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十二經脈的動態走向

十二經脈的動態走向

十二經脈動態圖

第壹層,鍛煉四肢骨骼,筋骨靈活。

第二層,鍛煉內臟機制,代謝能力。

第三層,經絡與氣,經絡指是靈與肉之間的媒介和聯系。

第四層,修煉精神意誌,精氣充盈,凝煉,壹心而不雜。

第五個層次,修心,即人的觀念、人生觀、價值觀,壹直是智者、聖人的境界。

第六層,修德,能力,公平,無私,神人境界。

第七步,回歸道,無為、無明、無欲,達到人的境界。

第壹關:?手太陰肺經(3:00-5:00印石)

第二課:?手陽明大腸經(5:00-7:00石矛)

第三課:?足陽明胃經(上午7:00-9:00)

第四經:?足太陰脾經(9:00-11:00)

第五經典:?手少陰心經(中午11:00-13:00)

第六經:?手太陽小腸經(13:00-15:00末)

第七經:?足太陽膀胱經(應用於15:00-17:00)

第八經:?足少陰腎經(17:00-19:00)

第九經:?手厥陰心包經(19:00-21:00)

第十經:少陽三焦經(21:00-23:00)

第十壹經:足少陽膽經(23:00-1:00)

第十二經:足厥陰肝經(1:00-3:00)

足少陰腎經

由經線組成

經絡主要由經絡組成。

經線,原意是縱絲,也有“徑”的意思,指大而深的直幹;絡有“網”的意思,如網絡,指小而淺的橫枝;脈主要是指血管,血管是血液運行的通道。壹般來說,經絡是氣血流經全身的大小通道。大主幹是經絡,小分支是絡脈,稱為經絡。

1.經絡的主要部分

經絡在體內縱向循環,有壹定的路線和名稱,是運行氣血的主要幹道,所以是經絡系統的主體。經脈包括十二經脈和齊靜八脈。十二經脈向外連接四肢,專家連接臟腑,將人體連為壹體。奇經八脈起著指揮、聯系、調節氣血盛衰的作用。十二經脈各有腧穴,而奇經八脈中除了任督二脈外,並沒有專屬的腧穴。

絡脈是從淺層經絡中分出的分支。從經絡分支出來的較大的絡脈主要包括十五絡脈,是十二經脈在四肢和軀幹前、後、側的重要分支,起著溝通表裏、滲透氣血的作用。絡脈的微小分支稱為太陽絡脈,浮現在皮膚表面,肉眼可觀察為浮絡和血絡。它們縱橫交錯,越分越小,最後遍布網絡。

十二經脈從四肢肘、膝處穿入體腔的分支稱為十二經脈,是胸、腹、頭十二經脈的重要分支。它們的功能主要是溝通臟腑,加強表裏經絡的聯系,也是經絡的主要組成部分。

2.經脈相連的部分

經絡的連接部分包括內、外兩部分。

經絡屬於五臟。十二經脈中的每壹條經脈都與壹個臟腑相連。與臟腑相連的經脈為陰經,與臟腑相連的為陽經。

經絡的外接部分包括十二經脈和十二皮部。十二經脈是十二經脈的氣結聚集在肌肉骨骼關節的外周結締部位。其主要作用是約束骨骼,方便關節的屈伸活動,維持人體正常的運動功能。十二皮是十二經脈之氣在體表的分布。皮膚位於人體的最外層,具有保護機體、抵禦疾病和病原體入侵、應對臟腑經絡相應病變的功能。

附:經絡系統陰陽五行組合表

古人把壹天分為十二個時辰,所以這種養生方法在清代被養生專家特別稱為“十二時辰無病法”。那麽,接下來,我給妳介紹十二小時養生法。

膽經小時(23:00-1:00)

活檢認為:“肝中氣過溢於膽,膽之精為正氣之官,五臟六腑由膽氣所定,以勉勵勇氣,而邪不能侵膽,故怯氣氣短,不能決斷。”因此,我們可以知道膽囊的重要性。有些人隨意取出病人的膽汁是不負責任的。膽汁需要代謝。人只有在童年前入睡,膽汁才能完成代謝。

“膽有多清,腦就有多清。”凡是午夜前入睡的人,早晨醒來後頭腦清晰,精神和臉色紅潤。另壹方面,童年前不睡覺的人,精神面貌都是無辜的,尤其是膽汁,缺乏代謝氣體,濃縮結晶,形成結石,就像海水濃縮烘烤成鹽壹樣。他們中的壹些人會因此而“膽怯”。此時應該上床睡覺,有睡意,有利於骨髓造血。

肝經的醜時(1:00-3:00)

“肝藏血”,人的思維和行動都有肝血支撐,減少了廢血,孕育了新血。這種代謝是在肝經最旺的醜時完成的。生物學家認為“人躺下,血歸肝”。醜的時候不睡覺,肝臟還在輸出能量,不能完成新陳代謝。所以小醜之前沒睡著的人,臉色青灰,情緒疲憊焦慮,容易得肝病。肝經最旺時的醜,是肝臟修復的最佳時機。

肺經陰時(3: 00-5: 00)

“肺臨百脈”,肝醜推陳出新,為肺提供新血,通過肺送至全身。因此,人在早上面色紅潤,精力充沛。在印石,肺病患者的反應特別強烈。肺呼吸最好的時候,脈搏最弱。

大腸經的石矛(5: 00-7: 00)

“肺和大腸是對立的”。肺會以充沛的新奇血液覆蓋全身,進而促使大腸經進入興奮狀態,完成對食物中水分和營養的吸收,排出渣滓。此時起床,大腸蠕動旺盛,適合腹瀉。

胃經(7點-9點)

7點以後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太旺,就表現為口幹舌燥,然後是欲言又止或口瘡。胃經最活躍,這個時候壹定要吃早餐。最好是每天敲胃經,開始對人體的發電系統進行工作。

脾經(9: 00-11: 00)

“脾主運化,主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總調度,也是人體血液的統帥。“脾開其口,光華在唇”。健脾有很好的效果,表現為消化吸收好,血液質量好,嘴唇紅潤。唇白表示血氣不足,唇暗,唇紫表示寒氣入脾經。

中午心經(11: 00-13: 00)

“心主神明,由舌開導,其光輝在表。”心氣活血,養神,益氣養筋。人們可以在中午小睡壹會兒,這對滋養心臟大有好處,即使在晚上也能使人精神煥發。此時心經保持舒適的表情,適當休息或午睡。

小腸未成熟期(13: 00-15: 00)

小腸濁,水入膀胱經,渣滓發於大腸,精氣轉於脾。下午晚些時候小腸最活躍,所以午飯要在下午1之前吃。

膀胱經的應用(15: 00-17: 00)

膀胱儲存水和體液,循環水和排泄平行分支。津液在體內循環,如果膀胱發熱,會引起膀胱咳嗽、咳痰、夜尿。膀胱最活躍的時候,多喝水。

腎經酉時(17: 00-19: 00)

“腎藏於生殖之精,腎為才之根,五臟之精”。人體泄火解毒後,腎臟適時進入藏精階段。腎經適合休息。

心包經(19: 00-21: 00)

心包是有脈絡的心外膜,是氣血運行之道,是邪不能容的心傷。心包是心臟的保護組織,也是氣血運行的通道。心包經壹時興盛,能根除心臟周圍的外邪,使心臟處於完美狀態。心包經旺的時候,隨便走走。此時,心臟、大腦和顱骨的神經系統最為活躍。心臟不好的人,這個時候最好敲心包經,效果最好。

三焦經絡石海(21: 00-23: 00)

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具有統攝氣機、疏通水道的功能。三焦接脈於海。如果人在海上睡得很沈,脈搏可以休息,可以生活,對身體非常有益。百歲老人有壹個共同的獨特性,就是海上困,所以期間睡眠最好,第二天容易起床。

壹、經絡學說

(壹)經絡的基本概念

經絡,經絡的總稱,是運行全身氣血,連接臟腑、身體、竅竅,溝通上下,感應傳導信息的通路系統,是人體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經絡系統的構成

人體經絡系統由經絡系統、絡脈系統及其附屬部分組成。請參見下表:

經絡系統構成簡表

二、十二經脈(見課本上的圖片了解記憶)

十二經脈對稱分布在人體兩側,分別循著上肢或下肢的內側或外側。每條經絡都屬於壹個臟腑或壹個臟腑。因此,十二經脈的名稱包括三個部分,即手或足的經絡、陰或陽的經絡和內臟或腑的經絡。如手太陰肺經等。

壹般來說,手經運行於上肢,足經運行於下肢;陰經運行於四肢內側,屬於臟腑,陽經運行於四肢外側,屬於腑臟。

1.十二經脈的走向規律

十二經脈的走向規律是手三陰,手臟;手之三陽,從手走;三陽之足,始行之;足三陰,從足到腹。

2.十二經脈的交接規律。

十二經脈相交的規律是,手的三條陰經從胸前移到指端,與手的三條陽經相交;手的三陽經自指端至頭面部,與三陽經相交;足三陽經從頭面部至趾端,與足陰三經相交;足部陰三子午線從腳趾延伸到腹腔和胸腔,並與手部陰三子午線相交。從而形成陰陽相交的無盡循環路徑。

3.十二經脈的分布規律。

十二經脈的分布規律是四肢:陰經分布在內側,陽經分布在外側。內側分為三陰,外側分為三陽,順序為壹線太陰、陽明;少陰,太陽在後線;厥陰、少陽在中線。頭面部:陽明經行於面部和前額;陽光穿過臉頰、頭頂、後腦勺;少陽經運行於頭側。軀幹部分:手的三陽經在肩胛骨上運行;足三陽經運行於前(即胸腹部),足太陽經運行於後,足少陽經運行於體側;手的三陰經都是從腋窩出來的;足的三條陰經都在腹面上運行。沿腹面運行的經脈排列順序為:足少陰經、足陽明經、足太陰經、足厥陰經。

相關建議

“白血病”壹半是孩子?醫生:三種零食是“殺手”,請遠離!

閱讀14867

背面有很多“小米粒”,壹粒粒硬出來。真相震驚!

閱讀4466

我真正的修道經歷(2)

閱讀5241

他生來吉祥,活了1072年,經歷了七個朝代,死後七天說出遺言:來世做壹個中國人!

閱讀4743

這壹次,讓妳真正明白《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的是什麽。

閱讀3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