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後,燥熱當令,易傷津液,飲食宜養陰潤肺。《食糧正要》雲:“秋燥,宜食麻以潤之,不宜飲寒。”以下是我在立秋節氣為妳整理的養生食譜,供妳參考。
第壹,生粥
材料:生地25g,大米75g,糖少許。
做法鮮地黃洗凈切細,然後用適量清水煎煮約30分鐘,然後將煎液瀝幹,再次煎煮,合並兩次煎液,濃縮至100 ml,備用。將大米洗凈煮成米粥,趁熱加入
立秋後,燥熱當令,易傷津液,飲食宜養陰潤肺。《食糧正要》雲:“秋燥,宜食麻以潤之,不宜飲寒。”以下是我在立秋節氣為妳整理的養生食譜,供妳參考。
第壹,生粥
材料:生地25g,大米75g,糖少許。
做法鮮地黃洗凈切細,然後用適量清水煎煮約30分鐘,然後將煎液瀝幹,再次煎煮,合並兩次煎液,濃縮至100 ml,備用。將大米洗凈煮成米粥,趁熱加入生地黃的汁液,攪拌均勻,食用時加適量糖調味。
滋陰益胃、涼血生津的功效。我們還可以為肺結核和糖尿病患者做飯。
二、五彩蜜珠
材料:蘋果1個,梨1個,菠蘿半個,楊梅10個,馬蹄10個,檸檬1個,糖適量。
做法:蘋果、梨、菠蘿洗凈去皮,用圓勺挖成珠子;菱角洗凈去皮,楊梅洗凈備用。將糖加入50毫升清水中,放入鍋中加熱溶解。冷卻後加入檸檬汁,將五種水果擺成喜歡的圖案。吃的時候把糖汁倒在水果上即可食用。
生津止渴、和胃消食的功效。
三、鴨蛋銀耳湯
材料:鴨蛋1個,銀耳10g,冰糖適量。
做法是將銀耳泡軟,用水煮至軟熟。將雞蛋打入碗中拌勻,然後倒入盛有銀耳的鍋中,加入適量冰糖,鴨蛋煮熟即可食用。
功效:滋陰潤肺。適用於肺熱咳嗽、久咳、咽痛、口渴、便秘等。
禁忌脾胃虛寒、腹瀉者不吃。
四、核桃栗子湯
材料:核桃仁10g,板栗10g,冰糖適量。
做法:栗子煮熟,去殼,切成小塊。核桃仁炒。鍋中加水,放入炒好的栗子和核桃,再放入冰糖。煮約2小時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益氣,潤肺止咳,補腎固精,潤腸通便。適用於脾虛泄瀉、食欲不振、肺燥咳喘。
立秋節氣養生關註1,脾困。濕邪困脾,人會感到肌肉無力,腹瀉頭暈,喉嚨痛。小心痢疾。
2、面板癥狀。夏天空調太多的人容易出現面部癥狀,皮疹斑痕,瘙癢。《黃帝內經》說:“夏季不能出汗者,秋季成風瘧。”也就是說,夏天不出汗,秋天就會形成風瘧。這就是因果報應。妳以前播種的,妳以後得到的。
什麽是風瘧?即面部疾病、過敏、濕疹、過敏性鼻炎等疾病都是談戀愛的疾病。立秋節氣前後或秋分節氣前後,如果人在夏季得不到足夠的宣泄,甚至不出汗,這種病就特別容易發現上身。
3、這輪悲傷已經開始,肝氣旺盛的人易怒,濕重的人容易悲傷。同時,今年的炎熱和汗水消耗了太多的心液,心臟病患者要謹慎,7、8月份將成為心臟病的高峰期。這壹節養生要心平氣和,適當運動,多喝蔥姜時令蔬菜湯,裏面暖肺暖胃,補充液體,幫助消化,外面宣傳道理。
健康要素:
1,宜早睡早起,多戶外。
2、立秋有“貼秋肥”的習俗,是用秋天的豐腴來彌補夏天的苦澀,冬天也做壹些儲備。其實堅持秋胖不僅限於吃。秋季早睡早起是最好的堅持秋胖的方法,就是讓我們的身體適應大自然的變化,克制氣藏精,補充精氣。這個時候少吃或者吃藥減肥的人,不僅傻,還會得怪病。
3、秋季多吃醬
秋季飲食多吃醬料,醬料指發酵的東西。
為什麽秋天要特別強調吃醬?因為秋天萬物豐收,我們吃的食物多,會對脾胃造成壹定的負擔。多吃醬料可以幫助我們的脾胃消化吸收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