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引領示範。充分發揮人才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的基礎性、戰略性、決定性作用。以相關項目實施為抓手,示範帶動各級政府和各方共同投入,努力形成多元化的農業人才開發投入體系。
(3)突出重點。在專業領域,重點培養現代農業發展急需的生物育種、動植物疫病防控、高效種養壹體化、農產品加工與質量安全等創新人才和農業資源開發與保護骨幹人才。在能力素質方面,重點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秀科研人才、成果轉化能力強的農業推廣人才和農業生產經營示範帶動能力強的壹線人才。通過組織實施現代農業人才支持計劃,重點支持培養優秀農業科研人才、優秀農業技術推廣人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帶頭人、農村生產能手、農村經紀人等農業科研、推廣和管理人才,為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廣泛的智力支持。
工作周期為2011-2020,***10,2011。
(壹)支持培養壹批優秀農業科研人才
1.工作目標。2011至2020年,計劃選拔培養300名農業科研優秀人才,以建設創新團隊為目標,在專項資金支持下,在全國範圍內建立300個農業科研創新團隊。每個團隊通過學習培訓、合作研究、實踐考察、交流引進等方式,培養了約10名成員,建立了壹支學科專業布局合理、整體素質高、自主創新能力強的國內高水平約3000人的農業科研人才隊伍。
2.主要內容。在現有農業科研隊伍的基礎上,在全國範圍內選拔和培養優秀的農業科研人才;在國內尚屬空白、急需的壹些學科領域,從國外引進優秀科研人才;制定農業科研優秀人才和隊伍建設管理辦法,改革完善農業科研優秀人才培養機制,促進農業科研優秀人才培養可持續發展。
3.編制農業科研傑出人才培養計劃實施方案。2011-2015、2016-2020分兩批組織實施,每批選拔150名農業科研優秀人才,每年給予專項資金支持。2020年總結,綜合評估項目實施情況和效果。
(二)支持培養654.38+00000名優秀農業技術推廣人才。
1.工作目標。2011至2020年,有計劃、有步驟地選拔支持10000名優秀農業技術推廣人才。通過學習培訓、學術交流和觀摩培訓,顯著提高科技水平和專業能力,不斷改善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隊伍結構,增強服務現代農業發展的支撐能力。
2.主要內容。按年度組織實施。重點支持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培訓,優先支持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和示範縣建設以及獲得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的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人員。支持基層農業推廣人員到農業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農業企業學習考察,開展新品種、新技術的試驗示範和推廣活動,參加新技術、新產品展覽,不斷提高自身整體水平。
3.2011-2013第壹批選拔3000人,2014-2016第二批選拔4000人,2017-2019第三批選拔3000人。2015進行中期評估,總結經驗,發現問題。2020年總結,綜合評估項目實施情況。
(三)支持培訓3萬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
1.工作目標。2011至2020年,* * *遴選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帶頭人3萬名。按照統壹規劃、分類指導、分級負責、講求實效的原則,培育壹支懂農業政策、精通經營管理、富有社會責任感、掌握服務農民技能的高素質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帶頭人隊伍,示範帶動農民比重由目前的40%提高到60%以上。
2.主要內容。按年度組織實施。通過學習培訓、座談交流、參觀示範等方式,主要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領導進行政策法規、經濟管理、財稅、國際貿易、商務談判、企業與農戶利益聯結機制建設等方面的培訓。農民專業合作社領導主要接受政策法規、質量安全、經濟地理、市場營銷、國內外合作社成功案例等方面的培訓。
3.制定培訓計劃,編制培訓方案,確定壹批合格的、有資質的培訓機構。2011-2020年組織實施,每年培訓3000人。年初確定計劃,年底總結驗收。中期評估於2015進行。2020年總結驗收,對各地培訓工作進行總結驗收和綜合評估。
(4)支持和培訓7萬名農村生產專家。
1.工作目標。從2011到2020年,* * *選拔扶持了7萬名處於農業生產經營第壹線、具有壹定產業規模、發展基礎好、示範帶動能力強的農村生產能手,組織開展了有特色、有針對性的培訓工作,不斷提高農村生產能手帶領群眾勤勞致富、發展生產的能力,積極探索農村生產能手培訓模式和工作機制。
2.主要內容。按年度組織實施。通過學習培訓、參觀考察、經驗介紹、座談交流等方式,,內容包括:(1)優秀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傳授發展經驗;參觀考察新農村建設現場;講授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現代農業和農村創業的方針政策;教授種植、養殖、捕魚和農產品加工的實用技術。
3.選擇培訓師,編寫培訓材料。2011-2020年組織實施,每年培訓7000人。年初確定計劃並組織各省實施,年底總結驗收。中期評估於2015進行。2020年總結,綜合評估項目實施情況。
(5)支持和培訓3萬名農村經紀人。
1.工作目標。2011至2020年,* * *遴選扶持農村經紀人3萬人,以職業技能培訓為基礎,以提高農村經紀人業務素質為手段,以基層培訓、就近培訓、規範管理、統壹認證為基礎,逐步建立農村經紀人職業技能培訓和資格認證制度。培養壹支熟悉農產品流通政策、管理素質高、經紀行為規範的農村經紀人隊伍,為農產品主產區每個鄉鎮培訓1名持證上崗的農村經紀人,促進產銷銜接,繁榮農村經濟。
2.主要內容。采取職業資格認證培訓的形式,按年度組織實施。根據培訓內容,編寫發放教材,制定計劃,集中現場教學和實踐,規範畢業考試,認定發證,培訓達到標準學時並考核合格的,頒發國家職業資格證書。
3.選擇培訓師,開展職業培訓。2011-2020年組織實施,每年培訓3000人。年初確定計劃,年底總結驗收。中期評估於2015進行。2020年總結驗收,綜合評價項目實施情況和效果。(1)組織領導。在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的領導下,成立了由農業部牽頭,教育部、科技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參與的現代農業人才支持計劃部際協調小組,負責計劃的設計、管理和監督。協調小組辦公室設在農業部人事勞動司,負責計劃的組織實施和日常管理工作。各省(區、市)要成立由農業部門牽頭,教育、科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參加的支持現代農業人才工作協調小組,負責本轄區計劃的組織實施、管理和監督。
(2)財務擔保。建立現代農業人才支持計劃經費保障機制,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財政專項資金的引領作用。支持和培養農業科研優秀人才子項目由中央財政專項資金保障;突出貢獻的4個子項目,即農業技術推廣人才培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培養、農村生產能手培養、農村經紀人培養,由農業部等相關部委結合現有項目組織實施,納入地方人才發展規劃。
(3)監督管理。省級協調小組要加強對本地區計劃執行情況的檢查,及時掌握項目進展和資金使用情況,建立並實施嚴格的項目實施和資金管理制度。量化項目實施的年度目標、中期評估目標和總結驗收目標,分解落實責任主體。建立健全監督檢查制度,明確監督檢查的內容和程序,切實加強對項目實施的監督檢查。主動接受上級和相關審計、監察部門的監督檢查,不定期邀請行業專家等第三方力量開展監督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