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以前應試教育的慣性思維來看,數學當然是先學會數數。從壹歲八個月開始,我就有意識地用手指數繪本裏的復數物體,數的時候盡量加單位。比如數樹上的蘋果,可以邊指邊說1個蘋果,2個蘋果。而重音落在數字上,所以他大腦中的處理器會對應數字和事物的聯系。這個操作在玩疊木的時候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但是不能太功利。豪哥喜歡堆高,但是堆的時候不要打擾他,會破壞他的專註力和註意力。不管他最後堆了多少,我都會大聲說:哇!妳堆了壹層,二層,三層,四層。這麽高。妳不能掉這麽高。妳很棒。這種重復,我不數之後,他自己也會數。有壹天,當他指著書開始數動物園裏的動物時,我意識到他打開了數字之門。
但是,這種粗心會陷入壹個誤區。數數的慣性。2歲以後,我帶他上樓梯的時候觀察到我能數到30+,但是他不懂,只是壹直往下數。兩位數以上的數字對豪哥來說是模糊的。2歲,我不要求他掌握這樣的復雜。
之後開始過渡到數學思維的啟蒙。也就是學習基本的數學概念。同時查了美國幼兒園數學教學的順序和三歲數學啟蒙的內容。不得不說,中國學生數學很好,2歲多就能掌握。
1,認形。培養幾何思維的開始。
這種類型的遊戲非常容易操作,積木有利於識別物體。這個是我們之前堆木頭的時候無意中提到的,並沒有刻意加強。但是郝哥已經想起來了,他貼的時候告訴我是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某寶裏的各種拼圖也是很好的鍛煉認知。
2.對比。測量的基礎。
大小和長度是對物體的簡單判斷。這在日常生活中不用繪本和玩具也能經常開導。爸爸腳大腳小,媽媽手大手小。動畫片《大頭兒子小頭爸爸》也是壹個很好的例子。生動的例子,理解會有幫助,進階很快。前兩天拿出統壹測量,壹套科學思維的習題,第壹次說話就跑了。說明他還是很難堅持壹次只講壹頁。我在他眼中看到了思考。
3.匹配。學習規則的基礎。
識別具有相同特征的對象並找出差異。壹開始也是借助積木。顏色和形狀的簡單分類。以此為起點,我們開始觀察許多顏色和物種。2歲的寶寶其實很難,不能破壞興趣,也不能挫傷信心。浩哥是典型的沒耐心,急性子,只要找不到就會大喊大叫。每次我讓他找壹個都是成功的,我跟他說妳很棒。多胡慧2歲的啟蒙書,裏面的結對是不壹樣的,很年輕,看完題馬上就能體現出來。這次訓練我更多的使用練習本。
4.比較數量。數學運算基礎。
?有人說學數數是數學運算的基礎,但我個人不同意。我覺得知道量的概念是數學運算的基礎。不到3歲,沒必要學算術。但是數數,知道誰多誰少,完全可以掌握。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操作。我媽媽吃了兩個草莓和壹個草莓。那誰吃的多?壹開始我只對比了3以內的數字。3歲之前只要求10以內的比較。在我最近百看不厭的《蔡美詩》系列書中,有壹頁《蔡美詩去幼兒園》有簡單的數學運算。我故意開始用手解釋。現在有幾個手指,兩個手指加上1個手指?去掉三個手指後還剩下幾個手指?我興高采烈的時候完全接受。但我提醒自己停下來,而不是鼓勵別人。
5.序數的概念。邏輯思維的基礎。
我壹直致力於序數的啟蒙。玩玩具時要小心。先把木桶從滑道下面拿出來,然後打開蓋子,壹個壹個拿出來。最後,不玩的時候把積木壹個個放回去,放回原來的位置。這種廢話聽起來有點像怎麽把大象放進冰箱的笑話,但卻是邏輯思維的基礎。我們每次出去都會說。1,吃很多飯;2.換衣服和褲子;3.戴上帽子和口罩;4.穿鞋。好了,走吧~這壹方面是讓他明白做事的邏輯和順序,另壹方面也是為了避免我催他磨蹭的壞習慣。妳越用力,妳走得越慢。這難道不是我們成年人的問題嗎?提醒壹下方案的實施步驟,但妳可以是積極分子。
6.時間順序。因果關系的基礎。
我曾經把序數和時間順序混為壹談,後來應用到因果關系上才恍然大悟。因為今天早上風大,不能出去玩,出去玩會生病的。因為今天是我的生日,所以我必須在吹蠟燭和白天吃飯之前做壹個蛋糕。只有在晚上我們才能去武笑羽的生日聚會。這是我在初期的時候刻意說的。大風以前發生過,然後我們不得不改變我們的活動。生日的時候,把早上下午晚上的活動壹個壹個的列出來,就能明白做事的順序了。這種思維,我覺得可以馬上在繪本裏付諸實踐,他就能掌握自己講故事的方法。
生活中的這些小心機和遊戲,很多也是我爸啟發的。感謝我可靠的隊友,他們也能在黑暗中給我指路明燈。
我壹直要求自己學的比浩哥哥快壹步,剩下的我們壹起練習,壹起成長。接下來我給自己的目標是啟蒙時間認知,壹個壹個加減法(10以內),簡單立體幾何,相對輕重,長體,胖瘦,寬窄,分組分類等等。
路漫漫其修遠兮,真是活到老學到老的經典!給自己加油!
最後總結了自己用的比較好的練習本,和那些娛樂性強的比較。
1,多虎會全腦
2.“莫比熱愛數學”
3.神奇的數學
4、《數學策略》
5.五味太郎之書與思考遊戲
6.《美國全科醫學學前練習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