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營養過剩的人很多,真正需要進補的人不多。此外,藥物在三個方面有毒。冬季養生時,首先要識別自己的身體癥狀(識別不了可以看中醫),然後根據癥狀選擇進補和保健方法。
有些人可能對養生有壹些誤解,喜歡盲目購買各種滋補品,跟風購買。比如燕窩、阿膠等保健品,或者吃人參、冬蟲夏草等名貴藥材。產生這些誤解的原因是市民對醫學的基本原理、自身情況、藥物的療效和毒性等不了解。
2、先補癥狀。
根據中醫陰陽學說,人生病時有寒證、熱證、虛證、實證等多種癥狀。其中寒證、熱證不需要進補,虛證需要進補,實證不能。即使是需要進補的虛證,也可以分為陽虛和陰虛兩種,進補的方法也不壹樣。
陰虛體質的外在表現為形體消瘦、面色潮紅、口幹咽燥、心緒不寧、手腳發熱、睡眠少、春夏不耐、舌紅少苔。在保健方面,要註意保護陰藏陽,多吃清淡食物,遠離油膩食物。陽虛體質的外在表現為體白胖胖或面色蒼白,怕冷,四肢乏力,小便長,舌淡胖,可通過吃羊肉、狗肉、鹿肉、韭菜等食物來調節。
3.補腎要分類。
要補腎,要分清是需要補腎陰還是補腎陽,是陰陽互補。如果是補腎陰,可以選擇石斛、玉竹、山茱萸、肉蓯蓉、枸杞等藥物;補腎陽可選用附子、肉桂、鹿茸、肉蓯蓉等藥物。陰陽互補最好的方法是用龜鹿膠。
最後提醒大家,不要迷信名貴藥材,因為藥物分為寒、寒、溫、甘、酸、苦、鹹四味,對應不同的體質和疾病,不能隨便吃。比如冬蟲夏草,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和兒童、孕婦、感冒、發燒、腦出血的人不能用;阿膠能補血止血,滋陰潤燥,但有礙消化,有使人脾胃虛弱,不思飲食,腹脹便溏的副作用。
很多人買壹些中草藥煎服、泡茶、泡酒或研粉,來補充身體。中藥質檢部門提醒消費者,壹些無照藥商在街上銷售的中藥材是假冒產品,謹防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