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對蝦放苗後第壹餐,妳是怎麽投餵的?問題看似簡單,卻影響整個養殖

對蝦放苗後第壹餐,妳是怎麽投餵的?問題看似簡單,卻影響整個養殖

放苗後第壹餐,妳是怎麽來投餵的?這個問題看似很簡單,但其實對整個養殖來說,是妳開始的第壹步,做得不好,也將影響後面的養殖。

關於這第壹餐料,什麽時間投,投多少,還真是不好說。因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養殖手法,每個地區也有些差異。比如同樣是土塘,有的每萬苗壹天餵壹斤,也有人只餵0.04斤。有的放苗後就開始投餵開口料或者蝦片,有的養殖戶第二天開始投餵開口料,有的要過好幾天才開始投餵飼料,更有甚者半個月後才開始投餵飼料。

那麽,對蝦下塘後,什麽時候開始投餵第壹餐?投餵量是多少?

對蝦投餌第壹餐之前,首先需確定蝦苗狀況是否適合投料,如果蝦的體色漂亮,沒有出現應激反應,說明蝦已經適應了新環境,而且塘底沒有問題;其次看蝦苗是否需要投料,放苗後蝦苗壹般完全沈到池底,如果蝦苗需要攝食時會遊到透明度附近,逆水遊塘,此時隨便投壹點料蝦苗就下沈攝食,說明蝦苗需要攝食了。壹般放苗後1天到2天時間就可以投料了。

確定投餵量的多少還得根據蝦苗的密度來確定。按壹天投餵兩到三餐來算,蝦苗養殖前期的投料最大飼餵量是:每十萬苗,體長1厘米的壹餐100克;2厘米的壹餐200克;3厘米的壹餐300克。標準的是體長1厘米的壹天100g。密度越小,按此標準投餵量就要越大,如果密度越大,越要按計量標準投餵。

壹般而言,5-8萬/畝的池塘按100g/餐,淡水苗按150g/餐。達到4厘米的蝦就在之前料量的基礎上,按池中對蝦體重總數計算日餌量。體長4厘米的蝦日餌量占總體重的5-6%,5厘米占4.5%,8厘米占4%,9厘米占3.6-3.4%,10厘米占3%,12厘米占2.0-2.5%。

對蝦放苗後的第壹道坎兒,便是轉肝期,也有必要與大家分享在轉肝期的幾點建議:

當對蝦養殖到25~30天的時候,這個是壹個關鍵時期,由於對蝦開始從主要攝食浮遊藻類、浮遊動物等天然餌料到攝食飼料過渡。這個時期來的時間不定。壹代、二代苗來的比較早壹點,普通苗最近兩年長的比較慢,有的蝦苗到35天才到轉肝期。

要判斷是否到轉肝期,首先可以看蝦苗是否上料臺,其次可以通過對蝦肝胰臟後面是否出現白膜來判斷。這個食性轉換階段,蝦的肝胰臟負荷非常大,這個時候我們在投餵飼料的同時可以拌壹些護肝保肝的產品。

1、對蝦肝胰腺從仔蝦(0.4厘米左右開始)到3-4厘米為止,處於高速發育的同質期,此時肝胰腺功能基本處於壹個不完善的時期,吃蝦片的是黑色,吃藻類或浮遊動物的為綠色或淡黃綠色,吃配合料的為土黃色。同質期肝胰腺病變較少,主要為代謝問題,極少數出現細菌感染。

2、當對蝦長到4~6厘米時是肝胰腺發育最重要的壹個時期——轉肝期,肝胰腺後部逐漸出現壹層白膜,白膜逐漸發育,漸漸包圍整個肝胰腺後緣和底部,這是肝胰腺功能成熟的標誌。此時是肝胰腺功能轉型的關鍵時期,易出現轉肝慢、肝胰腺發紅、脂肪肝等現象,是整個養殖過程中預防肝胰腺病變的最關鍵時期。

3、包膜期:也就是成熟期,壹般在6厘米以上的對蝦,體現在前黑後白,黑白分明。肝胰腺功能健全,吃料生長加快,只要及時、定時、少量多餐餵料並在飼料中添加保肝、排毒藥物,排出體內的藻類毒素和其他毒素,保障對蝦肝胰腺正常功能。建議同時預防細菌性肝病的發生。

從對蝦肝胰腺發育的不同時期可以看出,轉肝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這個時候發育不好,那麽在養殖後期就會導致對蝦容易出現肝胰腺之類的病害,並且很難修復。

1、在飼料投餵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壹點,必須拌壹些護肝保肝的產品。

2、在水質管理方面,定期使用微生態制劑,凈化水質,解除水體中的毒害物質,防止對蝦因為吸入水體中的有毒有害物質而造成對蝦肝胰腺中毒,負荷增大。

3、底質管理,壹般轉肝期,對蝦已經養殖接近30天或者超過30天,我們應該加大對底質的管理,加速底部有機物的凈化循環,防止亞硝酸鹽、氨氮、硫化氫等毒性物質的積累,被對蝦吸入造成肝胰腺中毒發生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