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年6月65438+2月11到2021年3月19,從“9月19日”到“9月9日”,做艾灸四個月,不限。
2.每位參加活動的會員都將獲得免費中醫體檢,建立健康檔案,並給予針對性艾灸。
3.付費參與活動的前50名會員可免費獲得價值148元的古灸肩頸調理壹份。
4.無任何屏蔽轉發本文至朋友圈10天,可享受7折優惠。
艾灸消毒
施灸時,無論采用哪種灸法,都要防止艾炷滾動,艾火脫落,造成燙傷。對於局部不敏感或意識喪失的患者,應防止過熱和燙傷;防止燙傷後水泡潰爛,留下疤痕,尤其是艾灸面部時。艾灸後皮膚泛紅是正常的。
如果艾條太熱,艾灸過重,皮膚起水泡要妥善處理。如果水皰不大,只要註意不被撓,幾天就能吸收愈合;對於水皰較大的患者,可用無菌針頭沿皮膚穿刺,放出水和液體,用無菌敷料保護,幾天內即可痊愈。
壹般來說,艾灸貼在皮膚上,對消毒的要求並不嚴格。但在直接艾灸時,要用75%酒精棉球消毒擦拭幹凈,面積要大壹些,防止艾灸後皮膚潰爛和繼發感染。至於艾灸的原料,不用消毒,幹艾條就行。
艾條灸
艾條灸又稱艾條灸,是將艾條燃燒後,在施灸部位(穴位)進行熏灸的壹種方法。艾條灸分為手持灸和艾灸兩種方法。手持灸分為溫和灸、旋轉灸、鳥啄灸三種。
(1)溫和灸:將施灸者左手中指和食指放在穴位兩側,感知患者皮膚的熱度;此法在艾灸中廣泛應用,通過溫經通絡、散寒祛邪來治療慢性病。
(2)旋轉灸:將點燃的艾條在施灸部位旋轉,距皮膚3cm,左右來回平行移動或反復旋轉,使皮膚有溫熱感,無灼痛感;壹般可以艾灸20-30分鐘;適用於風濕痹癥、神經麻痹、廣泛性皮膚病。
(3)啄鳥灸:艾條燃燒端對準穴位,上下移動。鳥啄米艾灸,壹般持續5分鐘左右。多用於艾灸治療急性病、暈厥急救、兒童疾病等。這種方法有很強的熱量,註意避免燙傷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