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要冷暖。冬天天冷,容易被寒邪侵襲。要做好防寒措施,避免人體陽氣受損,受寒。重要的是頭部和腹部的保暖,“頭為全陽之會”保護頭部,可以更好地保護楊琪抵禦寒邪;腹部的溫熱可以防止寒邪侵入脾胃,損傷正氣。
第二,適當調整自己的日常生活。"如果妳早睡晚起,妳必須呆在陽光下."在日常生活中,隨著壹天陽氣的變化,人的作息也會隨之變化,從而盡可能避免受到陰的侵襲。
三義調神。心誌通暢,氣機調和,疾病才能不生。冬天長期多雨多霧,難免抑郁。我們可以通過適當的日常運動來調節心情,比如慢跑、太極拳、太極劍、八段錦等。少量出汗為宜,壹定要避免大量出汗,以免拉肚子,身體不穩,感冒。冬天陽光溫暖的時候,可以爬上去遠眺,開闊心情。
第四,做好足部保健。俗話說“寒從腳底來。”寒冷非常容易從腳底侵入人體。所以,第壹,每天要做好腳部保暖工作。第二,建議每天泡腳禦寒,溫陽強寒。建議睡前艾葉、吳茱萸、生姜等。應制成藥袋,煮沸,冷卻至41-43攝氏度左右進行足浴,按摩足底湧泉穴,溫陽祛寒邪。
五個適當的補充。冬季寒冷幹燥,宜溫補腎陽禦寒,滋陰潤燥。而此時進補也有利於來年陽氣的上升。可以吃白菜、芝麻潤燥,吃蓮藕、大棗、桂圓補中益氣,吃羊肉、牛肉、蔥溫陽。還可以吃壹些滋腎養肝的藥膳,如黨參枸杞粥、芝麻核桃粥、當歸羊肉湯、香菇枸杞牛肉鍋等。但宜註意適度,不可亡羊補牢。
除了五宜外,大雪和節氣保健還應做到五防。
壹是預防中風。冬季天氣寒冷,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導致氣滯,使血管不通,導致腦絡不通,為中風。同樣,西醫也認為寒冷會導致血管收縮等變化,誘發中風。因此,冬季預防中風非常重要。此時要註意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的控制,還要註意是否有頭暈、四肢麻木等中風跡象。
第二,預防心臟病。感冒是心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的主要原因。大雪季節氣溫下降,正是心臟病易發的時候。要註意防寒保暖,及時添衣避免著涼,遵醫囑服用降血脂、擴張血管等藥物,預防心臟病的發生。
肺部疾病的三防。此時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肺炎流行,要未雨綢繆,預防疾病。特別是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肺部疾病的老年人,應避免流感等疾病的發生,以免引發舊病。建議接種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應該規範,病前預防。
跌倒的四個預防措施。大雪時節,降水增多,地面濕滑,天氣寒冷,人的行動也受到寒邪的阻礙,壹不小心就會摔倒。但老年人的骨骼比較脆弱,摔倒了更容易傷到骨頭,卻不容易痊愈。在愈合期,很多並發癥更是雪上加霜,往往會讓人因為壹次摔倒而生氣,失去生命。因此,在大雪季節預防跌倒是必要的。
五是防止燙傷。老年人對溫度不那麽敏感。當他們在取暖或使用熱水瓶時,他們很容易被燙傷,因為他們對溫度的錯誤感覺,尤其是糖尿病患者。燙傷後傷口愈合慢,更易感染,後果嚴重。因此,必須防止燒傷。
因此,在雪季,宜保暖護陽,防病抗災,保持身體健康。
作者:張文江壹帆,湖南中醫藥大學第壹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