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姜晨曦《鳳池集?《德水公基誌》:
“藍冰漿開,宴已深。瑤池宴已畢,不許煙火。”
詩歌寫作背景:康熙皇帝葉璇不抽煙,也不喜歡別人抽煙。李《淡墨錄》卷六,記載了康熙南巡和在德州時說過的壹段話:“酒我素來不擅,能飲壹斤,不用。最可恨的是用煙。部長們看到我在圍場裏抽煙了嗎?每次看到有大臣在總督府偷偷吃東西,就惡心又耗氣。我不但不吃煙,太宗、太宗、世祖都沒吃過煙,所以我最討厭吃煙的人。”
2.康熙年間,朝鮮有成千上萬箱的貢煙,但葉璇拒絕了。當時翰林院評尤侗詩:“請萬箱看韓種,不允宮近至尊。”
3,煙草食物不夠,種植煙草消耗土壤肥力。
“我老公沒飯吃,沒飯吃,餓得不行。雖然他說他冷,但是他沒有看到。看似消費不大,實實在在的民間蟑螂。王貪圖利,卻自暴自棄,渾然不覺。今天,吸煙的家庭是十之八九。每個人種壹兩萬根煙,小家庭不會虧三千。每萬株花10或78人,200或300噸灰和糞肥,糠肥和水在外面...種煙苗的總成本是種莊稼,種雜糧,真的能養活世界上壹半以上的人。”
4.曾任新余縣令的嘉慶人包在其《安市四種》中,對種植煙草的人工成本進行了細致的調查和計算:“種植煙草需厚肥。算上壹畝煙葉的肥料,可以施肥六畝水田和四畝旱田。每畝煙除了犁地鋤地,摘頭、捉蟲、摘葉、晾簾都要50天。在它的稻田裏種植水稻,包括播種、移栽、除草、收割和烘幹,每畝只需要八九個工作。旱地種棉花、大豆谷子、高粱,每畝只需要十二三個活。是壹畝煙葉的勞動,能達到六畝水田四畝旱田。”
5.查的詩《汶上至集寧田裏多種蘭草、煙草》表達了詩人對因煙草、蘭草作染料擴大而糧田減少的憂慮:“吾業棄農事,人潮以商遷。割草藍多染,草半煙。樹藝不是好種,是廢田。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而且要很多年。”
6.錢大昕的詩《路見草木》也清楚地表明了他反對種煙和吸煙。原因是煙草傷身體,浪費金錢,浪費勞力,占用更肥沃的土地:“草輕草久。移植始於福建,卻無處不在。葉子在烈日下幹枯,黃絲細如壹綹。旁白筒裏的壹縷青煙,似曾相識。心不是石頭,火可以攻擊妳。但是現在,人們沈迷於此。財富對工作的危害更大,是誰開的頭。安德魯連根拔起,種了幾千畝。”
7.再如朱生基的《七絕》,我更擔心種坦帕占地太多,以致江南無地種桑麻:“錢玉管寫家家,好羨糯米茶。我怕巴有好味道,江南無地種桑。”
8.康熙二十年(1681),黎士弘在《任書堂筆記》中評論煙草說“今無地種,無人食,天下壹年之費數千萬”。
9.清代康熙進士張向峰寫過《植煙》,描寫農民為了豐厚的利潤而種植煙草,導致糧食減產,米價高企。於是主張嚴禁植煙、吸煙:“福建三尺鋤頭在手,幾粒輕煙在兜。大家都說壹個煙鼓又長又胡,壹個桶抵得上壹壺酒。我不吃不喝,種煙的好處也不壹樣。種糧食只賺三倍的利潤,種煙也拿十倍的租金。
沙田種植的煙葉很薄,而天山種植的煙葉很幹。根長完全取決於土地的肥沃程度,氣豐而肥。越喜歡抽煙的人越喜歡老鼠,寧願缺糧也不願意做飯。勇於招才引智者,九區種百畝地。差苗葉片短,不像煙葉。恨苗愛煙互訴,老農渴望醜。不要嫉妒老農,那有毒,怪怪的。吃多了又煩又殺,肝腎急醫巫。棄灰往往會引發火災,燒死屋內的魚。聽說之前有嚴格的禁令,因為我的死稍微寬大了壹點。
沒有米,大家都會餓死,沒有煙,會傷皮膚。以前看到造煙的,就去挖田,蓋房子,疏通運河。這裏的米價真的很貴,村裏的小人搶肉。太倉瓢米珍珠,陳英鬥花豬。如果有田地沒有莊稼會怎麽樣?"
10、蔡《煙譜》記載了清代中葉流行的壹句民間諺語:“壹日更如食鹽錢。”
11,包陳石曾在《吳安四種》中為吸煙算過壹筆賬:“幾十年前,吸煙者十人,二三人;今天山海茫茫,男女大小,都吃煙。估計每人壹天不下七八條,年底吃煙的費用不下幾十金。”
12.在煙草流行之前,人類生活中有七樣東西:柴、米、油、鹽、醬、醋、茶。清代煙草廣泛流行後,煙草被列為人生八大物,其支出是必然的。清朝嘉慶年間,江蘇同裏的周寫了壹首五言古詩《戒煙》,就反映了這種情況:“無七事不成。最近壹開門就加煙草。口渴解決不了,饑餓滿足不了;為了放松,相愛。小時候,我老了。每天花幾塊錢,就積累了壹個巨大的籃子!如果情況惡化,精神會受損,身體會好。沒用有害,這個意思是新鮮的。我愛玉堂子,我心不輕。存在利益循環,原因要具體考察。百篇,布登梨棗。天下之大憂,不過是心有靈犀壹點通。我願意讀它的文字,欣賞語言表。不要做煙仙,擺脫煩惱。戒癮是第壹位的,貪就好。如果妳不變老,朱妍將永遠存在。”
13,陳艷編的《煙草譜》強調:“凡食煙者,賓朋有宴,雲氣彌漫,而不吐,且狀態不佳,常灰未盡,而燒物。”這本書講述了壹個名叫王有堂的人的故事。他壹生從不吸煙,人們問他為什麽。他說,“惠蘭香,惠蘭有煙不香,就是要抓住它的香;屎最臭,有煙屎不臭,但是比屎還臭。為什麽要通過清理腸道來隱藏臭草?...... "
14,清代大詩人袁枚在《小倉山房補》中壹針見血地指出:“煙草的氣味是什麽?女人腳小有什麽好處?這個世界太瘋狂了...傷心的老公!”他將吸煙與中國古代女子纏足的陋習相提並論,可見吸煙危害極大。
15,也有人把富家子弟抽煙時的醜惡行為放在文章裏:“賓朋設宴,雲淡風輕。尤其是能唬住的,門對門,聚女賓,不設窗簾陪襯,看劇飛,二八妖,手裏拿著煙具,先嘗後來,就像好孩子伺候主人壹樣;就算慢慢抽,也可以按照人生的意義去噴,毫無顧忌。”
16、三年(1911)五月,國務活動家吳(1842 ~ 1922)在滬上各界支持下,發起成立了禁煙禁煙協會。朱文炳、劉儒林作為革命軍外交總代表吳的秘書,見證了禁煙運動。朱文炳的《上海光復支竹詞》描寫了辛亥革命前後的社會狀況,其中描寫上海禁煙抑煙運動的詩詞多達十二首。其中,第壹首《支竹詞》概括了禁煙的由來:“美國名人丁義華,也傷了中國的昏昏欲睡的陰霾。只有恢復主權才能禁止,中常委的說法還不錯。”
17,以下歌曲是禁煙會的現狀和社會各界的熱烈響應:
“小心香煙也大觀,張遠演講* * *壇。吳公熱心,沈李公職人員無不熱心。”
“香煙進口逐年增加,海關賬本可以作為證據。我敢求同胞相勸,罰我錯過這伊胡迪。”
“嘭嘭嘭* * *妥協當頭,居然草憋出風來了。普通人講把鹽扔掉,和當仆人是壹樣的。”
”雖然出發點都是從渡魯的觀點出發,但各團會議都有許多書。求新機廠的匠人也誓辭。”
18,當時的作家金配合禁煙活動,寫了壹本《戒煙小調》,通俗易懂,婦孺可讀,印成傳單,沿街發放,還輔導、教授唱歌。那時候,大家都聽說過書店和劇院。《竹枝詞》也是這樣描述的:“我最同情金維文,分小調。書店劇場滿眼都是鹽和歌聲。”
19.在禁煙活動中,上海名醫丁和余鳳斌對香煙的成分進行了認真的化學分析,並做了病理檢驗。他們把香煙危害的檢測報告公之於眾後,起到了更有啟發性的作用。《竹枝詞》寫道:“丁與余鳳彬,同為博士化驗之同事。甄嬛·理子仍然說公開身份也很麻煩。"
20.《竹枝詞》寫道“有插斜之人,或煙或雪茄。即使不和人面對面,也很難掩飾自己的低人格。”
21.香煙被禁止了,但是本地煙草、幹煙草和水煙再次流行起來。米大昌,杭州專做潮顏,去上海開分號。滿大街的幹煙桿都在拼新花樣,變得時尚起來。“竹枝詞”表示不滿:“大好時機正好,杭州將設米家場。彌漫雲火之毒略減,金錢消耗不高。”“煙嘴生涯豁然開朗,旱煙袋豁然過去。英傑全是新風,大氣不易。”
禁煙活動期間,英美煙草公司的香煙銷量逐日下降,引起英美煙草商的恐慌和不滿。《竹枝詞》寫道:“英美公司恨之入骨。不過都說中國人難忍,遲到幾個月。”
果然,上海起義成功後,陳被任命為總督,等人也被委以重任。從此,有誌之士頻繁從事政治活動,奔波於時事,無暇過問禁煙之事。政客交往的時候都抽煙,連香煙都放在州長辦公室的客廳裏。禁煙運動只持續了幾個月,就以失敗告終。《竹枝詞》的作者李平書感慨萬千。他說:“香煙的命運又復活了,以至於今天,沒有壹個強有力的人來討論禁令。”他在竹枝上寫了壹首詩:“說到國事,我忘了信守諾言。”。有誌之士,恥於所望。"
22.民國初年,為了配合禁煙運動的發展,還出了壹首戒煙歌。這首歌是花作詞作曲的。歌曲宣傳吸煙的危害和戒煙的好處,把戒煙放在國家利益和新市民應有的文明的高度:“香煙對人的危害很多。精神和大腦損傷比鴉片好。奉勸同胞趕緊把紙煙戒掉。不抽香煙,名聲保全,誰敢輕慢?”(1912《* * *與民族唱法集錦》,商務印書館)
23.在Xi檔案館保存的報紙中,有19篇提倡戒煙戒酒的文章。其中,演講文章為《香煙要嚴禁》(長安日報1932)、《香煙的十大危害》(長安日報1923)、《香煙》。還有2009年7月《長安日報》1918刊登的香煙與香煙利益對比表,既談到國家采取“禁征”政策向富人斂財,充實國家財力用於國防和經濟建設,又談到吸煙的壞處。其他文章是關於戒煙的新聞和趨勢。
24.宋任陜西省主席時,曾於5438+008年6月5438+0928日以陜西省主席名義發布《關於勸人戒煙香煙的通告》:“香煙若拍照,則含有毒物質,其危害更甚於鴉片。各行各業的同胞往往忽視它,習慣於嘗試它。被汙染後,會終身有害。香煙和香煙的進口加在壹起,每年要花費幾千萬美元。如果出現大的泄漏,就會令人警醒。現在軍政服務人員是禁止吸煙的,就像普通大眾壹樣,對香煙的危害壹無所知,也不知道如何禁止。他們還是像以前買煙壹樣,剛開始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麻醉,但如果長期成為慢性病,身體會變弱,危害很大。外交危機、國恥不報時,宜用有用的錢去吸毒煙葉。我所有的同胞們,我們應該勤奮和鼓勵,* * *與禁欲。已經上癮的人,會以破釜沈舟的決心戒掉毒癮;表現出上癮的人發誓不再抽煙,通過泄密來自強不息。主席諄諄告誡各界同胞,要廣為人知。
這塊布
宋陜西省主席
民國十七年十月十八日”
25.浙江紹興余姚工商分局在宣彤(1911)三年八月召開會議,討論禁煙事宜。當月5日,《浙江日報》報道,其傳單上說:“禁鴉片,即害人,即耗物,政府以巨額稅收為代價,堅決取之,不考慮大規模貿易。這說明道德心是所有人共有的。壹個意想不到的傷害還沒有消除,另壹個傷害又擡頭了。現在香煙、香煙大行其道,而且壹天比壹天差,沒完沒了。查壹根煙,有毒物質,耗腦血,沒關系;而且,當受到火毒攻擊時,會患上咽喉疾病。但是,對於那些壹刻都不想離開的人來說,真的很困惑,因為他們把這當成了必須。在物質資源困難,生計窘迫的情況下,金錢泛濫怎麽辦?好在明眼人大聲說話,警告勸說,到處回應,戒了。我姚翔遺傳了劣勢,迫切需要效仿。擬於今年六月初五在商會議程序,使人覺悟,消除之,保其命,保其權,堵其漏,濟其物力。希望各界熱心的先生們早點來,我很期待。”
26.教育中禁止吸煙。比如河北青縣有壹個衛理公會,會門前掛著壹副顯眼的對聯:
“破除迷信,改變習慣,戒煙戒酒;
明白道理,學習正道,愛國修身。"
27、協會還有壹幅對聯:
“煙是火生的,不離則苦;
酒是水做的,不回頭很難長大。"
以上內容摘自《中國煙草史》第十五章:控煙禁煙。
28.馮玉祥因反對內戰被迫出國視察時,在美國水資源部參加會議時寫了壹首打油詩。他覺得會議廳裏煙霧彌漫,臭烘烘的,臭烘烘的,臭烘烘的,臭烘烘的,臭烘烘的,臭烘烘的。1946 3月22日,美國水資源部。
29、戒煙曲宗仁居紅字畢曲
歌詞:哭泣,嘆息,同誌,哦,請聽我說。吸煙有許多危險。是的,尼古丁是毒性最大的致癌物質。妳花錢害人害己。啊唷,啊唷,妳為什麽要來?同誌,我的同誌!
30.柴頭風戒煙了
臺灣省高血壓防治協會、社會和平基金會作品(目前似乎無法打開本站鏈接)。
國產煙,外國煙,煙癮無邊。
前人唱,後人和,飯後仙命!
不對!不對!不對!
煙如驕陽,人苦,咳喘就夠了。
少了歡喜,多了憂愁,壹次上癮,終身枷鎖。
不要!不要!不要!
以上三篇文章摘自南窗199438+0438+0。
以下文章摘自煙草控制之聲論壇:
1,“沁園春,羞於吸煙”
沁園春:以抽煙為恥。
——張向進仿
中國的風災
千裏煙飄
萬手黃可樂
長城內外的遺憾,比比煙黨;
全國都不好找。
煙如毒蛇起舞,霧漸消。
人類天生不是吸煙者。
遮太陽是壹種變態的情欲,到處都是瘋狂。
煙道不是邪惡的惡魔,讓無數其他人痛苦。
追根溯源秦煌漢武,又不是煙癮,唐宗宋祖,何必抽騷。壹代天驕,成吉思汗用弓射大鷹。
都沒了,
細數汙染的流向都在當下!
欲了解更多信息,請訪問中國煙草控制協會或新煙草控制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