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控制的研究表明,體重增加10%,膽固醇平均增加18.5,冠心病風險增加38%。體重增加20%,患冠心病的風險增加86%,高血壓合並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患病率比不合並糖尿病的高血壓患者高1倍。戒煙煙草中的尼古丁可使心跳加速、血壓升高(過量吸煙可降低血壓)、心臟耗氧量增加、血管痙攣、血流異常和血小板粘附增加。這些不利影響使30-49歲吸煙男性冠心病發病率比不吸煙者高3倍,吸煙也是心絞痛發作和猝死的重要原因。戒了酒的美國科學家進行的壹項實驗證實,乙醇對心臟有毒性作用。過量攝入乙醇可降低心肌收縮力。對於患有心臟病的人來說,酒精中毒不僅會增加心臟的負擔,甚至會導致心律不齊,影響脂肪代謝,促進動脈硬化的形成。改善汙染嚴重、噪音強度大的居住環境,可能誘發心臟病。因此,改善生活環境,擴大綠化面積,降低噪音,防止各種汙染。避免擁擠,避免去人多的地方。病毒性心肌炎、擴張型心肌病、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都與病毒感染有關,甚至心力衰竭也常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加重。所以要註意避免去人多的地方,尤其是在寒冷的季節,以免感染。合理的飲食要有合理的飲食安排。高血脂、飲食不均衡、糖尿病、肥胖都與飲食營養有關,所以從心臟病防治的角度來看,營養因素非常重要。原則上要做到“三低”:低熱量、低脂肪、低膽固醇。積極參加適度的運動。保持規律和適當的運動有利於增強心臟功能,促進機體正常代謝,特別是對促進脂肪代謝和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對於心臟病患者來說,根據心臟功能和體力,從事適量的體力活動,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增強抵抗力,改善全身各器官的功能,預防血栓形成。但也要避免過度活動,為了不引起癥狀,活動量要逐漸增加。生活規律,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生活規律,心情愉快,避免情緒激動和過度勞累。?護心食品燕麥片早上早餐可以選擇吃壹碗燕麥片。它富含對心臟有益的ω-3脂肪酸、葉酸和鉀。同時,燕麥還是壹種纖維含量非常高的食物,可以很好的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有助於保持動脈的通暢。妳也可以選擇粗燕麥或燕麥片,但避免那些快餐燕麥片產品,因為它們含有較少的纖維。如果妳能再吃壹根香蕉,妳就能再吃4克纖維。三文魚含有大量的omega -3脂肪酸,所以三文魚可以有效降低血壓,降低血液粘度。壹周兩餐可以將因心臟病發作死亡的概率降低三分之壹。鮭魚還含有壹種叫做蝦青素的物質,這是壹種非常強大的抗氧化劑。牛油果不妨在沙拉中放壹些牛油果,在飲食中加入壹些有益心臟健康的優質脂肪。這裏的優質脂肪是含有單不飽和脂肪酸的脂肪,可以幫助降低體內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的含量,增加高密度蛋白膽固醇(“好”膽固醇)的含量。吃鱷梨可以讓妳同時攝入多種類胡蘿蔔素,尤其是β-胡蘿蔔素和番茄紅素,對健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橄欖油橄欖油含有所有食用油中最高的不飽和脂肪酸,能有效降低體內“壞”膽固醇的含量,從而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研究發現,生活在希臘的克裏特島含有大量膽固醇,但很少有人死於心臟病,因為他們長期食用富含“好”脂肪的橄欖油。盡量選擇特級初榨油,因為最少的加工程序保證了營養不會過度流失。核桃、腰果和杏仁等堅果都含有大量的ω-3脂肪酸和單位以及多不飽和脂肪。吃飯的同時,也可以攝入膳食纖維。像橄欖油壹樣,堅果含有大量“有益”的脂肪。漿果,無論是藍莓、黑莓還是草莓,都含有消炎成分,可以降低患心臟病和癌癥的風險,對心血管健康有益。豆類、扁豆、鷹嘴豆、黑豆、蕓豆都含有大量的纖維,還富含omega -3脂肪酸、鈣和可溶性纖維。菠菜菠菜含有葉黃素、葉酸、鉀和纖維,可以幫助心臟保持健康狀態。但只要多吃蔬菜,對心臟有很好的強心作用。研究發現,與不吃蔬菜的人相比,每天吃兩份半蔬菜的人患心臟病的風險要低25%。亞麻籽亞麻籽富含omega -3和omega -6脂肪酸。吃少量亞麻籽對心臟健康非常有益。壹碗燕麥粥或全麥粥加壹點亞麻籽是最好的心臟健康早餐。大豆可以幫助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很低,仍然是人們保護心臟的優質蛋白質的重要來源。吃豆腐和喝豆漿都是不錯的選擇,早餐喝豆漿也能更好的補充燕麥片無法提供的營養。杏仁功能:防止血小板凝結,降低心臟病風險。花生、杏仁等富含油脂的堅果,在美國被視為每天必吃的食物之壹,對心血管系統有益。堅果含有對心臟有益的必需氨基酸和不飽和脂肪酸。甚至每周吃壹次堅果也能降低四分之壹的心血管疾病風險。特別推薦杏仁。杏仁不僅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還含有維生素E和精氨酸。它的作用是打開血管,防止血小板凝結,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但是杏仁熱量高,吃的時候最好減少其他油脂的攝入。如何使用:將杏仁磨成粉,拌入蔬菜中或撒在米飯上,既能增加口感,又能充分吸收杏仁的營養。人參有補氣的作用,但最好在中醫診斷後服用。人參是壹種常用的滋補品,並不適合所有人。中醫認為,補氣藥物可以保護心肌,增強心臟功能,有助於控制高血壓。但除非體質真的很弱,補氣不當只會適得其反,讓病情惡化。壹般只有在血壓穩定的情況下才能使用人參。血壓不穩定或剛出血後,不宜大量服用人參。如何使用:最好由醫生服用,建議少量開始。當歸的作用:補血,但最好經中醫診斷後服用。當歸富含維生素B和礦物質,具有補血的功效。在中醫書籍中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也是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藥物之壹。但當歸性熱,體質偏幹者不宜食用。而且腸胃功能不好的人也容易拉肚子。如何使用:最好按照醫生個人建議服用。薏仁功能:降低膽固醇。高纖薏仁不僅能美白肌膚,還能降低膽固醇,不失燕麥。薏米,壹種水溶性纖維,可以加速肝臟對膽固醇的排泄。結果發現,服用薏仁壹個月後,血液中的膽固醇明顯下降,薏仁還含有其他未知的降脂成分。可以自己做簡單的薏米飯;將壹碗薏米與壹碗半水混合,放入電飯鍋中煮熟。煮好後分成小包裝冷凍。煮飯的時候可以把凍好的薏米稍微解凍,放在電飯鍋裏和米飯壹起煮。這種方法不僅可以控制白米和薏米的比例,還可以通過再次蒸煮來軟化薏米。使用方法:薏米煮成甜湯容易增加熱量。最好的辦法是把薏米煮成米飯,讓它成為主食的壹部分。黑芝麻功能:預防動脈硬化。抗氧化能力強的黑芝麻不僅能延緩衰老,使頭發變黑,還能使血管更有彈性。黑芝麻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和卵磷脂能維持血管彈性,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是優質的脂肪來源。富含鐵和維生素的黑芝麻,也是中醫認為可以補血養五臟的食物。經常食用還能達到緩解便秘的效果。如何使用:芝麻的營養極其隱蔽在種子裏,必須咬破才能有效。建議先將生芝麻用幹火略炒,使有效成分受熱爆裂釋放出來。或者把黑芝麻磨成粉,撒在米飯和蔬菜上,讓芝麻素充分吸收。著名的客家碎茶是將黑芝麻、花生、綠茶在小碗中磨成細粉,泡茶。事實證明,這是壹種可以充分吸收營養的巧妙養生方式。大豆的功效:降低膽固醇。大豆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其中大部分是不飽和脂肪酸,能促進體內脂肪和膽固醇的代謝。特別是含有抗氧化劑、蛋白質纖維和單糖,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非常適合素食者作為主食。而且大豆和大米功能互補,正好形成完整的蛋白質來源。建議減少油炸豆制品的攝入,大豆米飯反而提供了很好的蛋白質來源。使用方法:將黃豆用熱水浸泡4小時以上,然後換水煮。這樣可以溶解大豆中容易產氣的多糖,不至於引起脹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