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牛肉。每3盎司(約合85克)紅燒牛肉含鋅7毫克。牛肉還富含蛋白質(壹份牛肉可滿足壹天蛋白質需求量的壹半),以及有益神經健康的維生素B12等。鹵牛肉或紅燒牛肉是不錯的選擇,但紅肉過量會增加糖尿病、心臟病等疾病風險,每周吃壹次即可。
2、腰果。1盎司(約合28克)腰果中含鋅1.6毫克。腰果中還含有健康脂肪、葉酸、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K。無鹽腰果是十分健康的零食,也可加入炒菜或涼拌菜中食用。
3、雞肉。3盎司熟雞肉含鋅2.4毫克。雞肉是維生素B6的重要食物來源,有益大腦功能的正常發揮。咖喱雞肉加酸奶就是不錯的營養搭配。
4、蕓豆。半杯(約合100克)煮熟的蕓豆含鋅0.9毫克。蕓豆還含有可溶性和不溶性纖維,不僅有益消化系統健康,還能防止血糖驟升。紅蕓豆煮熟後加入橄欖油和壹些小茴香,是不錯的減肥小吃。
5、杏仁。1盎司杏仁含鋅0.9毫克。杏仁還富含鎂、歐米伽3脂肪酸、維生素E,有助保護眼睛、增強免疫力。下午吃壹把杏仁既能抗餓又可防止晚餐吃得太多。
鋅元素主要存在於海產品、動物內臟和肉類等畜類、蛋白質食物當中,像“含鋅之王”非牡蠣莫屬。
據化驗,動物性食品含鋅量普遍較多,每壹百克動物性食品中大約含鋅3-5毫克,並且動物性蛋白質分解後所產生的氨基酸還能促進鋅的吸收。
植物性食品中鋅較少,每壹百克植物性食品中大約含鋅1毫克。各種植物性食物中含鋅量比較高的有豆類、花生、小米、蘿蔔、大白菜等。
:人體內正常的含鋅量大約在2g到3g之間。其中絕大部分的器官當中都有極微量的鋅存在,肝、肌肉以及骨骼當中含鋅量較高。鋅是體內數十種酶的主要成分。鋅還與大腦發育和智力有關。
鋅還有促進淋巴細胞增殖和活動能力的作用,對維持上皮和粘膜組織正常、防禦細菌、病毒侵入、促進傷口愈合、減少痤瘡等皮膚病變,及校正味覺失靈等均有妙用。
以下10中表現,只要孩子符合三種,就可視為缺鋅:
1、食欲減退:挑食、厭食、拒食,普遍食量減少,孩子沒有饑餓感,不主動進食;
2、亂吃奇奇怪怪的東西。比如:咬指甲、衣物、啃玩具、硬物、吃頭發、紙屑、生米、墻灰、泥土、沙石等;
3、生長發育緩慢,身高比同齡組的低3—6厘米,體重輕2—3公斤;
4、免疫力低下,經常感冒發燒,反復呼吸道感染如: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肺炎、出虛汗、睡覺盜汗等;
5、指甲出現白斑,手指長倒刺出現地圖舌(舌頭表面有不規則的紅白相間圖形);
6、多動、反應慢、註意力不集中、學習能力差;
7、視力問題:視力下降,容易導致夜視困難、近視、遠視、散光等;
8、皮膚損害:出現外傷時,傷口不容易愈合;易患皮炎、頑固性濕疹;
9、青春期性發育遲緩。
10、口腔潰瘍反復發作。
人民網-鋅能增強免疫力,五種食物最補鋅
人民網-缺鋅有哪些表現 ?如何正確補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