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動則生陽 靜則生陰:養生至簡之道

動則生陽 靜則生陰:養生至簡之道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愈加重視 健康 。對於已處於亞 健康 狀態的中老年人,更是把 養生 提到了生活中的重要議事日程。很多人看書,學習,聽 養生 講座,不可謂不用心。但是,每每談及 養生 ,首當其沖必是吃中藥、吃補品、平時吃什麽,不吃什麽……

 講起來頭頭是道:健脾養胃、補氣養血、滋陰降火、壯陽補腎,相對應的大棗山藥,人參黃芪,當歸阿膠,冬蟲夏草、枸杞、黑芝麻、桂圓蓮子……, 養生 ,似乎唯有吃,才是正道。各類的營養品,藥茶、藥膳,久盛不衰。有病治病,沒病強身,反正沒有壞處。

 然而,在 健康 問題上,正確的觀念及自律的身心管理,遠比補品重要的多。

 大道至簡——“動則生陽、靜則生陰,壹動壹靜,互為其根” 。做好“動”和“靜”,強過任何補藥。

動則生陽

 快步走、跑步、騎行、遊泳、打球、日常勞作等都歸屬於動養。這裏強調的是“形動”。

 形屬陰,動以養形。長期堅持運動可以增強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環,使機體氣血暢通,加快體內廢物排泄,促進機體新陳代謝。運動可以促進蛋白質合成,增強肌肉彈性,使人體骨骼肌的密度增加,增加關節的穩定性和伸展性,減少疾病……

 人在進行有氧運動後,交感神經興奮,多巴胺分泌增加,運動者會產生幸福的感覺。當人們進行壹定的運動量時,體內的內啡肽會持續分泌,這種“快樂激素”能夠排解人們的壓力和壞情緒,調節臟器的功能,增加神經的興奮性,讓人變得愉悅和滿足。

 陽氣是什麽,幸福、快樂就是壹種陽氣,精力充沛,處事樂觀,動作敏捷都可以歸屬於陽氣旺盛,它可以讓人保持充沛的精力。研究顯示:運動可使壹個人的工作效率提升15%,可以使人的處事能力,精神狀態和承壓能力都得到顯著的提高。

 身動為動養,那麽勤於動腦、勤於思考,也屬於動養。常用腦,讓大腦動起來,可以延緩生理老化,讓人思維敏捷,神清腦健,耳聰目明。我們熟知的很多學者泰鬥們大多 健康 長壽,如錢學森、季羨林、冰心、楊絳、巴金等,都接近或超過百歲高齡。

 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增加自己“生陽”的機會:多走路,少乘車;多利用樓梯,少乘電梯;看電腦手機的間隙,多做壹些伸展運動;多學習,勤於思考;培養自己對運動的興趣,如慢跑、健身、打羽毛球、遊泳等。

 當然,運動要適度。運動前做好熱身,不要驟起驟停,以身體微汗,無不適作為標準。“大汗傷氣”,每次運動後,大汗淋漓,氣喘籲籲,頭昏眼花,不僅無益 養生 ,反而有害 健康 。

靜則生陰

 靜坐、睡眠、閉目養神,舒緩心靈等都屬於靜養。這裏強調的是“神靜”。

 神屬陽,靜以養神。靜,對我們現代人來講,身靜的機會很多:久坐不動,出門以車代步,電梯代替爬樓梯,平時宅在家裏,不愛運動。

 因為生活節奏的加快,競爭壓力加大,想做到神靜卻很不容易。久坐時,工作時間是緊張的腦力勞動,休閑時間看電視,刷手機,我們被外面的花花世界吸引著,紛擾著,身靜而神不靜。我們很難做到冥想放松,閉目養神。到該入睡了,又往往神不能歸根,失眠多夢,本該靜養的時候,卻靜不下來。

 神不能靜,機體就不能完全放松修整,心神不安就給邪氣入裏創造了條件。現代醫學研究也表明,很多腫瘤的患者,都有***同的心理特征:缺乏寬容、淡定,從容平常的心態,憂心太多、糾結太過、心急氣躁,心靜不下來。

 靜心,無論或坐、或站、或躺,讓自己從精神到身體,全部放松下來。放下妳的工作,放下手機,微微閉眼,或眺望遠方,或欣賞壹幅優美的畫,賞花草,賞魚兒在水中遊弋嬉戲,都有靜目養神的效果。或者選擇安靜的環境,或者選擇聽壹些優美舒緩的音樂,讓各種情緒慢慢紓解,達到身心的放松。

 培養壹些有益身心的業余愛好也是靜養,如釣魚,繪畫、書法,讓心情平靜,對身心放松都有好處。

 很多時候,動起來容易,靜下來卻很難,尤其是處在事業巔峰的中青年人,需要更高的自我修養和生活事業的自我管理能力。然而,為了身心的 健康 ,即便再難,也值得努力去做。誰讓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呢?

 不管何種形式的 養生 ,都要以人為中心。人不同, 養生 的原則方法就不同。運動的形式和量,也要因人而異。陽虛的人以動養為先,陰虛的人以靜養為主,年老體弱者,要靜動結合,靜養大於動養。人的個體差異,要尋求適合自己體質特點的 養生 方案。

 做好壹動壹靜,勝過任何補藥。

 靜則生陰,動則生陽,動靜兼修,形神***養,才能使體內氣血流暢,陰陽平衡,從而達到 健康 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