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的解釋是不走普通路的人,不走主流路的人,標榜壹種個性。但是,網上所謂的批評者,可以用“瘋子”“SB”來形容......
我不知道他們是怎麽想的,也不知道他們為什麽會這麽想。這是後輩對前輩的評價,壹種“啟發”,壹種精神上的“啟蒙”。
更有甚者,網上發布的那些視頻更是惡心。難道只是為了讓90後的人看這些視頻,認為這是90後應該做的事情?這就是90後的形象?
我不相信這種視頻沒有發生在70或80年代的生活中。可能是因為當時經濟水平落後,沒有數碼設備,所以不會發到網上,所以沒被世人看到!評論家說,70後勤勞,80後叛逆,沒有什麽豪言壯語可以形容90後,我們得戴上帽子,找壹些頹廢的詞匯來修飾。
我想說的是,這不是所謂的邏輯思維。這不是壹個妳能用常規序列解決的問題。我承認規律的存在,但不否認世界不符合規律。70=勤勞80=叛逆90=?90壹定要用貶義詞來修飾嗎?
其次,第二個詞“火星人”(“腦殘”)
對於這個,我最近也想學。我不認為他像那些所謂的批評家說的那樣是個“腦殘”。只能說“火星文”是網絡語言的發展趨勢。壹個“(-)!”這個符號可以代表表情。但漢字“我抑郁”看不懂當時打字員的表情,也就是缺少人像描寫。
看到那些評論家的評論,我真的很反感。嘴裏含著臟字評價我們90後,還說“對於這些用腦殘的QQ好友,我只能說他們是B,沒錯!”這是批評家的語言。這樣的人還是批評家。我認為這裏不需要妳。也許當地的街道更適合妳。我只能說妳發音準,但是沒素質。
我想對那些鄙視使用“火星”的人說,“妳可以行使自己的權利,但無權幹涉別人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