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錠黃金,也稱為李真人的十六字長壽公式,是道教養生的代表性方法。這個16字公式就是“吸氣時舉,舉時吞,水火交匯。”這種方法最早記載於明代冷謙的《衰老精要》中,他稱贊這是壹種簡單而奇妙的招數。後來在《赤風歲》、《尊生八記》、《脈診觀察》、《養生秘籍》、《醫方集》和《尹真人遼陽殿問答》中引入了這種方法。今天很多氣功作品也推薦了這種方法,可見十六錠黃金還是有廣泛影響的。
然而,對這種方法的解釋卻大相徑庭。比如有人說,氣息只靠鼻吸送丹田;也有人說吸氣入腹後,經過督脈,直達頭頂的煙囪門。再比如提氣入督,有的說是配合呼氣;也有人說是吸入。
從《十六元寶》的文本結構來看,前兩句已經規定為吸氣時的動作,後兩句應該是用來說明呼氣和呼氣後的動作。《脈表》壹書中記載的十六錠黃金,兩者都是明代的氣功著作,第三句寫的是“壹口吞”,也可以作為見證。
《金瓶梅》在句式的運用上有壹個顯著的特點,就是接連使用了兩個“壹……變”的句式,意在強調兩個動作之間的緊密聯系。“呼吸提”顯然是指在吸氣開始時,空氣立即被提起,有利於丹田內外空氣的交接和混合;“壹提就咽”顯然是指吐氣後,迅速上升到泥丸的內氣,和口腔、體液壹起吞進腹部、肚臍。
十六錠黃金,在被“吸提”後,進壹步明確提示“氣血歸臍”。在吸氣時限內,“氣氣歸臍”是指從頂部吸入的清氣和從底部提起的內氣,它們同時匯聚於腹部和臍部。
《金匱要略》後半部強調“水火相濟”,強調吐氣後津液補水強腎,促進心腎相交,水火既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