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4月23日
由於2020年初的疫情,家常菜需求激增,菜譜app也迎來了意想不到的大爆發。最近體驗了幾款美食菜譜app,做了壹個分析報告,希望可以幫助妳做菜,選擇適合自己的美食app。
競品選擇:在華為應用市場評選的“美食-菜單”類別中,根據累計安裝量和評論數,夏廚(6億安裝量,17483評論)和鬥果美食(1億安裝量,392評論)占據同類app前兩位,且遙遙領先,因此選擇這兩款app作為分析對象。
除了專註菜譜的app,大眾點評(26億安裝)、抖音短視頻(93億安裝)、小紅書(654.38+0.7億安裝)都有大量用戶上傳菜譜,擁有更龐大的流量渠道。這是cookbook apps需要更加關註的競爭對手。限於篇幅,我們稍後再做分析。
壹、煮白三個使用場景:
(1)在app上了解壹道菜,學會方法後購買食材,然後做菜。
(2)家裏有壹些食材,但不知道適合做什麽菜,就用咨詢的方法,補充壹些食材和器皿,然後再做。
(3)不知道做什麽菜,就看了app上的菜譜推薦,然後自己買食材做菜。
二、功能對比:
本章根據使用場景比較了兩款產品的體驗:
太長,無法讀取版本:
1,場景(1)和(2)類似,在app中輸入關鍵詞,選擇菜譜,學習方法後購買食材,然後進行烹飪:
以鍋包肉為例:
去廚房:
圖1:搜索“鍋包肉”,可以根據搜索欄下的標簽進壹步篩選菜譜或者調整排序方式,還有視頻菜譜進壹步方便學習。
圖2:因為上傳菜譜需要詳細的材料和步驟,所以菜譜的順序非常明確,在物料清單上方有“扔進籃子”,購買清單自動生成。餅幹也可以收藏。
圖3:菜單下方的交互區可以根據這個菜單上傳用戶所做的評論和作品。進壹步為用戶提供更多參考信息。在壹些菜譜下,用戶上傳了很多作品,可見後廚用戶非常活躍。
圖4:集合列。可以查看之前收藏的菜譜,右上方的菜籃子圖標是“菜籃子”。
圖5:菜籃子。妳可以根據菜單依次購買原材料。對於用戶已有的原材料,點擊生成刪除行,方便用戶購買材料。
豆類和水果食品:
圖1:搜索“鍋包肉”。搜索欄下有三行選項或標簽。您可以選擇信息類型(食譜、商品或課程等。),進壹步篩選食譜的排序方法和標簽。此外,視頻菜單特意放在右側,更加醒目。
圖2:因為上傳菜譜需要詳細的材料和步驟,所以菜譜的順序非常明確,在物料清單的最上方有“添加到采購清單”,采購清單是自動生成的。菜譜可以收藏。並且菜單有營養分析,對於需要嚴格控制飲食的用戶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圖3:菜單下方的交互區可以根據這個菜單上傳用戶所做的評論和作品。進壹步為用戶提供更多參考信息。但是豆類和水果類食物的互動頻率明顯沒有廚房裏的高。
圖4:我的。可以查壹下采購清單,相比去廚房不容易看到。
圖5:采購清單。妳可以根據菜單依次購買原材料。對於用戶已有的原材料,點擊生成刪除行,方便用戶購買材料。
2.不知道想做什麽菜,就看了app上的推薦:
去廚房:
去廚房的時候可以從四個路徑看推薦菜譜,整合社區功能:1,關註,即關註用戶做的菜;2、推薦,根據算法智能推薦;3、發現可以根據標簽選擇;4、菜單分類。
豆類和水果食品:
在豆果美食app有幾種查看和推薦方式:1,首頁推薦;2、最新菜譜;3.向下拖動主頁以查看最近的推薦;4、視頻菜譜;5、點擊菜單分類,每個分類也有推薦食譜。
3、采購配料和用具
兩個app的電商功能非常接近。都是從合作商家購買,然後利用電商功能賣給用戶。商品類別數量比較接近,從15不等。而且都提供限時特價推薦和近期新品推薦。
最大的不同是廚房的界面簡潔清新,接近豆瓣的風格(廚房的設計師早年在豆瓣工作)。豆果食品的界面比較活潑,類似淘寶。
去廚房:
豆類和水果食品:
第三,總結
總的來說,對於不熟悉烹飪的小白用戶來說,使用廚房app的體驗更友好。
廚房的界面更簡潔,交互過程更簡單。而且由於後廚用戶數量多,用戶互動頻繁,社區氛圍非常濃厚,很多菜譜都有補充資料可供參考,包括其他用戶上傳的評論和作品。相比較而言,豆類水果食品的功能設計有些多余,用戶活躍度明顯較低。豆類和水果類食物的菜單中顯示了營養成分,對於需要嚴格控制飲食的用戶來說是壹大亮點。
還有壹些我希望添加到新版應用中的功能:
1,用戶選擇菜單後,可根據菜籃子或購買清單直接在商城下單並當天到達,無需在商城打字搜索或通過其他渠道購買;
2、根據菜單口味、用餐人數、食材總量等條件,自動匹配多道菜的烹飪方案;
3.對於需要長時間解凍、浸泡、發酵或燉煮的工序,提前設置時間提醒。