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育兒經驗1孩子是父母的寶貝。我們都期待他們健康快樂健康的成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除了老師,家長也起著重要的作用。自從有了孩子,生活在艱辛中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更加甜蜜。看著女兒壹天天長大,我們也學到了很多育兒經驗和知識。以下是壹些經驗。
第壹,以身作則,率先垂範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壹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壹所學校。父母的舉止總是在影響著孩子,因為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別強,言傳身教勝於言傳身教。父母應該以身作則。只要答應了孩子,就壹定要做到,而不是敷衍。我們告訴女兒不要亂扔垃圾。記得有壹次我把用過的餐巾紙扔在茶幾上,她當場糾正了我。在這種情況下,我跟她說,以後請做好監督工作,這樣她每次都會主動把果皮紙屑扔進垃圾桶。
第二,養成良好的習慣
1,有道德,有禮貌,明辨是非。
個人道德是壹切道德行為的基礎。教育孩子講道德要從自己和身邊做起,讓他們從小就尊重長輩,愛別人。孩子雖然不太主動叫人,但也有進步。正確對待身邊發生的事情,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樹立正確的判斷事物對錯的觀念。願意批評孩子,但要掌握批評的溫度。
2.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以前我們給女兒買了很多故事書,基本上每天睡覺前都會講給她聽。每個故事講完後,我們都會給她講故事裏的小道理。因為她還小,還不識字,給我們讀還挺困難的,所以我們給她買了《寶寶講故事》之類的書,讓她給我們看圖編故事,讓她逐漸養成主動讀書的習慣。
現在有時候她可以壹個人坐著,靜靜地看壹個小時的書。投資智力是必要的。不要把孩子看得很小。她在這方面的成長會讓父母感到神奇。
3、杜絕偏食、挑食
有時候我們會聽到“我家寶寶只喜歡吃肉,不喜歡吃蔬菜和魚”這樣的話。我們需要知道兒童實際上什麽都吃。但是為什麽會有這樣的說法呢?其實是幼兒時期父母遷就造成的。所以要特別註意幼兒期的偏食挑食。要防止孩子偏食挑食,家長首先要以身作則,吃的時候每壹道菜都要好吃。如果我們的父母表現出不想吃,孩子肯定會對這些菜打折扣。如果孩子只吃了壹道菜,而忽略了其他的菜,那麽家長應該把這道菜收起來,而不是遷就孩子,因為這樣不僅會影響孩子攝入全面充足的營養,還會使孩子養成任性、自私、無法控制、討厭的性格。
4.請她幫忙做些事情。
現在的父母視子女為珍寶,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們也要培養他們自立的能力,因為我們不可能壹輩子陪著他們。在家裏,我們會讓她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穿自己的衣服;刷牙,洗臉,塗面霜;幫忙晾衣服,疊被子,端凳子之類的。當然,有時候妳可能會覺得難過,但只要堅持下去,就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現在只要是自己的事情,她都會努力自己去做。如果我們幫助她,她會生氣的。
第三,多表揚鼓勵,從小樹立自信。
很多關於孩子的事情,有時候在父母眼裏看起來很瑣碎,甚至很可笑,但對孩子來說都是壹個成長的過程。我們應該經常肯定我們的孩子,幫助他們做得更好。在日常生活中,壹個小拇指會給孩子精神上的鼓勵,會讓他們敢說敢做,自信地面對任何事情。每次我們肯定她的表現,她都會露出壹種驕傲和滿足的表情。我們看在眼裏,樂在心裏。
第四,多參加活動
孩子天生愛玩,我們也不能為了省力就不讓他們做這個做那個。這樣會抹殺孩子的很多能力。也會限制孩子的發展空間。活動可以包括壹些興趣,如繪畫、舞蹈、彈鋼琴、旅遊、戶外活動、交友和體育鍛煉。但是要註意堅持,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註意不要把自己的要求強加給父母。
第五,給孩子選擇權。
前面提到過,不要把自己的要求強加給孩子,要讓孩子有選擇的權利。這也是對孩子的壹種尊重,因為孩子作為個體也有自己的想法和尊嚴。妳不能因為孩子還小就剝奪他們這樣的權利。如果過分強迫孩子服從自己,孩子就會產生逆反心理,使孩子的心理無法健康成長。給孩子選擇的權利,可以讓孩子認識自己,肯定自己的能力,增強自信心。晚上睡覺前講故事,我們會讓寶寶自己選擇今天聽幾個故事,她會說兩到五個故事,然後聽完就自覺睡了。因為她認為這是她的選擇。
第六,加強安全意識教育
現代社會處處存在安全隱患,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要培養孩子自身的安全意識,加強這方面的教育。只有孩子的幸福才能帶來家庭的幸福。在適當的時間以適當的方式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根據孩子不同的成長階段和不同的環境,教給他們壹些在危險時刻尋求安全和生存的方法。在此,要感謝入園不久就開展了壹系列安全月活動的幼兒園。通過參加活動,他們形成了壹定的安全感。
第壹次為人父為人母,談不上什麽體驗。我只想和妳分享我們的經歷。最後,希望多和老師、家長溝通,讓我們共同努力,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創造壹個良好的環境,讓孩子快樂。
作為兩個女兒的母親,我很慚愧,我不太關心孩子的吃喝,對育兒的理論和經驗知之甚少。只是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通過觀察和實踐,有了壹點感悟,分享給媽媽們。
第壹,孩子生來就不壹樣。
我從樓樓和新樓出生的那壹刻就感受到了它們的不同。雖然都是順產,但都是母乳餵養,由同壹個阿姨帶大。不管是語言發展還是性格特點,姐妹倆真的是天壤之別。露露天生聰明,能說會道。她壹歲半會唱歌背詩,會騎自行車,但是露露很敏感,沒有安全感,害怕陌生人。新樓壹歲半了,還是不怎麽說話。她性格倔強,壹意孤行。她無所畏懼,四處狂奔。
壹開始,我們有點擔心新樓。怎麽跟妹子比起來我們不愛看書,不會說話?但是慢慢的觀察和期待,新樓在性格上也有很多閃光點。作為壹個母親,有兩個女兒是我壹生中最大的幸事。怎麽才能挑剔比較呢?了解他們的不同,發掘他們不同的亮點,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職業。我告誡和提醒自己,永遠不能說“妳遠遠落後於我姐……”“妳應該像我姐……”等等。我不想讓他們感受到攀比的壓力,我想讓他們活在自己的榮耀裏。
第二,我姐讓樓經歷了放棄和得到。
新樓剛出生的時候,雖然我們做了很多功課,但是妹妹給樓樓帶來的心理沖擊還是不小的。成年人在工作中遇到競爭和排斥會感到壓力,而孩子的表現更直接。露露從書中獲得了很多關於給她的家庭增加新成員的信息。她有心理準備,天性善良懂事。她的表演更多時候體現的是壹個三歲孩子少有的隱忍。正因為如此,我常常感到難過,把更多的精力花在了建築上。但建築本身,在經歷放棄的不適的同時,也在不斷收獲著喜悅。有壹天,她興奮地告訴我,“姐姐會叫姐姐!她不叫別人,只會叫姐姐!”
還有壹次,她得意地說:“姐姐在外面,別人都想抱抱她。她嚇壞了,徑直撲進我的懷裏。她要我壹個人!”“更讓我感動的是,有壹天晚上我們三個人在家的時候,突然停電了,壹片漆黑。新樓當時就哭了,樓樓馬上說:“媽媽要抱妹妹了,不要怕!“現在,妳在樓裏吃的任何東西都要給妳妹妹,妳買的任何東西都要留壹份給妳妹妹。我也是從孩子的成長中看到的,不要在意孩子受委屈,不要擔心孩子會吃虧,不受委屈妳就不會懂得包容和理解,不吃更多的虧妳就不會感到太多的擁有感。
第三,母親不能忽視自己的生命。
男女平等的觀念意味著最不平等的時期已經到來。女性需要不斷平衡工作和家庭。雖然我也可以選擇做全職媽媽,但壹方面,我的性格嚴重不適合。更重要的是,我的壹言壹行總是在影響著我的女兒們。希望我更加積極的生活態度能給他們帶來積極的影響。我希望在他們眼裏,我不僅僅是壹個在家的媽媽。
現在經常工作很忙,有時候需要出差,每周都會有壹些必要的應酬。孩子們其實適應能力很強。他們理解我在工作,但母親們自己也常常感到不安。樓樓常說:“等我長大了,我要去工作,我要掙錢給妳買很多漂亮的東西。”
我和老公壹致認為,在家庭和孩子永遠是第壹位的前提下,各方面都可以平衡協調。我們堅持每天親自接送孩子,自己帶孩子學習,壹家四口每個周末都去旅遊,所以只要在家,我們就自己陪孩子。我和老公每周打網球,每周和朋友聚會,晚上孩子睡著後偶爾去看個電影,周末孩子午休後我去溜達。
露露知道媽媽有很多事情要做。在孩子眼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空間,沒有人24小時都在她身邊。只有母親快樂,孩子才能感染快樂。像蝴蝶壹樣生活,孩子也能感受到母親的魅力。露露經常說:“媽媽,妳真漂亮,我也想穿像妳壹樣漂亮的裙子。”她經常擺弄我的東西,說:“等我長大了,妳會給我這麽漂亮的項鏈嗎?”我會按她的要求買壹條漂亮的裙子讓她戴上我的項鏈,然後告訴她:“如果妳善良、勇敢、堅強,妳會成為壹個真正的公主。”
人們常說,父母壹輩子都是孩子的老師,他們的壹言壹行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對生活的認知。我覺得榜樣比言行更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沒有理由要求孩子做我們不願意做的事情,比如早睡早起。我們不能對孩子期望無限卻對自己沒有要求。如果我們希望我們的女兒將來獨立、自信、大方、優雅,那麽...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吧!
幼兒園育兒經驗3對於孩子的教育,我壹直在摸索進步,在學習育兒書籍和前輩的同時,也結合自己孩子的特點進行教育。上幼兒園後,寶寶在老師們的精心培育下,正在茁壯成長。她的每壹個進步都讓我們做父母的感到驕傲和自豪。我主要有以下四點體會。
第壹,欣賞教育
欣賞孩子是培養孩子自信心的最好方法。孩子最可愛的不是她的聰明活潑,而是她的自信。自信會幫助她現在和將來勇敢地面對來自學習和其他壹切的挑戰。培養自信的過程是壹個長期的、漸進的、無形的過程。
日常生活中,父母的壹個眼神、壹個手勢、壹句誇獎,都是無形的力量,可以激發孩子的鬥誌,增強孩子的信心,激發孩子的勇氣。當寶寶帶頭,拿到小貼紙,主動幫我們做家務的時候,我們會給她壹個“棒”,給她壹個欣賞的眼神。我們的孩子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中長大的。對於父母來說,愛孩子是壹件很自然,也是極其簡單的事情,但是要知道如何去愛孩子卻很難。無數的育兒實踐讓我們明白了壹個道理“愛孩子就要懂得欣賞”,鼓勵和表揚的效果遠勝於訓斥和打罵。
第二,相互尊重
讓孩子懂得尊重老師和父母,有助於孩子自覺糾正日常行為。老師和家長是孩子心目中最重要最神聖的人。樹立老師和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讓孩子自覺、真誠地按照老師和家長的要求改正自己的行為,有助於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這是孩子壹生受益的寶貴財富。讓孩子學會尊重老師,也請家長以身作則,尊重自己的老師。家長要全力支持和配合老師要求他們支持和配合的壹切,目的是樹立老師在孩子心目中崇高的威信。
教育孩子尊敬父母的最好方法就是信守承諾。讓孩子從小遵守承諾,知道什麽是承諾。壹方面有助於樹立家長的威信,另壹方面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優秀品質。同時,我們也應該尊重孩子,他們需要平等的教育。有句名言叫“蹲下看孩子”。我們要蹲下來和孩子保持同樣的高度,用孩子的眼光看問題,看世界,這樣才能真正的尊重和理解孩子。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家長才更願意積極創造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了解、分析和關愛孩子,為孩子提供最適合的教育。
第三,引導教育
“父欲子成龍,母欲子成鳳”,這是父母的期望。但是,如果這種期望超過了孩子所能承受的範圍,就會成為孩子的負擔,阻礙孩子快樂健康的成長。我們不希望我們的寶寶為了父母的期望而活著。讓孩子自由發展是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壹直堅持的原則。但是自由發展並不意味著放任自流,老師和家長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導航員。當她遇到困難時,我們給予了及時的指導。
同時註重發現她的缺點、優點、興趣,進行針對性的指導。我們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她成名成家,我們只是希望她在未來的生活中,因為自己的能力而更加自信,更加體會生活的樂趣!
第四,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要協調。
在許多家庭中,父親和母親對孩子的教育有不同的態度。我認為在家庭教育中,母親是主體,父親是輔助。這並不是說父親的教育不重要。相反,父親在教育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孩子心中,爸爸是家裏的頂梁柱,是我們家的男人,他的壹言壹行都是孩子的榜樣。所以,在家庭教育中,爸爸應該起帶頭作用。爸爸把握大方向的同時,媽媽註重教育的細節,教育方法不矛盾,才能教育好孩子。
在我家,有父母同時指責孩子的缺點。後來才知道,這樣會嚇到孩子,讓她失去自信。我覺得這樣的事情應該盡量避免。壹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犯錯是不可能的。作為父母,要有壹顆包容的心,包容她的缺點,引導她改正錯誤,保持冷靜,不要采取過激的行動,否則父母做再多的好事,也做不了壹件壞事。請記住。
以上是我育兒的四點粗淺經驗。我們知道,寶寶成長的每壹步都浸透了老師的心血和汗水。衷心感謝幫助女兒獲取知識,快樂成長的老師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