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種
花椒又名花椒,屬於蕓香科,有大紅袍、小紅袍、花椒、豆椒、花椒等品種。寶雞市主要發展經濟價值較高的大紅袍,但也有種植花椒、豆角椒等晚熟品種的習慣,以錯開成熟期,方便采摘。?
2預期目標
花椒收益大,價值高。種植2年後開花結果,5年後進入盛果期。平均株產2.5kg,按20元/kg計,每667m2種植111株,可產花椒270-300 kg,年收入4000-6000元。?
3適用條件和範圍
花椒喜溫涼氣候,垂直分布可達1800 ~ 2000 m,不耐低溫,但需較高溫度,年降雨量400 ~ 500 mm,抗旱耐澇性較強。適應性強,根系發達,園林宜建在山坡下部的陽坡和半陽坡上,山脊內有低矮的丘陵、梯田、庭院、經濟林和零星種植。?
4技術要求
4.1建元
花椒植株小,根系分布淺,適應性強,可充分利用荒山、荒地、路邊、地沿、房前屋後等閑置土地種植花椒。不適宜種植在山頂、低窪、風口、土層薄、巖石裸露或重粘土上。整園整地,翻30 ~ 50 cm深,翻前施足基肥,每667m2施4 ~ 5 t,耙平耙細,將種植點挖成lm3的大坑,即可在平地上建園。在平緩的山坡上造園時,可根據等高線建成水平梯田或反坡梯田。在田埂和地邊種辣椒時,可以挖壹個直徑60cm或80cm的坑,種成條狀。無論哪種種植坑,回填時都要摻入20 ~ 25公斤左右的有機肥。花椒種植密度宜疏不宜密,壹般采用2m×3m或3m×4m的株距,667m2種植56株或111株。生產中經常使用111株的矮密植園,方便采摘。
4.2土壤、肥料和水管理
每年春夏要進行擴盤、松土、除草。辣椒種植後,當年要松土除草2 ~ 3次,遇旱及時灌溉。花椒根系較淺,雜草與樹木爭肥嚴重。有句話叫“花椒當年不除雜草就枯萎”。結果後應及時進行土、肥、水管理,可向根系施用5公斤巴涅達碧卡根叢,促進花椒根系發育。此外,追肥(氮、磷、鉀肥等。)應在5月份施入,幼齡果樹施氮肥0.25 ~ 0.5公斤,磷肥0.5公斤,草木灰2公斤,果樹施氮肥0.8 ~ 1公斤,磷肥0.75 ~ 1公斤,草木灰2公斤。8月底9月初施基肥,每株施有機肥25 ~ 50公斤。大多數施肥方法是徑向溝和環施肥。壹般在秋季落葉後,主根周圍50cm以內的土壤要換成30cm深,防止掉椒、落葉、麻死。?
4.3塑料修整
花椒是喜光樹種,分枝能力強,容易造成樹冠密集,室內光照差。合理修剪可以改變這種情況。花椒對修剪反應較好,可在花椒采摘後、次年春季發芽前進行。幼樹、滿果樹應在秋季,弱樹、老樹應在春季。樹主要采用叢狀和自然喜狀,叢狀每穴1株或2 ~ 3株。種植後,將莖從地面上切下,以促進枝條發芽,並讓其自然生長。1株每孔自然開心狀,從主幹30cm處固定莖幹,留3-5個主枝,每個主枝培養2-3個側枝,最後去掉中心枝,這樣3-5年就可以完成整形。以後每年生長期都要摘枝拔枝,有病蟲害的枝幹要剪掉。休眠期應剪去密度過大的枝條、彎曲的枝條、回縮的結果枝和伸長的枝條。
4.4害蟲控制
花椒病蟲害主要有葉銹病、炭疽病、幹腐病、花椒、花椒天牛、花椒蚜蟲等。防治方法有:①葉銹病。發病高峰期葉面噴施1: 2: 200波爾多液或0.3 ~ 0.5倍石硫合劑。②炭疽病。葉面噴施1: 1: 100倍波爾多液或50%氘醇溶液600 ~ 700倍。③幹腐。用刀在患處縱橫畫線,深入木質部,塗抹波爾多液或50%托布津500倍液。每年5 ~ 6月用1: 1: 100倍波爾多液噴霧幹燥2 ~ 3次。④花椒的丁池甲蟲。5月底至6月底噴灑800 ~ 1000倍氧樂果或曲安奈德,每周1倍,共4次。⑤天牛花椒。用鐵絲挖出蟲洞或用棉花蘸煤油1kg、敵敵畏0.05kg,用20倍液堵住蟲洞,或在蟲洞內插入磷化鋁毒棒。⑥花椒甲蟲。50%敵百蟲500 ~ 600倍液可連續噴灑2 ~ 3次,效果良好。
4.5凍傷預防
花椒抗寒性差。冬天,小樹可以覆草,大樹可以塗成白色。可以采取培育樹幹和幼苗的措施,加強對樹木的保護。在樹幹上塗上樹木保護劑保暖防凍,或者在樹幹上塗上白色。用5份生石灰+0.5份硫磺+2份鹽+0.1份植物油+20份水,配制成保護劑,使樹幹幹燥。
4.6水果采摘和貯藏
花椒7月下旬起采摘,果實果皮紫紅色,果皮縫合線凸出,有點開裂,種子黑而亮。可以聞到大麻濃郁的香味,這是最適合收割的時期。壹般水果都是用手摘,或者用剪刀剪。采收後,放在陽光充足、通風幹燥的墊子上晾幹或陰幹。花椒應儲存在通風防潮的倉庫中。嚴禁與有毒、有氣味的物品混放,註意防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