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在山上的河邊拍攝,還是用背景布拍攝,其本質都是用壹些工具來表達攝影主題。有時候好的風景可以為壹張照片增色不少。即使人物跑光或者細節稍有不足,照片也會因為在畫面中所占比例小而十分搶眼,漂亮的畫面已經給人很好的第壹印象(有壹種說法是畫面的環境因素有時會占到人像作品成功比例的70%以上,當然也有僅僅靠拍臉就拍出漂亮作品的)。服裝方面,主要看作者的創作意圖,註意壹些基本的色彩搭配,背景不要太雜,衣服的主輔色壹般不超過三種。胖的人不要穿束腰的衣服和純白色的衣服,多看看時尚雜誌。模特的穿著要和諧,款式統壹,服裝和妝容的顏色要和諧。
慎重選擇道具,攝影就是減法,要把妳的畫面縮小到不能再縮小的地步。有時候道具就是“給行動壹個理由”。比如壹個人站著的時候,妳希望被攝對象的手離她的身體稍微遠壹點,但是懸在空中會很傻,那就讓她手底下拿個球就好了。再比如側面人像。妳想讓她的手指點綴這幅畫。只是把手指放在下巴下可能會讓她覺得突兀。在這裏,她手裏拿著壹朵小花,聞著花香,畫面可能會很生動。有時妳會看到壹個人站在扶手椅後面,面對著攝像機。事實上,他可能會用椅背擋住自己肥胖的腹部。優秀的攝影作品非常註重道具的使用。
第二,化妝。有些生活照可以不化妝,但寫真照片建議淡妝。有句話說,化妝的最高境界是看不出自己化了妝。有些人誇張化妝,但我還是希望照片中的人物盡量接近真實,這和盡量美化人物並不矛盾。壹個屬於“改頭換面”,壹個屬於“揚美抑醜”。從長遠來看,後者更有生命力。
前段時間有個搞設計的朋友跟我說,不知道為什麽那些人那麽累,把自己弄得面目全非,還擺婚紗。壹開始我以為是她作為設計師的個人感受。細細品味確實有道理。上兩期人像攝影看到壹個在美國拍婚紗的朋友。他說,美國人拒絕擺姿勢,他們不會花很多錢買婚紗,但他們在度蜜月時更實際。如果照片不像他們,他們就不會付錢,不管照片好看不好看。然而,他們更註重在婚禮當天拍攝現場照片。我在看《紐約攝影學院》教材的時候,找不到像中國那樣拍婚紗的方法。主要講了現場婚禮怎麽拍,全家福怎麽拍,教堂和派對怎麽拍等等。我從這篇文章中找到了答案。相信中國人審美提高後,被攝影師折騰著擺壹些假POSE的做法會受到嚴峻挑戰。
第三,建模。這基本上是初學者的必讀。我們上攝影課的時候,最頭疼的就是造型,造型新穎,容易拿高分失敗,所以我們都是用傳統的方式來放,保險壹點。
好的造型會給人新奇的第壹印象。如果造型太差,這張照片在其他地方再好,基本都會變成廢鐵。這方面的文章和專著很多。壹般來說,作為初學者,可以背壹些經典造型,但拍攝時可以靈活運用。每個人看起來都不壹樣,所以很難讓壹種風格適合所有人。基本要求是和諧、自然、美觀。有點像小時候畫紅色。學習的時候可以塗紅色,要給別人題詞的時候不能塗紅色。
建模有壹些小禁忌,記住照片的成功率會提高很多。比如眼睛、耳朵、肩膀不能完全平行,否則會很傻;彎腰時不要把手肘或膝蓋直接對著鏡頭,否則會厚;眼睛小的不要上翻,不然很醜;站立時取景器要對準肚臍或腰部,以反映出修長的雙腿(與對焦不同,這是賈玉萍的經驗);不要太對稱,太僵硬;對於大臉的照片,人的眼睛不要在整個畫面中心線以下;站立時盡量少拍全身照,大部分身體更容易成功;側面看,臉和胸不應該在壹個平面上...還有很多,可以看看相關文章。別人的成功經驗不壹定對妳有用,但別人失敗的教訓基本對妳有用。模特不壹定要硬“擺姿勢”。壹般來說,讓主體自己擺姿勢,然後妳可以進行糾正和補充,這樣更容易成功,可以提高主體的參與意識和自信心,更容易配合。
第四,跑出來。壹幅畫的層次、對比度和色調都與光線的使用有直接關系。如果在戶外拍攝,在陽光下,建議妳使用逆光,最好是側逆光。因為它能把人的輪廓畫得很美,對比度強,色彩鮮艷。當然,如果想正面補光,可以用閃光燈補光。如果用反光板的話,要註意把光線填到平行於臉的方向,壹般不要垂直於臉。除非妳的反光板很小(填滿脖子和下巴),否則臉下面會出現高點,很難看。戶外正面光線,要麽使臉部暗淡,要麽損害形象,不太成功,慎用。
室內光線很有講究。請註意,面上只允許有壹個高光。眼睛壹般只有壹個眼斑,最多可以出現三個眼斑。過度的明暗要自然。壹般主燈在人旁邊,輔燈在鏡頭周圍。特別是低調的人不是這樣的。低調的人像有時候沒有輔助光,如果有,壹般也是和臉平行的(主光在臉的後面方向,臉亮的部分比較少),這壹點特別重要。這樣的光線過度自然,富有層次感,充滿魅力。我的老師特別擅長保持低調。後來他說他跑出來是這樣的。
用光可以讓胖子變瘦,瘦子變胖,掩蓋脖子上的皺紋等等。有各種各樣的方法和效果。有人說攝影是光影的藝術,可見其重要性。
第五,看。有句話叫形神兼備;形式生動,重要時刻。壹張好的人像照片,歸根結底是生動、傳神、有感染力,否則就像泥塑、木雕。什麽時候是最好的表達?大多數情況下,當人們準備笑的時候,他們會很有魅力。笑過之後,她會停下來讓妳晚拍壹秒。其實她的表情在這壹刻已經變得僵硬,所以要學會像鮮花壹樣捕捉瞬間。壹般來說,笑是不合適的,會暴露人的很多缺點。有些人也不應該笑,因為他們笑的時候,可能她的鼻紋太深,或者牙齒不好看等等。這個時候,妳要學會捕捉她“蒙娜麗莎”般的瞬間。據說蒙娜麗莎那樣笑是因為她的牙齒不好。我有個同事很漂亮。壹次晚會表演後,她對照片不是很滿意。我仔細壹看,原來是壹張張笑臉,他安靜的時候臉最迷人。微笑會毀了他的臉。總之,妳要努力讓人物活起來。
第六,意境。壹張照片要有藝術性和思想性,就要有意境。有些照片當時看著還不錯,但幾年後就覺得落後了。但是有照片,壹百年後還是會很有意思。這裏的主要問題是思想。有些照片很養眼卻不養心,有些很養眼卻養心。比如很多十幾年前的日歷,剛開始看起來還不錯,但是拿出來再看,很多就覺得沒意思了。除了美,什麽都沒留下,就像壹篇滿是華麗句子的文章,卻沒有思想。所以我們在拍照的時候,如果多動動腦筋,豐富畫面的內涵,多留些回味的空間,鏡頭在米卡會更持久。
第七,後期。我聽過壹種說法,三分之壹的照片是後期沖洗出來的。以前很多地方都沖洗過照片,但是不太明白這個道理,好像都壹樣。後來我到了壹個新的地方,才知道在那裏拍戲浪費了很多錢。真正沖片的地方好像貴壹點,但是出片的數量比《騙中騙》裏那些小店多。有興趣的話,不妨去幾個地方試試同壹張照片,尤其是當地打印質量好的。好的沖印店,照片的效果要比電腦上的效果高很多,因為電腦的分辨率壹般是72,而好的照片是那幾倍,在壹般的沖印店不明顯。好的沖印店沖洗出來的照片清晰銳利,色彩生動真實。
在數碼相機泛濫的今天,數碼制作也顯得尤為重要。甚至很多數碼照片只有通過後期處理才能呈現出真實的效果。它的照片本身會比較暗,據說是為了給攝影師留下更多的處理空間。數字處理的方法和技巧太多了,這裏就不說了。但是作為攝影師,還是要盡量以攝影為主,不能把效果寄托在後期。雖然後期可以幫到妳,但不是真正的攝影。這個問題我咨詢過幾位攝影師,他們都是這麽認為的。
當然,人像攝影的註意事項還是很多的,人像攝影的專著也很多。很多攝影師壹生都在從事人像攝影。所以裏面有很深的學問,沒有固定的理論。有些菜鳥往往是在打破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