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工程實例,通過介紹現澆混凝土空心無梁樓蓋取代傳統梁板結構的施工技術,闡述了該技術施工簡單易行,施工速度快,有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空間利用率。
關鍵詞:空心樓板,GBF空心管,施工方法
1項目概況
實驗中學地下車庫,建築面積24680m2,位於校區東北部,上部為操場,下部為車庫,南北長220m,東西寬130m,地下壹層,地下壹層(局部二層)為看臺。采用框架結構體系。地下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無梁空心樓板,地面為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基礎為現澆獨立柱或條形基礎。頂層覆土約1m厚,層高4.9m,設計停車位652個。根據後澆帶,有15板,空心樓板厚度400mm,預埋長度1000mm,直徑300mm的GBF空心管。根據端部間距60mm,管壁間距100mm的布置,采用C30混凝土澆築,並采取抗浮限位措施,防止內模上浮和鋼筋位移。
2“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簡介
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是由暗梁和無抽芯空心樓蓋組成的樓蓋結構。根據柱網和板跨荷載的設計要求,通過結構設計確定薄壁空心管直徑、空心樓蓋總厚度、樓蓋截面空心孔間腹肋和暗梁寬度、管頂和底翼厚度、梁板配筋等參數。GBF空心管是壹種高強復合薄壁管,由纖維水泥制成,兩端封閉。
本工程空心樓板采用GBF薄壁空心管,直徑300mm,壁厚5mm,用於400mm厚的樓板。空心管內模長度為1000mm,根據實際需要定制600mm、300mm、200mm三種規格用於端部拼接。
3施工工藝流程
搭設腳手架安裝模板、劃線、定位、綁紮、板底放置鋼筋、水電預埋薄壁空心管、肋間綁紮鋼筋、安裝抗浮鋼筋、綁紮上部鋼筋、澆築混凝土。
4施工方法
4.1腳手架模板地下車庫頂板可按後澆帶劃分成面積相等的15板塊,作為15施工單元,自東向西,由南北兩側向中間編號,依次流水作業。搭設滿堂鋼管腳手架,鋪設方木作為模板支撐肋,然後鋪設竹膠模板作為空心樓板底模,用釘子將底模與支撐方木固定,嚴格控制支撐的牢固度,並抄平,確保底模平整度符合施工規範要求,並用膠帶紙將模板縫隙密封,防止混凝土澆築時漏漿。
4.2交叉定位模板平鋪固定後,用彈線放出模板,綜合考慮水暖電氣設備的預留預埋,確定薄壁管的布置方案、水暖電氣設備的管線布置、豎向預埋套管的平面定位布置,防止水暖電氣管線交叉過多影響混凝土澆築施工,合理布置各種管線,保證薄壁管力學性能不變,避免應力集中。針對薄弱點及時與設計單位溝通,采取合理措施標出暗梁、預留洞、預埋管線、GBF薄壁空心管的位置,並標出空心管的出料順序,然後彈出空心樓板底部鋼筋位置線。空心管與預留孔邊緣的凈距不應小於50 mm,暗梁邊緣與底部鋼筋的凈距應大於30 mm,沿管道方向的縱向鋼筋與薄壁空心管壁的凈距不應小於10 mm,根據空心管布置和要求,底部鋼筋和薄壁空心管應在標出間隙並定位後方可安裝。
4.3綁紮暗梁、板底筋根據暗梁標出的位置,將暗梁筋就位,然後根據彈好的底筋位置線,先鋪短向筋,再鋪長向筋,用八字扣綁紮鋼筋。底部鋼筋綁紮完成後,開始安裝並焊接φ10鋼筋,高度為200mm,以固定空心管的位置,避免滾動位移。每根空心管的兩側和兩端都要求用抗位移鋼筋焊接固定。焊接時要在模板上墊壹塊薄鐵板,防止模板燒壞,發生安全事故。
4.4中空管必須按照標記和排列的順序放置,中空管的規格必須按照設計圖紙和樣品圖紙安裝。空心管間距為50毫米,端部間距為100毫米..鋪設管道時,應在空心管就位後,在其上鋪設木隔板進行保護。絕對禁止直接踩踏薄壁空心管,以保證空心管的整體性。如有損壞,嚴禁放入。放置空心管時,添加柱、墻和角加強筋。
4.5肋間鋼筋綁紮水暖管道的水電預埋、套管預埋應首先考慮薄壁空心管的布置,不允許直接穿過管身;當電氣管道水平預埋較多時,考慮增加接線盒,便於管道避繞處理,避免過多交叉空心管位置不準,導致混凝土無法覆蓋管道。同時,在肋間綁紮鋼筋,註意鋼筋位置正確牢固,不損壞空心管壁。鐵件不需要單獨預埋。
4.6安裝並綁紮抗浮鋼筋,鋪設預制的平底凹頂異形墊塊。空心管墊至設計標高後,在每根空心管從1/4兩端的長度上做抗浮固定,抗浮鋼筋用12#鐵絲紮牢,並通過模板與支撐鋼管或方木連接。每根空心管跨全跨設置兩根φ。
4.7上層鋼筋和抗浮鋼筋綁紮完成後,應綁紮φ6@200鋼筋網,並保證鋼筋網的有效高度。網狀鋼筋不得露在板肋鋼筋外,並應綁紮整齊。
4.8澆築混凝土鋼筋和模板完成後,應認真進行驗收和組對,重點檢查保護層厚度、板鋼筋高度、薄壁空心管的完整性和固定程度。驗收合格後,安裝混凝土泵送管,澆築混凝土。安裝泵送管道和澆築混凝土時,應特別註意以下事項:
4.8.1泵管吊至板頂後,嚴禁成捆堆放,應分散均勻放置在無空心管的區域,確保空心管不被壓壞;
4.8.2泵管架設應保證鋼管架與薄壁空心管之間保持壹定距離,鋼管根部應用軟物包裹,避免摩擦薄壁空心管;
4.8.3澆築混凝土時,使用φ30小型振動器和平板振動器緩慢振搗。振搗時不要觸碰薄壁空心管和模板,嚴格按照施工規範要求振搗;
4.8.4薄壁空心管損壞時,應采取臨時應急補救措施:a)小面積損壞時,用濕水泥袋粘貼修補滲漏;b)如果大面積損壞,用濕麻袋填充聚苯乙烯顆粒,用水泥袋包裹;c)如果管端破損,編織袋應用12#鐵絲紮牢。
澆築完成後,及時澆水養護,並用薄膜、麻袋或草簾覆蓋混凝土表面。
5性能和特點
5.1現澆混凝土空心無梁樓板與普通梁板結構相比:施工速度快,省去了梁的支模工序,工期縮短10%以上;節省模板切割損耗;節省機器和周轉材料的租賃費用。
5.2現澆混凝土空心無梁樓板與實心無梁樓板相比,自重輕,豎向結構造價低;大跨度(可達15 m無預應力和25m);有預應力);無柱帽,增加有效層高。
5.3節材降本:與壹般樓蓋體系相比,鋼筋混凝土成本降低5%,模板損耗降低50%,豎向水、電、暖通、內外裝修等費用均有不同程度的節省。
5.4樓板有利於房間的靈活隔斷,適合大開間布局。比如使用大戶型的房子,只需要固定衛生間和廚房,隔斷墻等房間可以由住戶自己設計布置。
5.5房間內不需要吊頂:由於地板下沒有梁或柱帽,房間內不需要吊頂,可以節省吊頂裝修改造費用。
5.6優良的使用功能:與壹般的無梁樓蓋、平板相比,空心樓板沒有柱帽,實現了真正的無梁樓蓋,沒有凸出部分,剛度高,變形小,抗震性能好。封閉腔體結構有效減少了熱量和噪音的傳遞,隔熱、保溫、隔音性能明顯提高。
5.7由於沒有突出於樓板面的結構梁,增加了凈空高度,提高了空間利用效率,節省建築高度約0.5m,簡化了水電管線和暖通的水平敷設安裝。
5.8協同受力下的高強度薄壁管和鋼筋混凝土,提高現澆結構的力學性能,有效減輕樓板和建築物的自重。
5.9施工簡單快捷,降低了施工成本。
6結論
在設計人員、施工人員和產品開發人員的共同努力下,現澆空心樓蓋結構在短短幾年內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結構選型越來越合理,施工方法越來越成熟。自2005年建設部發布《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技術規範》以來,從早期的薄壁空心管樓蓋發展到箱型空心樓蓋,再到空心率更高、材料利用率更好的已投入使用的通孔箱型空心樓蓋。
現代建築對空間的要求趨於寬大,室內要求趨於無梁,整體發展突出人性化。鑒於空心樓蓋跨度大、重量輕、間隔自由、工期縮短等特點,符合現代建築的發展方向。希望樓主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