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醫防治糖尿病
專業:糖尿病及其並發癥:糖尿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腎病、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甲狀腺疾病:甲亢、甲減、橋本甲狀腺炎、亞急性甲狀腺炎、甲狀腺結節;婦科內分泌疾病:月經不調、痛經、多囊卵巢綜合征、卵巢早衰;乳腺增生等。中藥內服外敷,糖尿病足清創。
中醫藥在防治糖尿病方面有壹定優勢。中醫提倡未病先防、未病先防、病後防變的思想,重視疾病全過程的預防。對於糖尿病,要用中醫養生的理念來指導糖尿病護理,控制飲食,適度作息,調養精神;倡導文明飲食和健康生活方式幹預肥胖;從肥胖階段預防糖尿病前期的發生;積極幹預糖尿病前期,預防二型糖尿病發病;對確診的糖尿病患者進行綜合治療可以延緩並發癥,延長生命。中醫藥在糖尿病中的應用體現在防治的各個階段,具體如下:
中醫調理使血糖相對穩定。
身體疼痛、失眠、焦慮抑郁、便秘、腹瀉、感冒等各種因素。在糖尿病患者中會引起血糖波動。中醫可以針藥結合,對上述疾病的調理有很大的優勢。通過緩解引起血糖波動的因素,可以更理想地控制血糖,使患者血糖相對穩定。門診有很多糖尿病前期患者通過中藥調理改善了體質,7-8年沒有進展為糖尿病。但是這裏需要跟患者強調的是,不要相信某壹種藥物或者保健藥物可以治愈糖尿病,因為在目前的醫學階段,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中醫的優勢在於調節好人的狀態。當人的狀態調整好了,人調節血糖的能力自然會增強。
減少西藥降糖藥的副作用
很多患者由於脾胃功能不好,服用二甲雙胍、阿卡波糖等藥物後出現腹瀉、腹脹等癥狀。部分患者口服二甲雙胍後甚至出現腹瀉,而二甲雙胍是目前治療糖尿病的壹線藥物,對患者是有利的。如果患者不能耐受二甲雙胍,可以用中藥調理脾胃,使脾胃增強運輸水谷的能力,減輕患者的胃腸道反應,逐漸耐受二甲雙胍等藥物。
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糖尿病患者常出現乏力、心悸、便秘、疼痛等各種不適,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中醫強調個體化治療,“因人而制宜”,根據每個患者的年齡、性別、體質、病程、疾病背景、嚴重程度、臨床表現等給予相應的個體化治療。通過四診和人參的結合,改善了患者的不適感,大大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
減輕體重,增強胰島素敏感性。
肥胖不僅與糖尿病密切相關,也是高血壓、血脂異常和冠心病的危險因素。沒有管理,後患無窮。控制肥胖,調動患者自身機能非常重要。目前大部分患者都是虛胖,也就是人們說的喝了口水就會發胖,往往表現為皮膚松弛、腹部松弛、精神不振、吃涼拉肚子。中醫通過針藥結合,可以加強患者轉運水谷的能力,改善患者饑餓感,減輕患者體重,增加胰島素敏感性。
延緩並發癥
對於糖尿病並發癥,提倡合理使用西藥,通過中醫個體化治療延緩糖尿病慢性並發癥,對糖尿病腎病、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糖尿病血管病變、皮膚病變有特殊治療,如通過活血通絡改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麻木、冷痛,通過健脾補腎、活血通絡改善蛋白尿,延緩糖尿病腎病進展,強神經。
無論選擇中醫還是西醫,都要高度重視,提高認識,醫患合作治療糖尿病。希望糖尿病患者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控制好血糖,提高生活質量,享受正常人的生活。(通訊員:許南)
2.關註糖尿病生活
不要貿然減量或停藥。
夏季戶外時間增加,運動消耗熱量多,再加上食欲不振,碳水化合物攝入減少,血糖水平比其他季節低,部分糖尿病患者會自行減量或停藥,但這很可能引起血糖波動,加重病情,尤其是使用胰島素的患者,更不能貿然停藥。最好的辦法是定期監測血糖,讓醫生根據血糖的高低合理調整降糖藥的種類和劑量,規律用藥。
堅持適度鍛煉
適度運動可以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脂質代謝和葡萄糖的利用,減少胰島素的消耗,有助於降低血糖和維持穩定。應註意夏季運動,如清晨或傍晚散步、做操、遊泳和打太極拳。為了防止運動時低血糖,可以隨身帶壹些水果糖或者葡萄糖水。
重視心理保健
血糖的高低與心情密切相關。夏季天氣悶熱,容易使人煩躁不安,情緒不穩,血糖可能居高不下,甚至加重病情。糖尿病人壹定要調節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他們可以玩遊戲,在樹蔭下和朋友聊天,聽輕音樂,練習書法,學習繪畫和參加其他活動,這將有助於解放他們的思想。當心平靜了,自然涼了,血糖自然就降了。
水果很誘人,不要貪吃。
尤其是對於病情沒有得到控制的患者,更是要管住自己的嘴。血糖穩定的患者可以在兩餐之間吃壹些含糖量較低的水果,如檸檬、西瓜、青梅、櫻桃、山楂等。西紅柿和黃瓜含糖量較低,可以替代水果。
多喝水
夏天,在炎熱的天氣裏,妳會出很多汗。如果限制飲水,身體會失水,容易導致脫水。血液濃縮變稠時,容易引起尿路感染、非酮癥高滲性昏迷、腦血栓形成、腎前性腎功能不全等危險情況。所以糖尿病人要補水,多喝白開水或淡茶。
合理吃主食
許多糖尿病患者認為,少吃主食可以防止血糖升高。但這不僅容易發生低血糖,還會促進體內脂肪和蛋白質的過度分解,引起消瘦、營養不良甚至饑餓酮癥。所以,三餐要定時吃。
註意飲食衛生
糖尿病人抵抗力差。如果吃了變質的飯菜或不潔的冷食,容易發生細菌性食物中毒,引起急性腸胃炎,因嘔吐、腹瀉而脫水,導致水、電解質代謝紊亂,誘發高滲性昏迷。
好好保養妳的皮膚和腳。
預防外傷、燒傷、細菌和真菌感染;皮膚被蚊蟲叮咬後,不要用力搔抓,以免二次感染。可以用風油精止癢。用溫水洗腳並及時擦幹,保持腳趾間皮膚幹燥清潔;穿寬松合適、吸濕透氣、幹燥幹凈的鞋襪;及時治療腳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