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糖漿制作方法!

糖漿制作方法!

糖漿熬制工藝很多西點裝飾材料都是用糖漿熬制的,比如方丹、蛋白霜、法式奶油霜等等。壹些西方糕點食譜也含有糖漿。煮糖漿是制作西點的壹項重要技術。

1、糖的轉化與結晶糖易溶於水形成糖溶液。在室溫下,2份糖可溶於1份水中,形成飽和溶液。在加熱條件下,糖溶液中的含糖量甚至可以達到含水量的3倍以上,為過飽和溶液。攪拌或放置時,糖會從溶液中結晶出來,稱為糖的重結晶,俗稱糖返砂。因為蔗糖的晶體顆粒較粗,所以有時需要抑制這種晶體返砂。

當糖溶液加熱煮沸時,蔗糖分子會水解成1果糖和1葡萄糖。這種作用稱為糖轉化,這兩種產物統稱為轉化糖。糖液加熱煮沸後就變成糖漿,也就是倒糖漿。糖的轉化程度對糖的重結晶性質有重要影響。因為轉化糖不易結晶,所以轉化度越高,能結晶的蔗糖越少,糖的結晶度越低。控制轉化反應的速度可以在壹定程度上控制糖的結晶。酸(如有機酸)能催化糖的轉化反應,葡萄糖的晶粒細小,兩者都能抑制糖的結晶返砂,或得到細晶(微晶),使產品細膩光亮。制作膏糊、蛋白糊等膏狀裝飾材料時,通常需要將糖漿熬到116 ~ 118℃。當糖漿達到這個轉化水平時,不僅可以形成光滑的糖糊,而且由於其高粘度,可以使蛋清或奶油中的泡沫更加穩定。

2.糖漿的煮沸過程及其特性

糖漿在熬煮過程中,水分不斷蒸發,糖液濃度逐漸升高,越來越粘稠,熬煮溫度(沸點)也逐漸升高。糖漿濃度和沸點有壹定的對應關系。除了糖度計,還可以通過糖漿的物理特性來判斷糖漿的溫度和濃度,從而知道糖漿的煮沸是否達到了要求的溫度。

下面介紹通過“手測”來識別糖漿煮沸的幾個階段以及相應的溫度。

在(1),104.5℃開始沸騰階段,糖液起泡。

(2)在107℃的成絲階段,用食指接觸糖漿表面後,用拇指合攏,再將兩指分開,即可將糖漿拉成柔韌的細糖絲。

(3)珍珠階段110℃,方法同上;當線斷裂時,末端可以形成液滴。

(4)在113℃的吹氣階段,將壹個鐵絲圈放入糖漿中再取出,圈裏可以成膜,輕輕吹膜即可。

(5)115℃羽化階段,糖漿膜可吹成羽毛狀。

(6)軟球階段:118℃,用冷水蘸壹點糖漿,即兩指捏糖滴。當兩個手指輕輕摩擦時,可以感覺到手指間的糖漿形成了壹個塑料的軟球。

(7)硬球階段121℃,方法同上,糖漿形成固體硬球。

(8)軟殼階段132 ~ 138℃,糖球表面有壹層薄殼,會稍有破裂。

(9)硬殼階段,在138 ~ 154℃糖球表面形成壹層厚殼,需要很大的力量才能破開。

(10)焦糖階段154 ~ 180℃,糖變成琥珀色,隨溫度升高由淺變深。

3、糖漿煮沸法

①將糖和適量的水(約為糖的壹半)放入幹凈的鍋中,小火加熱,不斷攪拌,直至糖完全溶解。

(2)調大火力繼續加熱至糖液沸騰。如果需要添加有機酸(如檸檬酸)或葡萄糖,此時可以添加。

(3)壹旦沸騰,停止攪拌。如果鍋邊出現糖結晶,可以用少量水將糖結晶沖入糖液中。煮沸過程中隨時撇去表面浮沫。

(4)迅速將糖漿燒至所需溫度。

我在網上找到的。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