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小麥暴漲!同樣是品質差異化。今年的玉米會走出小麥的牛市嗎?

小麥暴漲!同樣是品質差異化。今年的玉米會走出小麥的牛市嗎?

之前,市場的焦點壹直在玉米上,而忽略了小麥,但要說上漲趨勢,小麥顯然比玉米更猛。

首先,目前不是小麥的主場,但小麥的上漲步伐並沒有停止,甚至有所加劇。小麥價格不斷上漲,目前主流價格已漲至1.39~1.47元/斤,比去年同期上漲0.15元/斤。為什麽小麥價格頻繁上漲?很多人都註意到壹個情況:今年麥收遭遇雨水襲擊,小麥品質分化。說到這裏,壹個熟悉的場景出現了:今年秋收時華北下雨,也造成了玉米的品質分化。那麽,今年的玉米能否復制小麥的行情呢?

壹.相似之處

1,質量分化

在品質分化這件事上,小麥和玉米驚人的相似。麥收伊始,湖北等地降雨導致小麥品質下降,市場情緒開始回升,使得小麥呈現高開態勢。這和玉米挺像的。華北玉米品質分化後,基層惜售心理變強,市場情緒集中在東北產區,玉米價格頻繁上漲。目前山東地區企業報價已突破1.5元/公斤大關。

2.音量下降。

隨著小麥的不斷上市和市場糧食供應量的增加,之前的“搶麥”情緒開始降溫,變得更加理性。壹方面,天氣炎熱多雨小麥儲存不易,惜售心理較弱;另壹方面,面粉企業利潤降低,需求減弱,采購也變得理性。而且數量下降了,這也是玉米需要警惕的。隨著天氣的變化,部分玉米可能面臨儲存困難的問題,這將增加市場上的糧源供應。壹旦數量集中,也許玉米會像小麥壹樣回落。而且對於玉米來說,秋收的推遲導致年前賣糧的時間更短,所以年前賣糧壓力不小。

但正是因為品質分化,優質小麥稀缺,這也成為小麥後期暴漲的重要原因。那麽玉米也會復制這種趨勢嗎?

第二,差異

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市場瞬息萬變。即使開始相似,過程相同,也不壹定結局相同。具體來說,玉米和小麥有幾個不同之處:

首先是需求支撐不同。除了品質分化,小麥暴漲的另壹個重要原因是消費支撐。壹方面,疫情的蔓延加劇了居民對生活必需品的購買,導致面粉消費激增,導致面粉價格上漲,小麥價格上漲;另壹方面,雖然小麥和玉米價差縮小,但飼料企業對小麥的采購並沒有因為玉米價格的上漲而放松。因此也成為支撐小麥價格上漲的硬需求。另壹方面,玉米深加工需求相對穩定,但飼料變數很大,面臨隨時被替代的風險,因此整體需求動力不如小麥強勁。

二是政策調控。小麥上漲的另壹個原因是政策投入下降。自6月5438+10月恢復拍賣以來,僅投放小麥1萬噸,且多為陳麥,面粉廠供應面臨短缺。再加上小麥冬播推遲,市場對明年小麥的情況感到擔憂,因此對小麥的看漲情緒有所增加。至於玉米,政策調控主要針對飼料需求。今年進口玉米數量多,其他谷物相對充足,政策調控相對容易。

第三是國際糧價的支撐。上半年國際小麥價格相對平和,主要生產國也發出增產信號,並表示將增加小麥出口以緩解全球小麥供應。但下半年畫風突變,多國面臨減產,國際小麥價格暴漲,目前仍呈上漲趨勢。不同的是,隨著美國供需報告,全球玉米產量和庫存都有所增加,從而緩解了玉米的部分壓力。但鑒於化肥價格高企,全球玉米種植意願明顯降低,可能影響明年玉米走勢。

第三,結論

整體來看,玉米雖然總體產需缺口依然存在,但具體支撐力不強,最大的飼養需求因養殖虧損波動較大。雖然最近豬價大幅上漲,但壹方面產能高企難以為繼,另壹方面飼料價格頻頻上漲,增加了養殖成本。此外,豬周期遠未結束,因此對玉米的整體支撐有限。

另壹方面,政策管控還是很強的。因為小麥是糧食配給,而且今年已經起到了很大的替代作用,隨著全球小麥供應的緊張,為了避免人畜爭奪糧食,對小麥的管制相對寬松。但是玉米就不壹樣了,尤其是今年處於高位的時候。所以玉米在保證供應和價格穩定的前提下,很難復制小麥的走勢。雖然玉米在底部也有很強的支撐,但是不要期望過高,要警惕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