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蝦適宜的鹽度範圍為26.90‰-34.40‰,可在23.50‰的低鹽度海水中生活和變態。對於1歲以前的龍蝦種群,只需要用牡蠣殼鋪好池底,不用放入人工遮蔽物,用蚌類做餌料餵養即可。從2齡開始,四氯乙烯管被放入庇護巢,數量是龍蝦的兩倍。養殖兩年的種群,最大體重在300克左右,龍蝦每次蛻皮增重50%左右。龍蝦第壹年年初蛻皮,性成熟時體重可達450克。初三人群中,16%已經達到性成熟。
龍蝦的生長與餌料、環境、水質、蛻皮次數有關。已經測試了各種誘餌和電刺激。結果是餵新鮮蝦肉長得更快,比餵魚快1倍。在生長過程中,壹般壹年蛻皮2次以上,使用化學藥物或電刺激可蛻皮4次,生長速度增加1倍。龍蝦蛻皮後,新殼硬化兩周後會再次活躍起來。這時食量會大大增加,必須增加30%的飼料量。以底棲生活的第四期幼蟲計算,小於1齡的種群存活率略低於60%,但1-3齡的種群存活率在80%以上,群養存活率為80%,這是壹個很好的攝食結果。
據觀察,在池中相遇的龍蝦經常會舉起螯腳互相威脅,但並沒有出現用螯腳殺死龍蝦的現象。因此,認為0-1齡龍蝦群養,2年後個體隔離效益更高。2.1放苗時間壹般為4月至6月上旬,春季水溫升至16℃以上即可放苗。
2.2蝦苗應選購體表光潔、四肢完整、體格健康的蝦苗。
2.3放養密度取決於蝦苗規格、養殖要求、蝦池條件和飼養管理水平。壹般體長大於1.5 ~ 2厘米的龍蝦苗,每1/15公頃投放5000 ~ 6000尾,成活率通常在70% ~ 80%以上。
2.4播種方法及註意事項
2.4.1放苗時水位應為0.8 ~ 1.0m1池塘條件。
最好選擇水量充足、地面開闊、地勢略傾斜的池塘。周圍沒有山和建築物,可以保證良好的通風,有利於池水的攪動和對流。地勢稍有傾斜,便於水的自流灌溉和排水。
1.1蝦池面積不限,0.2 ~ 0.67公頃更好,要求長方形,長寬比為1: 3。
1.2水深為0.7 ~ 1.5m,不宜過深,有利於水生植物的生長、光合作用、溶解氧的補充以及龍蝦的棲息、攝食和生長。在溫度適宜的情況下,淺水養殖更好。
1.3水質清新無汙染。水中溶解氧在4mg/l以上,ph值7.0 ~ 8.0。
1.4排灌系統可以做到排灌分離,有利於水質的調節和疾病的防治。外河水質也要求好,新鮮,無汙染。
1.5蝦池坡度堤岸要有適當的坡度,池底要平坦,略向排水側傾斜,便於幹塘捕蝦。
1.6蝦塘改造利用枯塘休漁期清除塘內多余淤泥,最多留下10 ~ 20 cm,清理出的淤泥用於修復加固塘脊。放養前,幹塘要曬15 ~ 30天,使池底變硬,裂縫變小,有利於龍蝦的棲息和生長。
1.7提供隱蔽的地方淡水龍蝦有怕光的習慣。多放壹些隱藏的物件,如波紋瓦、舊輪胎、pvc管、竹排、磚瓦、舊筐等。在池塘的底部。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在池塘上搭個遮陽棚。幾種方法結合起來,為龍蝦創造壹個安靜舒適的棲息地。
1.8防逃蝦池外圍除了堅固的堤壩外,還可以用壹些簡單的材料圍起來,如塑料薄膜或塑料網,防止龍蝦逃跑或青蛙、蛇、老鼠等敵生物的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