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馬鈴薯在不同的生長階段有什麽特點?

馬鈴薯在不同的生長階段有什麽特點?

馬鈴薯的生長發育以五個階段為壹個周期:休眠期、萌芽期、苗期、出苗期和結薯期。在每個成長階段,都有自己不同的發展特點。然後按照這個循環順序,依次講每個生長發育階段的特點。

壹,休眠的發育特征

馬鈴薯塊莖在成熟和收獲後的壹段時間內不會發芽,即使給它們適宜的條件。我們把這種現象叫做馬鈴薯休眠期,這段時間也叫休眠期。這是土豆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對不良環境的壹種自我保護。

馬鈴薯塊莖的休眠特性與生產和消費密切相關。休眠期的長短影響塊莖的耐貯性、播種後能否出苗和產量,這往往是高產的主要影響因素。

休眠期的長短因品種和貯藏條件而異。在26℃左右的條件下,休眠期從65438±0.5個月到3個月不等。塊莖在0~4℃可長期休眠,隨著溫度的逐漸升高,休眠期會縮短。同壹品種大莖的休眠期比小塊莖短,同壹塊莖上頂芽的休眠期比基部短。

打破馬鈴薯塊莖休眠的方法:

選擇有利於發芽的地方加速發芽。將種薯切成片,每片1~2個芽孔,放在陰涼通風處,壹層薯塊和壹層濕沙層層疊放,保持濕潤,7~10天即可發芽。藥物治療。目前廣泛使用的是赤黴素。將切好的塊莖用0.5~1 ml/L的赤黴素溶液浸泡5~10分鐘,取出,晾幹,分層發芽,然後播種。也可以將土豆塊在0.5%~1%硫脲溶液中浸泡4小時,取出後放入密閉容器中12小時,然後埋在潮濕的河沙中。大部分在10天左右就能發芽。二、萌芽期的發育特點

從塊莖芽萌發到芽萌發。塊莖芽萌發後,開始伸長生長,最後形成明顯的芽。芽出土時,主莖上的葉原基已經分化,頂芽變成花芽,呈球形。此時,生長中心的芽伸長,生根,形成匍匐莖。影響芽和根生長的主要因素是溫度。

當溫度不低於4℃時,休眠塊莖開始萌發,但不伸長。芽在5℃~7℃時開始萌發,但非常緩慢。溫度在10℃~12℃時,芽生長健壯迅速,最佳溫度為18℃。當溫度超過36℃時,芽不易萌發,易形成大量爛籽。簡而言之,溫度過高時芽和根長勢衰弱,溫度過低時發芽緩慢。當耕層(0~10 cm)地溫穩定在7~8℃時,生產上開始春播。秋季播種時,高溫是影響壯苗出苗的主要因素。北方種植區春季風沙大、雨水少、升溫慢,主要是為了提高地溫,采取早播、松土,促進早發芽、早出苗、壯苗;在南方種植區,主要是降低地溫,保持適宜的土壤水分,促進出苗快、苗滿、苗壯。

三、苗期的發育特點

從出苗到第六片或第八片展葉,是苗期,相當於壹個葉序的生長,所以又叫叢樹,是馬鈴薯第二階段的生長。苗期根系繼續生長發育,莖葉生長不大,但展葉速度很快,2天左右出現1片葉。在第二生長階段,第三階段的莖和葉已經分化。

不管是春栽還是秋栽,苗期都只有半個月。因此,應加強田間管理,及早追肥,促進幼苗快速生長,加強翻耕除草,保持水分和通風。

第四,樹木生長期的發展特點

從抽穗到65,438+02 ~ 65,438+06壹般需要65,438+0個月左右,早熟品種第壹花序開花,晚熟品種第二花序開花。

這壹階段的發育特點是莖幹開始急劇上升,約占總高的50%;主莖和莖葉都建好了,還有壹些枝葉展開了。同時,根系繼續膨大,塊莖逐漸膨大,塊莖幹重已超過植株總幹重的50%,說明此時的生長已由營養生長轉變為生殖生長。

五、馬鈴薯結實期的發育特點

樹生階段完成後,進入以塊莖生長為主的結薯階段。這壹時期的發育特點是莖葉發育日益減少,基葉開始變黃脫落,植株各部位的有機物質向塊莖運輸,塊莖迅速膨大。特別是在開花期10天,擴展速度最快,約有壹半的產量在此期間形成。

結薯期壹般為30~50天,栽培應以護苗攻薯為主,肥水充足,晝夜溫差適宜,光照強,以保持莖葉不腐爛,促進養分產生和向塊莖輸送養分,獲得高產優質的塊莖。

塊莖形成最適宜的地溫為16℃~18℃。25℃時,塊莖生長緩慢,30℃時,由於呼吸作用的消耗超過了營養物質的積累,塊莖停止生長。這時,葉子輸送的所有養分都用於塊莖上芽的生長。當當地因降雨或澆水而溫度降低時,塊莖上正在生長的芽停止生長,重新積累養分,從而形成種薯和畸形薯。

以上是不同時期馬鈴薯的生長發育特點。了解這些不同時期的發育特點,並在實際種植中靈活運用,具有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