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茶葉中含有茶堿和茶多酚,都有殺菌消炎的作用。茶葉中含有的維生素C、E、B、E、B可以減緩感冒癥狀。
給寶寶吃雞蛋,應該只吃蛋黃,不吃蛋白,因為蛋黃中含有寶寶急需且容易吸收的維生素A、D、銅、鐵,但蛋白和膜中不含致敏物質,可以預防寶寶過敏性濕疹和蕁麻疹。
6.註意豬肉上的“三腺”,即甲狀腺(頭部周圍)、腎上腺(腰部附近)和淋巴腺(頸部和腿部)。這三個腺體不能食用。
7.關於夏天喝水的學習:隨意喝有壞處。喝水渴了,解暑還是喝茶好,冷飲不如涼水。
8.不能喝燒燙過的開水,也不能喝放在保溫瓶裏好幾天的開水,因為裏面的亞硝酸鹽增加了。
10.白開水是排毒的首選,因為它可以稀釋身體組織中毒素的濃度,加快它們的新陳代謝,促進毒素從尿液中及時排出。
11.吃水果不能代替蔬菜。水果和礦物質中維生素A、維生素B12和維生素C的含量少於淺色蔬菜,而淺色蔬菜的含量少於綠色蔬菜和黃色蔬菜。
12.營養學研究證實,蔬菜中的各種維生素壹旦加熱都會或多或少地流失,科學的吃法是生吃。可以生吃的植物有很多,如胡蘿蔔、白菜、甜菜、花椰菜、蘑菇、腰果、瓜子、海藻、麥芽等。
13.規定的食品保質期是指食品的最佳食用期限,即在食品標簽規定的條件下保持食品質量的期限。在此期間,食品的各項指標均符合標簽或產品標準上的要求;食品的保質期可以理解為有效期,是指在標簽規定的條件下,食品的最終食用期限。
15.不宜多吃的食物:皮蛋、方便面、臭豆腐、葵花籽、動物內臟、烤牛肉、羊肉、鹹菜、油條。
16.粉條是富含鋁的食物,不宜多吃。喝白酒應預防鉛中毒。
17.為了預防鉛中毒,最好每天喝1~2杯牛奶,吃大蒜和富含維生素c的果蔬。
18.日常飲食十忌:不吃零食,不饑不飽,不吃鹹食,不吃甜食,不吃快餐,不邊看邊吃,不走邊吃,不笑,不吃過冷過熱的食物,不吃過甜過胖的產品。
19.空腹六忌:忌喝酒、抽煙、喝茶、喝牛奶豆漿、吃柿子。提前吃糖。
20.吃生雞蛋對人體有害,可引起中毒;雞蛋很臟,不能用清水洗。煮熟的雞蛋不應該用冷水冷卻。
21.蔬菜湯要當天喝完。蔬菜含有更多的硝酸鹽。如果長時間煮熟,硝酸鹽在細菌的分解下會還原成亞硝酸鹽,對人體有害。
22.吃鮮黃花菜會引起食物中毒,因為鮮黃花菜中含有秋水仙堿,本身無毒。進入人體後被氧化成秋水仙堿,劇毒。
23.很多人喜歡吃帶皮的水果,認為果皮中的某些營養成分比果肉中的更豐富。其實這種吃法是不對的。吃帶皮的水果常導致農藥中毒。水果噴灑農藥後,大部分殘留在果皮中。
24.過量食用味精會引起中毒。另外,味精也不要放的太早,因為味精加熱太久會變成有毒物質。
25.酸奶保留了鮮奶中的蛋白質、脂肪等營養成分,還能刺激胃酸分泌,增加食欲,促進新陳代謝。酸奶中的乳酸菌可以產生乳酸,降低腸道內的PH值,抑制腐敗菌的生長,減少有毒物質對人體的危害。
26.目前,人們對吃的認識還存在壹些誤區:壹是吃精不膩。說到營養,似乎他們離不開山珍海味,雞鴨魚肉;另壹種極端傾向是以素食為主,不碰任何動物制品。
27.成年人平均每天喝6-8杯水。想要排毒,就需要多喝水。
28.涼拌菜中加入適量的醋,不僅可以使菜變得美味,還可以殺死涼拌菜中的病菌,尤其是海鮮。
29.在民間被稱為“小人參”的蘿蔔,其維生素C含量是梨和橙子的8倍,還含有較高的核黃素。
30.根據《食品標簽通用標準》規定,任何情況下,食品的生產日期都不能省略,保質期和儲存期可以任選或同時標註。
31.八種可以去除體內脂肪的食物:茶、蔥蒜、蘋果、牛奶、燕麥、玉米、魚、菊花。
32.能清除體內汙染的五種食物:新鮮果蔬汁、海帶、綠豆湯、黑木耳和菌類、牛蒡。
33.夏季多吃苦味食物,如啤酒、茶、苦瓜等,有增進食欲、利尿、活血消炎的作用。
34.很多人認為變質的食物只要煮好,消毒,再吃就不會中毒。事實上,使用變質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並不在於細菌本身,而在於這些細菌產生的毒素。
35.豆制品營養價值高,但如果吃多了,也是有害的,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
36.不是酸的食物就是酸性食物。壹切在體內分解產生酸性代謝物的都是酸性食物。糖果、乳制品、糕點、飲料等甜食是典型的含糖量較高的酸性食物,應控制攝入量。
37.合成香料是從石油或煤焦油中提取的,有壹定的毒性。
38.糖精是壹種沒有營養價值的甜味調味品。如果人體攝入過多,會誘發膀胱癌。
39.如果發現豆芽粗大,顏色不對,有氨味,多半是化肥做的,不能吃。
40.柿子、紅薯、螃蟹不能壹起吃。
41.牛奶和巧克力不能壹起吃。牛奶中含有鈣和蛋白質,而巧克力中含有草酸,兩者會結合形成草酸。
42.用果汁吃藥會降低藥效,增加刺激,產生有害物質。
43.進補期間,不吃生蘿蔔、濃茶、海鮮、生冷油膩食物。
44.蜂蜜屬於弱酸性食物,不宜存放在鐵質容器中。
45.精制白糖吃多了對人體有害,會使大腦超負荷運轉,容易引起身心疾病。
81.對於兒童喜愛的西式快餐,如漢堡特色餐(包括牛肉漢堡、薯條、可樂等。),鈣磷比低於1,不利於鈣的吸收。“洋快餐”進入中國,垃圾食品危害中國人民健康!“洋快餐”具有三高(高熱量、高脂肪、高蛋白)和三低(低礦物質、低維生素、低膳食纖維)的特點。營養學家給“洋快餐”起了個綽號——叫“能量彈”和“垃圾食品”。因為吃壹頓洋快餐等於妳壹天能量消耗的下限。可以想象,如果妳的孩子天天吃炸彈,這個孩子能健康嗎?2002年4月24日,瑞典國家安全局公布最新研究結果,發現薯條、漢堡、餅幹、烤豬肉等含有大量丙烯酰胺。由於丙烯酰胺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可誘發良性或惡性腫瘤,因此有學者認為這解釋了西方國家腫瘤高發的原因。2004年3月24日,美國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了對750種食品的檢驗結果,再次證實薯條、薯片、爆米花和炸雞的致癌物含量最高。
85.維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維生素E與其他抗氧化物質和抗氧化酶壹起,在體內形成抗氧化系統,保護生物膜和其他蛋白質免受自由基攻擊。
86.能量營養素與維生素的關系:①維生素B1、B2、煙酸的供給與總能量攝入成正比;②飲食中多不飽和脂肪酸越多,體內越容易產生過氧化物。這時候就要增加維生素E的攝入,防止氧化損傷。③如果飲食中蛋白質太少,維生素B2就不能留在體內,通過尿液排出體外。
87.膳食纖維:是壹種不被人體消化吸收的多糖。主要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果膠、樹膠等。
88.膳食纖維的生理意義:a、增強腸道功能,促進糞便排泄;b、控制體重減肥;c、能降低血糖和血膽固醇,即防治高血脂和糖尿病;d、預防結腸癌;e、防治憩室病、擠壓病、膽結石。
89.鐵是人體最必需的微量元素。
90.食品添加劑,是指為改善食品的品質、色、香、味以及保存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添加到食品中的化學合成或天然物質。
95.甜味劑是指賦予食品甜味的食品添加劑。按其來源可分為天然甜味劑和合成甜味劑,按其營養價值可分為營養甜味劑和非營養甜味劑,按其化學結構和性質可分為糖類甜味劑和非糖類甜味劑。目前我國批準使用的甜味劑有20種。
96.消泡劑是在食品加工過程中降低表面張力和消除泡沫的物質。在食品加工過程中,如發酵、攪拌、煮沸、濃縮等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氣泡,影響正常運行,必須及時消除或防止。
97.營養素是指食物中能被人體消化、吸收和利用的有機和無機物質。即食品中具有營養功能的有效成分。包括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無機鹽和水。
98.蛋白質互補:在飲食中提倡食物多樣化,將多種食物混合,使必需氨基酸互補,使模式更貼近人體需要,提高蛋白質的營養價值,稱為“蛋白質互補”。
97 ..鐵鍋不能用來裝隔夜菜,不然容易生銹。
98 ..變質的禽類解凍後,皮膚發粘,無彈性,肉切面無光澤,呈綠色,有臭味。
99.未煮過的豆漿不可食用。
100.兒童不應多吃食物:
茶會讓孩子智力下降。
酒精和兒童飲酒會引起慢性酒精中毒,對其身心健康構成嚴重威脅。
咖啡,由於咖啡因的作用,會使孩子心跳加快,引起心律不齊,產生興奮和失眠,影響休息和身體恢復。
糖會導致肥胖,吃糖多了還會導致嗜酸細胞增多,牙齒腐蝕,齲齒,骨牙鈣化,還會使孩子身體虛弱,脾氣暴躁,腦神經受到嚴重影響。還有人參食品、罐頭食品、含鋁食品、煙熏食品、含鉛食品、腌制食品、多味瓜子、鹹食品、冰鎮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