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鎮共有44個行政村,人口654.38+0.5萬,面積224平方公裏,耕地面積654.38+0.3萬畝。
埠河鎮轄6個居委會,44個村委會:埠河、三八、姜鳴、雷州、義和、三臺、新生、魏家洲、雷州、東湖、四美、東風、清華寺、群聯、譚洋、洪欣、何儀、馬史、謝利、洪專、郭新昌、群英、京南等鎮政府駐在港口河。
1952,靖江縣第五區成立;1958,改為北閘公社;1987,建鎮。埠河鎮地處江漢平原和洞庭湖平原腹地。屬於長江淤積平原,土壤偏堿性,肥沃。這裏盛產棉花、油籽、蘆葦、水產、果蔬,地下還有石油、鹽等礦產資源。它物產豐富,貿易活躍,人傑地靈。
在鎮委、鎮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埠河人民按照“立足發展、夯實基礎、落實政策、加強建設”的工作思路,抓住機遇,深化改革,團結拼搏,攻堅克難,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譜寫了埠河建設的新篇章。
農業和農村經濟穩步發展。鎮委、鎮政府堅持把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作為農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定不移地貫徹黨在農村的政策,著力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尊重市場經濟發展規律,依靠科技進步,努力讓農民過上幸福富裕的生活。鎮上先後發展了金星油脂、秋瑾科技、昌達棉貿、華軍養殖、威爾福德食品等龍頭企業,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發展格局。尤其是近兩年,這個鎮的葡萄產業發展很快,種植面積超過1萬畝。產品暢銷周邊各大城市,成為農民增收的新亮點。2005年,全鎮農業總產值27965438+萬元,農村人均純收入3000元。
民營經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鎮委、鎮政府堅持“工業興鎮富民”不放松,通過內引外聯、企業改制、優化環境、大力培養科技人才等方式做大做強民營企業。該鎮的私營企業從十年前的23家發展到現在的58家。2005年,全鎮工業產值712萬元。
隨著城鄉建設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日新月異。改革開放20多年來,埠河鎮城鄉建築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商業、服務業店鋪鱗次櫛比,人民生活越來越紅火。該鎮的電力、交通、通訊、衛生、教育、廣播電視等各項事業得到了很大發展,鎮容鎮貌得到了美化。“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有線電視進入千家萬戶”是布赫人民生活的真實寫照。全鎮人民在享受富裕物質生活的同時,經常開展民間文藝表演、體育比賽等活動,極大地豐富和活躍了業余文化生活。1,全年糧食面積75608畝,產量30636噸,產值3530萬,其中夏收面積47100畝,產量10279噸,產值1580萬畝,小麥產量41300畝,產量9046噸。秋收面積2850畝,產量20357噸,產值1950萬,水稻21500畝,產量18034噸,產值1700萬,玉米2005畝745噸,產值80萬,大豆3005畝
2.全年棉花面積54278畝,產值2300萬,產量6503噸。
3.含油面積41895畝,產值1585萬,其中油菜38000畝,82980噸,花生1500萬畝,11噸。
4.糖:685畝,產量939噸,產值654.38+0.4萬。
5.蔬菜:49492畝,產量32794噸,產值654.38+0850萬。
6.瓜果:4216畝,產量7658噸,產值400萬元。
7.水果:7843畝,產量6461,產值645萬噸,其中柑橘2348畝,產量1.843噸,梨2778畝,產量3687。
噸,2000畝葡萄895噸,產值654.38+0.9萬。
8.食用菌:產量3萬斤,產值5萬。
9.水產品產量2380噸,淡水養殖面積5760畝。淡水養殖捕撈量1.58噸,產值800萬。
數量:魚貝類蟹類800噸,產值550萬。
10,畜牧業:奶牛254頭,豬58729頭,家禽(雞、鴨、鵝)3000頭,46.32萬只,其中雞34.74萬只。
只有83400只鴨子和32400只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