統計,微信月活躍度已經超過6543.8+0億。其次,隨著社交網絡變得越來越重要,媒體的權利被削弱。用戶更傾向於信任社交網絡中的信息。回到企業本身,產品開發過程中會出現幾個問題,比如初期用戶少,缺乏新的渠道;用戶中期流失如何召回用戶;後期如何用消息觸達用戶,喚醒用戶打開App。如何更新和留住產品是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除了產品本身需要做出的努力,還有更簡單容易的渠道,即利用現有渠道幫助企業完成用戶創新、召回、觸達用戶。流量巨大、對用戶影響巨大的社交網絡成為企業的不二選擇。在社交網絡中,企業產品的信息在關系鏈中流動,朋友之間的信任對其產品起到引流作用,為其產品帶來紅利。
?那麽公司如何利用社交網絡獲得分紅呢?我們需要回到模型本身進行討論。這個模型包括社交紅利、信息、關系鏈、互動四個部分。我們已經簡單介紹了社交紅利,那麽其他三個和社交網絡甚至社交紅利有什麽關系呢?首先我們要了解這三者和社交網絡的關系。信息、關系鏈、互動是不同社交網絡的相似之處:用戶發送信息,用戶與用戶相互傾聽形成朋友的“關系鏈”,相互轉發,評論產生“互動”。所有的社會紅利都來自於對這三個本源的觀察和應用的原始結合。那麽企業如何利用這三點獲得更多的社會紅利呢?本書重點介紹這三種模式。
?那我們就從信息開始吧。什麽是信息?信息不僅僅是編輯文案,還有在社交網絡中的傳播。信息對企業的價值更多的是品牌建設、維護和客戶服務。單從信息的角度,是沒有辦法直接吸引流量產生訂單轉化的。為了真正獲得社交紅利,企業需要關註社交網絡中的信息流。信息內容的質量決定了信息的擴散和影響。也決定了用戶分享信息的能力。用戶是否願意分享信息,完全取決於用戶對信息的判斷。
?現在有了信息,信息的傳播就成了需要解決的問題。關系鏈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在社交平臺上,用戶有自己的關系鏈。當妳的內容足夠有趣或者足夠有用的時候,用戶會有意識地幫助企業在自己的關系鏈中傳播信息。如何構建關系鏈是用戶需要解決的問題,那麽企業在這個階段應該註意哪些問題呢?也就是在傳播的過程中,如何做出調整,幫助自己信息的傳播鏈條變得更長更寬。這是企業需要解決的問題。
?最後是互動。很多人會覺得,既然信息已經傳播開來,達到了傳播的目的,為什麽還需要互動呢?其實互動才是最關鍵的壹步。企業產品都有商業目標。雖然信息只是傳遞,起到了品牌建設和維護的作用,但是沒有轉化,企業產品的最終目的是達不到的。只有用戶之間產生互動,並為這些信息付出成本,用戶才會真正成為企業產品的用戶,也就是說,才會達到創新或留存的目的。
?雖然沒有回答我最初的問題,但也給了我很多思路。社交的能量很大。從用戶自身的角度來說,在平臺上構建關系鏈,意味著用戶在平臺上產生了情感關系,用戶在平臺上的行為涉及到維護好友的行為。構建關系鏈不僅增加了用戶在平臺停留的時長,而且用戶如果想離開平臺也是有成本的(包括情感成本和時間成本)。從競爭的角度來說,對於工具平臺來說,社交元素的加入本身有助於平臺增加趣味性,利用社交元素幫助用戶進行情感寄托本身有助於平臺構建競爭壁壘。而且社交元素的加入也有助於用戶在平臺上更好的交流和傳遞信息,幫助企業更好的品牌化。至於是否所有的工具都適合社交,加入什麽樣的社交元素這個問題,我覺得還是需要結合工具使用的場景來考慮,進行更多的探索,才能得出結論。
?最後,我還是想說,產品為王,用戶是上帝。雖然社交紅利是客觀存在的,但還是要做好產品體驗~
產品剛入門,小白~歡迎大家隨便做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