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馬蹄寺石窟簡介

馬蹄寺石窟簡介

馬蹄寺石窟很多人都很陌生。大家對恒山懸空寺印象深刻,卻很少有人聽說過西北的這座寺廟。其實這也是壹座懸在懸崖上的寺廟建築。下面和大家分享壹下詳細的攻略。

張掖作為河西走廊的重要古城,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過去中華文明從這裏傳到西方,西方文明也從這裏傳到中原,所以是極其重要的戰略要地。在這裏,我們不僅可以欣賞到舉世聞名的五彩丹霞、冰溝丹霞、山丹馬場和祁連山雪山,還可以看到許多歷史非常悠久的古寺、古塔和古建築,以及許多文化名人。

在眾多寺廟中,馬蹄寺和大佛寺是最好的代表,尤其是馬蹄寺,建於東晉,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是集石窟藝術、祁連山風光、裕固族風情於壹體的旅遊勝地。在這個景區裏,有壹個非常著名的三十三天石窟,建在懸崖上,看起來比懸空寺還要危險,簡直不可思議。

很多人從遠處看到都會忍不住感嘆。這些建在懸崖上的建築是怎麽建起來的?在過去,人們沒有現代化的工具,更不用說這些材料是如何運輸的。人們攀登這些懸崖就更難了,更不用說在高海拔地區建造如此美麗的寺廟了。

據當地裕固族姑娘藝兮卓瑪介紹,馬蹄形石窟的獨特之處在於千佛洞內有500多座摩崖佛塔,規模極為宏大。三十三天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上下七層,* * *有21個洞窟呈寶塔狀排列,內有佛寺,外有回廊。* * *洞內外有49個洞,造型奇特。

從外面看,這些建築看起來像是掛在懸崖上,但實際上,裏面有洞穴。在每座建築裏,都有壹個大洞穴。在過去,有非常不同形式的佛像。石窟周圍和頂部有精美的壁畫,洞穴之間有走廊和洞相連。遺憾的是,這裏的許多文物和壁畫在歷史的霧霾中被嚴重破壞,現在保存下來的不到十分之壹。

關於三十三天石窟的名字,美麗的藝兮卓瑪這樣給我們介紹。三十三天石窟是佛教術語。根據佛教所描述的世界,我們居住的世界中心有壹座須彌山,因陀羅居住在須彌山山頂主宰其余的日子。四個方向的四座山峰各有八天,八個神住在那裏,也就是4832天。和中央因陀羅壹起成為“三十三天”,這是佛教中修行的壹種境界。根據佛教的說法,任何人做了好事,積累了美德,就可以轉世成因陀羅。古人以大膽的想象力,在馬蹄寺中雕刻了地球上的三十三天,模仿天上的三十三天,第壹次把地球和天空連在壹起。言下之意,壹個人只要壹生積德行善,就可以從地上的33天達到天上的33天。

從地球上的33天到天上的33天,聽起來很神秘,但在這堅硬的巖石中間,很難建造壹個33天的石窟。從這個巖洞的外面,我們沒有修建阿明道到懸崖的建築,而是在堅硬的巖石中間修建了壹條隧道。註意這張圖,就像壹條狹窄的隧道。我們現在要沿著石梯往上爬都極其困難,更何況當初工人們就是在這個石肚子裏修的這條路。

裏面的石梯很陡很窄,很多地方需要手腳並用。請註意這張圖(裏面光線昏暗,是手機拍的)。很陡,不方便裝扶手。為了方便人們爬上去,我們特意在陡峭的石梯兩邊做了壹些簡易的抓手,這樣就可以手腳並用爬上去了。

只有每壹層都有建築,才能有連接洞與洞的走廊。這種建築是在堅硬的巖石基礎上建造的,在巖石上打孔,直接將石柱插入其中,然後采用傳統的鬥穿技術,非常牢固。

只有少部分石梯是直接從巖體中鑿出來的,但依然陡峭,在上面修建難度極大。尤其是這些建房的材料,像螞蟻搬家壹樣,壹點壹點地被運到山手鑿出來的狹窄小道上。難度可想而知,危險性不言而喻。

就是這樣壹個石窟,壹層壹層壘起來的。資料上說是五層,而藝兮卓瑪告訴我們是七層(***49窟),呈寶塔狀排列,外有回廊,內有佛寺(為了保護文物,佛寺不允許拍照,雖然有人偷偷拍照,但我還是建議大家盡量遵守各個景點的要求,做壹個文明遊客),無論是回廊還是。

爬六樓三十三天(七樓現在暫時封閉,遊人止步),從狹窄的石梯中出來,頓時豁然開朗,靠欄桿遠眺,視野開闊。遠處祁連山環抱,山腳下長滿了挺拔的松樹和帥氣的雲杉。溪水中鑲嵌著五顏六色的灌木,錯落繁茂,山谷中綠草如茵,野花爛漫,輕柴暗黃。

據藝兮卓瑪介紹,這裏的香火壹直很旺,僧人數量達到1000多人。而且當地裕固族人對這裏的母佛也是非常相信的,尤其是新婚夫婦。他們必須來這裏朝拜並登上六樓三十三天石窟的主佛——綠度母菩薩(又稱母佛)。據說他們願意為自己的孩子乞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