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閨蜜的媽媽幾個月前開始咳嗽,上樓就覺得累。走了幾步後,她停下來喘口氣。壹開始我以為只是小感冒,沒怎麽在意。我只是買了些藥吃。
4月底,閨蜜的媽媽咳嗽越來越厲害。為了不耽誤女兒的工作,她去了壹個小診所準備打針,想著可能很快就會好的。誰知診所的醫生用聽診器簡單檢查後說:“妳的咳嗽不是單純的感冒,是心臟引起的。建議妳去醫院好好檢查壹下。”
我閨蜜的媽媽因為擔心女兒零錢不夠,就壹個人去了縣醫院,給女兒打了電話。接到電話後,女朋友趕到醫院,看到媽媽壹個人坐在壹個角落裏。突然,她鼻子疼了。“我壹直覺得媽媽不老,還很健康。那壹刻,我意識到我的母親正在變老,我意識到我平時太不關心我的母親了。”安排好媽媽後,閨蜜走進了醫生辦公室。醫生什麽也沒說,遞給我壹張紙,上面的字讓她幾乎癱軟。緊急通知。
女朋友張了半天嘴,沒反應過來。“不就是咳嗽嗎?”沒那麽嚴重?"
醫生說:“妳媽媽的咳嗽不是單純的感冒,而是因為心臟。”現在她的心臟已經開始衰竭了!建議妳去州立醫院做進壹步檢查。"
處理家裏的事情。5月3日,閨蜜帶著她媽媽去州立醫院做進壹步檢查。她以為媽媽只是有點咳嗽,縣醫院肯定是診斷錯了!
誰知,壹番檢查後,州醫院醫生還遞給她壹張病危通知書。“妳母親確實是心力衰竭,隨時都有可能猝死。現在,唯壹的解決辦法就是更換瓣膜。如果手術成功,可以延長10-15年的壽命。而且醫院做了2萬多例這種手術,只有兩例沒成功。但是,也有壹定的風險。建議妳和家人商量壹下再做決定。”
如果家裏人覺得可以手術,那就做吧。至少還有機會。
我閨蜜的媽媽也聽說手術後能活10-15年,那就試試吧。
所以抱著很大的希望,我決定做手術。
5月23日手術後,我閨蜜和她的家人在手術室外焦急地等待了九個多小時。看到母親被推出手術室,醫生說:“手術很成功,現在各項身體指標正常。”閨蜜和家人喜極而泣,他們以為終於把母親從死神手中接了回來。
我閨蜜說,誰知不到20分鐘,醫生護士亂成壹團,只聽醫生大聲喊:“病人身體各項指標下降,趕緊推進手術室。”
我最好的朋友說,我只聽到搶救室傳來搶救的聲音。我只看到護士推著壹臺又壹臺儀器。直到24日淩晨4點多,醫生才出來說:“我們醫院的降壓藥都快用完了,情況不太理想,但我們會盡力搶救。”
24日下午壹點多,醫生又出來說:“對不起,我們已經盡力了。進去最後看妳媽媽壹眼。”
女朋友走進急診室,看到媽媽躺在手術臺上,全身插著管子,忍住眼淚。她在媽媽耳邊說:“媽媽,別擔心,手術很成功!”她不知道媽媽能不能聽到,但她希望媽媽能意識到。
兩點十分,我最好朋友的媽媽永遠離開了...
我記得我最好的朋友說:“媽媽走進手術室。”
誰曾想,這壹趟永遠走不出來。此行是永別!
我的心幾天都無法平靜。我想,如果我最好的朋友能早點知道壹些健康知識,我媽可能就不會走這麽快了!如果我能早點和她分享“三健撐”的理念,她媽媽可能就不會走這麽快了!
不禁想起了校長在商學院分享的課程。誰解決了社會的痛點,誰就抓住了機會。在這個物欲橫流,競爭激烈的社會,我個人認為健康是這個時代最大的痛點之壹!雖然越來越多的人會開始關註養生,但是妳有沒有發現,大部分都是50歲以上的人。大多數二四十歲的人還是認為健康重要但不緊急。既然不急,那就放手吧,沒有壞處。誰知道,這個釋放可能導致各種亞健康,這個釋放可能導致各種慢性病,這個釋放可能威脅生命!
解決這個痛點最好的辦法就是“健康三支”,營養,保養,修養。幸運的是,我最近從營養學家雲丹那裏學到了壹些健康常識和三元保健背後的壹些想法。我會總結整理壹下自己的學習經驗,在後續的文章中與大家分享。
不為別的,只希望能以分享健康和三育為終身使命,只希望能幫助更多的人遠離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