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重點是這個老板娘。想想看,壹張瓜子臉,皮膚白,眼睛嫩,身材好,就是酷。遇到人就甜甜壹笑,然後用成都妹子特有的軟軟的口音問:想吃什麽?作為懦夫,我們做任何事都猶豫不決,我們會規規矩矩地坐下來。
當妳拿著盤子遞給服務員的時候,老板娘會上前問妳:妳要油碟還是幹碟?其實油油的湯味道特別重(而且要花錢),正常人不需要加任何調料的菜,但是老板老婆問了壹個封閉的選擇題,加上她溫柔的聲音,壹般的膽小鬼很容易屈服,所以至少她選了壹個菜。也有壹些清醒的人會為調味菜問為什麽,她會羞澀而真誠地回答:因為調味菜好吃多了。
然後,她會興致勃勃的問,要不要加個火鍋粉?這個問題的設定比較有意思。他家其實是冒菜,沒有麻辣火鍋。上來的火鍋粉其實就是壹碗酸辣粉。但是為什麽叫火鍋粉呢?如果直接叫酸辣粉,可能會給人壹種“多點點主食會很支持或者算了”的心理暗示,而叫火鍋粉,給人的感覺就是只是加了壹串叫“粉”的模糊認知,再結合她營造的愉悅語境,肯定是Yes Madam。
最後,老板娘還會在每位客人坐下等菜之前,溫柔地再加壹句:我馬上就來,以後再也不點了。
有意無意間,我真的很欣賞這個20出頭的營銷高手,他不硬不廣,也沒有什麽野心勃勃的營銷,但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誘惑。
陶提到,他在東京遇到壹對70歲的溫暖老夫婦,他們開了壹家午夜食品店,並壹直住在這家店裏。日本人把這叫做職業精神。我不知道這家連鎖店會在中國這片蓬勃發展的土地上開多久;不知道這麽聰明漂亮的老板娘還能在店裏待多久。只希望這家店能以老板的“溫柔刀”為標桿,盡快把店員從60分輔導到80分,再加更多激勵到100分;只希望他們的產品和服務水準能像現在壹樣好,多年後還會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