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子女,照顧老人有不公平、壓力、抑郁、崩潰、絕望等負面情緒。說白了,我對身邊老人的病情了解的不清楚,不全面,也接受不了老人有病的既定現實。
第壹招,包容全面,了解老人的疾病。壹開始最讓我不解的是,為什麽老年人不愛穿紙尿褲,尤其是撕紙尿褲。後來我才深刻認識到,這是生病的表現。她的行為不受大腦控制,是無意識的。老人的紙尿褲接觸的皮膚沒有過敏現象,老人撕開的紙尿褲依然幹凈幹爽。後來換成了幹凈消毒的軟布,還是解決不了撕尿布的行為。後來偶然觀察到我找醫生給她掛了兩個月的吊瓶,這種行為基本消失了。
第二招,照顧生病的老人時,老人愛說壹些特別氣人或惡心的話。有照顧過老人的大媽跟我說,不要跟生病的老人說太多話,不然妳會生氣的。
第三招,照顧生病的老人,不是長期照顧,而是輪流照顧,和親人兄弟姐妹說說話。為什麽?因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壹個人的身體很容易吃不消,長期總有人照顧,精神上很容易抑郁崩潰。說話可以釋放負面情緒。
第四招,找壹個自己感興趣的愛好,長期堅持。因為長期照顧老人,看到別人忙著工作掙錢,內心難免會有壹種焦慮感,時間久了,內心會有壹種絕望感,因為人類的自然規律就是生和死,照顧老人不如照顧孩子充實, 因為子女會壹天天長大,照顧老人,而老人壹般會長期處於某種狀態,比如癱瘓、口齒不清、生活不能自理,或者半自理。 所以健身和種菜種花是調節自己負面情緒的最好方法,這是我無意中體會到的。健身可以釋放壓力,治愈心中所有的不快。種菜相當於播種希望。種花可以在心裏暗示,生活中雖然有不如意的地方,但也有美好的地方。
我在照顧媽媽的時候,給她洗澡。我媽媽說我把洗澡水調得太熱了。然後我趕緊說我給妳調好了水溫,然後問她洗澡水還熱嗎?她說不熱,我沒調溫度。我媽說洗澡水太涼了,我趕緊跟她說我給妳把暖氣開大點,她立馬不吼水太涼了。當然前提是妳事先已經用皮膚試過水的溫度了。所以有空多讀點醫學知識。
還有,我看到很多人都在擔心老人排便不可控,癱瘓的頻率,尤其是如果老人不願意或者不能穿紙尿褲,那麽這個問題就更棘手了,我也遇到過。還好家人及時給老人治療,這是我媽尿道炎復發的情況。老人老了,問題就多了。如果他們不能表達或者表達不出來,那真的會讓照顧老人的子女很無奈!
照顧家裏生病的老人真的很難。這些委屈、壓力、沮喪、崩潰、絕望,除了包容,和生與死比起來,突然顯得微不足道,無足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