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節日已越來越少人慶祝。在上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每逢這壹天,牛車水壹帶到處張燈結彩,布置得如同仙境壹般,來自不同地區的“七姐會”聚集在這裏擺下各式各樣鮮艷的香案,遙祭牛郎織女,“香案”都是紙糊的,案上擺滿鮮花、水果、胭脂粉、紙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繡等,琳瑯滿目。不同地區的“七姐會”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誰的制作精巧。今天,這類活動已被人遺忘,只有極少數的宗鄉會館還在這個節日設香案,拜祭牛郎織女。香案壹般在七月初七就備妥,傍晚時分開始向織女乞巧。
因為七夕節與女事關系密切,所以又叫“女兒節”。七夕節有吃巧食的風俗。巧食的內容有瓜果和各式各樣的面點,各地風俗不壹。各種巧食做成後,都要陳列到庭院中的幾案上,好像要請天上的織女來品評。然後大家壹面觀賞著遙遠的夜空,壹面吃著各種巧食,認為這樣會使人變得靈巧。
七“巧”食
乖巧
法國巴黎以浪漫著稱,在這個浪漫的國度裏自然少不了似愛情壹樣甜蜜的甜點。法國甜點不但口感清甜香濃,在造型上也是乖巧可愛至極。
推薦菜:香草風味奶油焦糖梨
這是壹道充滿了法國式浪漫的小點心,水晶犁片濃郁的甜味,薄荷葉藍莓的清爽與覆盆子甜美誘人的芳香形成了完美的組合。其形狀酷似壹只乖巧的白兔站在圓月上觀望人間的愛情故事。情侶們壹層層吃起來,就像在享受相戀的過程。
奇巧
湖南菜的***同特點是辣味菜,特點是油重色濃,講究實惠;而其菜品制作的用料也非常廣泛,因此湖南菜中經常會看到用料和做法奇特巧妙的菜品。
推薦菜名:飛鳥和魚這是為七夕節的情侶們準備的壹道“愛情菜”。這道菜的主料是用魚的鰭和尾巴烹制而成。在上菜之前還要淋上壹層紅紅的、地道的湖南辣醬汁。菜的外觀仿佛壹對對愛情的翅膀在紅色雲彩中翩翩飛舞,象征著比翼雙飛的美滿愛情。
小巧
自古就有陳列瓜果來向織女乞巧的習俗,時至今日瓜果也開始“減肥”。小蘋果、小橘子、壹公斤重的小西瓜、直徑兩厘米的櫻桃西紅柿,模樣嬌小,口味卻比壹般瓜果更勝壹籌。您可以在草木飄香的晚上,準備些小巧的袖珍瓜果,和他或者她到野外***度美好時光。
推薦瓜果:西瓜、西紅柿等這些瓜果,能為人體提供充足的水分,既可以消暑,又能滿足口感。在節日之夜,吃些西瓜、水果等團圓的瓜果,可以祈祝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纖巧
上海菜集合眾家之長,可謂是“風情萬種”。它選料註重活、生、鮮,湯鹵醇厚,菜品講究“纖巧”,最適合情侶們在浪漫節日裏細細品味。
推薦菜:清炒鱔糊清炒鱔糊又叫響油鱔糊,是老上海的傳統菜。做好後需要在鱔糊中摁壹個窩,放蔥花、澆熱油,邊上放入姜絲,上桌時滾油燙得蔥花吱吱作響,此時,香氣四溢,心中的熱情也自然而然地湧起。七夕時節品嘗,不僅可以體會傳統美食帶來的快樂,也可享受歷史沈澱的滋味。
靈巧
情侶相聚,吃上壹盤刀工菜,可以壹邊欣賞其中精雕細琢的工藝,壹邊慢慢品味兩人世界的巧妙相處。
推薦菜:金絲火龍牛肉球這是壹道時尚的新菜,它以刀工、口味為特色。吃的時候蘸著番茄沙司,七夕節品嘗這道菜自然味道甜蜜無比,象征著美滿團圓的意思。
精巧
法國的菜品以精巧別致而著稱,其工藝非常細致,吃的時候不僅是胃口享福,地道的紳士服務也給情侶提供了精致的生活享受。“精巧”也就非它莫屬了。
推薦菜:秘制鵝肝菜鵝肝是法國菜的象征,為了平衡鵝肝的油膩,廚師大膽地把黑胡椒碾成碎末,把鵝肝做成球狀,非常俏皮,非常受年輕人喜歡。這道法國菜的“精巧”源自於詼諧幽默的設計,大廚師傅還在球的上端放了兩個“變心的翅膀”,讓生活工作緊張的時尚男女在這份就餐中心情得到了極大的放松。
無巧不成書
世間的故事,都少不了壹個“巧”字。人間的姻緣,情侶的相遇,又何嘗不是“巧”字撮合的呢?女孩們都希望自己聰明靈巧,所以在七夕節“乞巧”;情侶們希望可以幸福美滿,***度此生,所以才來到月空下等待牛郎與織女的相會。與美食相會,又何嘗不是依靠壹個“巧”字。
生活中有太多的巧合,不管是“小巧”還是“靈巧”,“七巧”美食的誕生本身就已經是無數美食家和廚藝大師的巧思妙想所合成。尋遍各路“巧”食,我們也不禁感嘆:美食的巧妙之處,本在這佳肴之外。大千世界,各種“巧”食數不勝數,我們所做的,只是拋磚引玉。所謂“無巧不成書”,各路巧食,各種真味,還要靠美食家們自己去細細品味。
七夕食俗
在七夕應節的食品之中,以巧果最為出名。宋朝時,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將白糖放在鍋中熔為糖漿,然後和入面粉、芝麻,拌勻後攤在案上,晾涼後用刀切為長方塊,最後折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黃。此外,乞巧時用的瓜果也有多種變化:或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此種瓜果稱為“花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